目前,中间业务是各商业银行机构极为重视的业务,也是金融创新的主要领域。中间业
务是指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以及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包括
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代客外汇交易、代客理财、汇兑等业务。由于无法对日新越异的银
行中间业务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业内逐渐出现了一种无奈:律师服务未能在中间业务领
域发挥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银行开始从风险经营型企业,演变成风险厌恶型企业,其中律
师服务缺位成为重要的原因。如果说传统存贷款尚有固定的法律服务模式可循,更多的中间
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正在成为没有法律服务规范可循、具有巨大需要的领域。进入银行中
业务法律风险。由于银行中间业务法律规定很少,限制相对宽泛。律师应当积极建议银行建
立完善的中间业务风险控制机制,以专业知识对合同性文件进行法律审查。让律师服务提前
介入中间业务产品设计和交易,论证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合法、合规性,客观、公正、合理地
安排中间业务法律框架,开展法律专题调研,研究中间业务法律风险预防,建立法律风险评
价制度,研究总结法律咨询疑难问题,逐步形成中间业务法律指引。对中间业务合同及文件
进行法律审查,商业银行总行或分行对多数传统业务已经制定了规范缜密的制式合同,但在
中间业务方面,由于种类繁多、产品差异较大,客户需求差异化,出于业务竞争的需要,需
师在开展中间业务过程中,应当根据客户实际需求拟订合同。目前,中间业务立法仍有不少
空白,对联系广、影响大的业务侧重于监管限制,忽视银行与客户关系的调整,缺乏对中间
业务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有效规范。基于上述实际,律师可以通过中间业务合同文本的审查、
修订、使用、管理,进行合同履行及跟踪监督,规范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发挥合同文本
的事前防范功能,进而增强中间业务可预期性和确定性,规范银行和客户交易双方的权利和
义务关系,防范减少纠纷。
2.开展有效性审查———控制消费贷款法律风险
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即银行的零售业务)业务领域,蕴含着律师非诉讼法律服务的广阔
空间。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律师介入银行按揭业务,运用法律知识和经验,对开发商、购
房者的主体资格和文件进行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审查,通过服务银行、开发商和购房者
三方,既能有效地防止虚假现象出现,尽可能控制信贷资金出现呆账、坏账;又能对银行信
贷资金安全、有效、及时地回收起到保障作用。通过对三方当事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从而
保障消费贷款的安全、便捷、合法、规范。具体来说律师的法律服务应包括:协助银行对房
产开发商及楼盘开展调查确认,出具法律意见书。协助银行做好对购房者的调查核实,出具
法律意见书。协助银行、开发商、借款人三方拟订个人住房按揭法律事务所需一切合同、协
议及其他法律文件,并对三方签订的协议、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提供律师见证。协助各方办
理按揭贷款房屋的各项登记备案。根据借款人的还款日期,及时提醒借款人履行合同按时还
款,对借款人迟延还款的,发出催款函督促购房者按时归还本息,发现购房者无力归还本息,
尽早采取措施,要求开发商履行回购义务,或拍卖所抵押房产。
3.运用法律文书工具———优化律师服务
银行对开发贷款项目、技改贷款项目的项目评估是贷款前的必经程序,项目评估报告是
商业银行审贷会决定是否贷款的重要决策依据。项目评估报告通常包括:借款人评价、项目
建设条件评价、市场评估、投资估算和筹资评估、偿债能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