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条例》行政法规

第一条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

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法律援助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四条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工作。

第五条直辖市、设区的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法律援助机构。

法律援助机构负责受理、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指派或者安排人员为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条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

第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

第八条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

第九条对在法律援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有关的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法律援助范围

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第十一条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十二条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第十三条本条例所称公民经济困难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法律援助事业的需要规定。

申请人住所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与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不一致的,按照受理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所在地的经济困难标准执行。

第三章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

第十四条公民就本条例第十条所列事项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提出:

(一)请求国家赔偿的,向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向提供社会保险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义务机关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向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向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五)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向被请求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第十五条本条例第十一条所列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的申请由看守所在24小时内转交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所需提交的有关证件、证明材料由看守所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协助提供。

第十六条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其法定代理人之间发生诉讼或者因其他利益纠纷需要法律援助的,由与该争议事项无利害关系的其他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申请。

第十七条公民申请代理、刑事辩护的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证件、证明材料:

(一)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二)经济困难的证明;

(三)与所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案件材料。

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填写申请表;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或者代为转交申请的有关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

第十八条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不齐全的,可以要求申请人作出必要的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未按要求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的,视为撤销申请;认为申请人提交的证件、证明材料需要查证的,由法律援助机构向有关机关、单位查证。

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对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理由。

第十九条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通知有异议的,可以向确定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异议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经审查认为申请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责令法律援助机构及时对该申请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章法律援助实施

第二十条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开庭10日前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其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人民法院不在其所在地审判的,可以将指定辩护通知书和起诉书副本或者判决书副本送交审判地的法律援助机构。

第二十一条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指派律师事务所安排律师或者安排本机构的工作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也可以根据其他社会组织的要求,安排其所属人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对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确定的承办人员名单回复作出指定的人民法院。

第二十二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提供法律援助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第二十三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二)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第二十四条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在案件结案时,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有关的法律文书副本或者复印件以及结案报告等材料。

法律援助机构收到前款规定的结案材料后,应当向受指派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者接受安排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社会组织人员支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

法律援助办案补贴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参考法律援助机构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的平均成本等因素核定,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

第二十五条法律援助机构对公民申请的法律咨询服务,应当即时办理;复杂疑难的,可以预约择时办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一)为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拒绝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三)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

(四)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的财物,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从事有偿法律服务的违法所得,由司法行政部门予以没收;侵占、私分、挪用法律援助经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追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律师事务所拒绝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不安排本所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业整顿的处罚。

第二十八条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

(一)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

(二)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收取财物的。

有前款第(二)项违法行为的,由司法行政部门责令退还违法所得的财物,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律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按照律师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HE END
1.叠彩社区开展“法律咨询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提高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普及法律常识,切实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难题,8月6日上午,叠彩社区携手广西宏谋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律咨询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中,来自广西宏谋律师事务所的志愿律师们向居民们进行案例讲解与法律常识普及,通过讲解实际案例的方式来提高居民们对法律常识的认http://gxgl.wenming.cn/zyff/202408/t20240808_8624160.shtml
2.威海市文登区:“昆嵛红枫”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咨询服务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5日讯 近日,文登区“昆嵛红枫”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咨询志愿服务活动,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志愿者们向过往行人发放法律宣传册,内容涵盖婚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与民生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耐心解答疑惑。 文登区融媒体中心 由小文 来源:文登融媒 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jA1Mzk0Mg==.html
3.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中国法律咨询中心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志愿专家 志愿专家李立众副教授 >< 学者 王军 副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公司法、商法 王志祥 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 刑事法 法学院副教授,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法、合同法、政府采购法http://zxzx.chinalaw.org.cn/portal/list/index/id/38.html
4.江西(南昌)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邀请您成为心理降和法律服务2.擅长领域填写细分擅长领域,其中心理咨询类志愿者可填写讲课、咨询、 团辅等;法律服务类可填写刑事、民事等。 附件2 汇总表 说明: 1.志愿者类别为心理咨询志愿者、法律志愿者; 2.从事相关工作年限分为1年、1年—3年(含3年)、3—5年(含5年)、5—10年(含10年),10年以上; https://www.aksxw.com/sy/wmgq/202305/t20230510_13342561.html
5.团委法律服务青年志愿者队开展法律咨询活动2005年10月28日上午,广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人头涌动,由广州市普法办与市老干局联合举办的离退休干部法律咨询活动在此隆重举行。广州市律师协会团委下属的法律服务青年志愿者队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参加法律咨询的志愿者队员是来自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团支部的陈广鹏、王贵顺、刘海玉三位律师。这三位律师对离退休干部所https://www.gzlawyer.org/info/36e5e34e6e3b4096b3861eac411c9ce9
6.以我所学服务社会——记烟台大学青春榜样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中心2014年10月,基于法学院原有的“法律诊所教育”课程,在烟台市法律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法学院将学院内从事法律志愿服务的力量汇集到一起,成立了烟台大学法学院法律志愿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于法学院109室设立了固定的咨询与办公地点,团队由学生团体、导师团队和合作伙伴组成,是综合全院实力的专业化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服务对https://www.ytu.edu.cn/info/1040/3111.htm
7.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法律咨询工作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法律咨询工作 一、哪些员工应签保密协议,签订保密协议应注意什么哪些员工应签订保密合同 一、哪些员工应签保密协议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保密要求既可以约定在保密协议中,也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中。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与某些员工个别的签订保密协议,也可以与所有的员工签订含有保密条款的劳动合同。一般来说保密https://m.471.cn/zt/2233424.html
8.北京昌平退休法官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进一步发挥退休法官“余热”,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近日,区人民法院“金色年华”退休法官志愿服务队走进城北街道宽街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面对面”法律咨询服务。 “家里老人写字有困难,能用录音录像订立遗嘱吗?” “兄弟姐妹分家协议怎么拟才有效?”…… 活动现场,前来咨询法律问题的群众络绎不绝,四名退休法https://finance.sina.cn/2024-10-25/detail-inctuivx1592912.d.html
9.哪些人可当志愿者?志愿者服务需要付费吗?他特别提到,法律规定必须到社区进行的义务服务属于法律强制行为,不属于志愿者服务。 邱-伟谈到,志愿者组织活动经费的来源包括社会捐款、国家拨款和自营收入等。目前,志愿者服务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社会缺乏认知和缺乏资金。按照《成都市志愿服务条例》,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是自愿的,但是接受服务的对象或组织应该为开展志愿服务https://www.66law.cn/laws/833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