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践行公益法律服务传递法治润心温度

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制度的鲜明特色和内在要求,是坚持执业为民、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如今,律师已成为我国公益法律服务的中坚力量,在推进全民依法治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律师在推进全民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汉盛律师恪守职业道德、勤勉尽责,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公益服务形式,着力打造公益法律服务品牌。

二、主要做法

汉盛律师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在追求不断创新,提供卓越的现代化法律服务的同时,亦时刻不忘以回馈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投身社会文化发展,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爱心,倾力承担社会责任。

1.通过设立机构,搭建公益服务平台

(1)中共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委员会,简称“汉盛党委”。汉盛党委树立“大党建”的理念,引领和团结所内民主党派、女律联等组织,通过发起“党建引领,公益铸心”活动,以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类结对共建、联建活动,用专业服务赋能社会责任与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2)汉盛公益基金理事会。该理事会成立于2021年10月,致力于帮助事务所员工、社会弱势群体、自然灾害损失等危难时期特定人员,积极回馈社会,展示汉盛担当,承担汉盛的社会责任。

(3)汉盛法律援助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顾问、执行主任、副主任,秘书和委员若干组成。汉盛律师长期参与法律援助各工作站点值班,为社会群众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和公益法律讲座。

2.通过党建引领,携手公益共建之路

汉盛始终秉承“党建引领,公益铸心”的宗旨,通过不断探索,走上了一条“党建+公益”之路。在汉盛,公益和党建有一种共同语言,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一种共同的精神风貌,那就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无私奉献。

汉盛高度重视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地化,多年来,组织并参与了众多公益性共建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建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要求。

3.通过公益基金,凝聚公益爱心力量

一方面,对于贫困地区的帮扶项目,汉盛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各地区间的资源优势,通过互联协作的方式,推动贫困地区医疗、教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有效助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摘帽奔小康。

4.通过专业优势,助力公益普法宣传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开辟了“线上+线下”双项并举的公益法律服务模式。每逢劳动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宪法日等重大节日,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都会组织汉盛律师们进行线上、线下大型公益普法活动。线上通过开设多个腾讯会议视频,让律师们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直接通过屏幕,面对面与法律咨询者进行沟通交流。线下组织律师去社区、街道、学校、企业等地开展公益普法、公益讲座、公益咨询等活动,在普法的同时,将各专委会撰写的普法宣传册分发至咨询者手中。

此外,汉盛律师长期参与法律援助各工作站点值班,包括:劳动仲裁委、法院、检察院、看守所、消保委、工会、街道社区等处。援助形式包括:窗口值班、认罪认罚见证、诉讼代理、刑事辩护及电台栏目普法等。

三、取得成效

汉盛通过党建引领,成功与多个政府部门,学校以及公益组织等共建共联,参与并组织了众多公益法律服务项目。事务所曾获浦东新区优秀法律援助组织、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优秀示范点、上海市优秀公益组织、司法部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荣誉。

1.激发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积极性

在汉盛多平台体系、律所制度的激励以及律所高级合伙人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律师走上街头、走进社区,为社会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积极推进志愿者服务,热心公益,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的建设中来。

2.助力社会法治建设,传递法治润心温度

汉盛律师凭借过硬的专业水平以及实务经验,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法律服务,进一步增强了社会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为社会法治建设赋能。同时,汉盛发挥法律人的带头作用,积极为社会奉献的精神,增强了社会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社会群众真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

3.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随着各项公益法律服务的开展,汉盛将法律知识送到社会群众身边,走进社会群众心里,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群众日常生活,做到学法、懂法、守法,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氛围。

四、经验与启示

公益法律服务的成功开展,凭借满腔的热血以及一颗公益的初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度以及平台的支撑,需要构建公益法律服务体系。此外,只有将公益与法治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二者发挥更大的力量。

THE END
1.司法部举行《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发布及解读人民网:司法部:倡导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 每年不少于50小时 新华网:司法部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公益法律服务或至少办2件法援案件 央视CCTV-13新闻频道:司法部:律师每年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至少50小时 经济日报: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应当勤勉尽责 倡导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公益法律服务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zwgkztzl/twzt/202103/t20210319_211795.html
2.《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的解读与设想论文摘要:《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从6个方面规定了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主要措施,广大律师要积极响应文件要求,热心参加公益性法律服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同时我们也要夯实内功,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方式,提高业务素质,为建设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heruilawyer.com/newlaw/detail/id/580.html
3.司法部倡导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电(记者?高蕾)10月23日,《司法部关于促进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司法部出台的关于律师公益法律服务的第一份专门性文件。《意见》倡导,每名律师每年参与不少于50个小时的公益法律服务或者至少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 https://www.jswmb.cn/mshownews.aspx?id=28599
4.全国人大代表肖胜方建议:准许律师行业以公益法律服务无票抵扣40%尽快出台适合律师行业特点的征税措施,助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准许律师行业以公益法律服务无票抵扣40%以内成本的征税措施,提高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的积极性,为广大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公益、均等、普惠、便利的法律服务,同时可以增加行业税收遵从度,避免律师行业和税务部门的税收违法风险,为推进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311/20/49544084_1021107339.shtml
5.[中国新闻]司法部:律师每年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至少50小时[中国新闻]司法部:律师每年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至少50小时相关推荐 [国际时讯]乌媒称俄或用洲际弹道导弹打击乌克兰 担心基辅遭大规模空袭 多国使馆宣布关闭 [经济信息联播]快讯 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 [东方时空]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桃芝”“万宜”“天兔”三台风海上“共舞” [砺剑]歼-20与歼https://tv.cctv.com/v/v2/VIDEhZJ2OxrRBNAIF8BQkyhT191023.html
6.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法律规定安庆芳深化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动在省、市、县三级普遍建立政府律师法律顾问团,协助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信访、调解、群体性案(事)件处置和社区工作等公益法律服务,服务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切实落实保障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将公共法律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https://lawyers.66law.cn/s240061929194d_i1335788.aspx
7.律师公益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强化律师责任担当,培育乡村法治精神。”江苏衡立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夏军介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法律服务工作,近年来,衡立律师事务所作为白塔村法律顾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志愿参与村居公益法律服务,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https://news.xhby.net/wx/zx/201912/t20191218_6447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