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条: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202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调整了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改为一年期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如何保障投资者权益?
保障投资者权益主要依赖于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首先,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涉及到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多个法律领域。其次,证监会(CSRC)等监管机构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市场监管规则,对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以防止欺诈、操纵市场等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证券发行和交易应当公平、公正、公开,禁止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同时,投资者有权获取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有索赔权等。
3.合同法:在投资合同中,投资者的权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保护,包括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条款,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4.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投资者权益进行了规定,尤其是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进行了明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网贷违约后的法律责任?
3.信用影响: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网贷违约会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用评分,可能导致在申请房贷、车贷或其他信贷服务时受到限制。
4.刑事责任:如果借款人恶意逃避债务,数额巨大且情节严重,可能触犯刑法中的“诈骗罪”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的第六百七十四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第五百一十九条规定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对于网络贷款,无论是借款人还是贷款人,都应遵守上述法律规定,确保贷款利率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任何违反这些规定的操作,都将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在进行网络借贷时,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温馨提示:法头条,拥有超过3万+注册会员律师,为您提供快速解决问题的可信赖平台。点击下方按钮在线咨询,我们将免费为您推荐专业律师,让您轻松应对各种挑战。选择法头条,让我们成为您的法律智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