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升群众幸福感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张静)3月30日上午,南京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就着力打造的“为群众办实事特色项目”开展新闻发布会,南京江北新区法院分党组成员殷源源、政务综合团队负责人孙建、政务综合团队工作人员吴玥及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江北新区法院在减轻当事人诉累、提升执法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方面不断探索新途径提高诉讼效率,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强化主动意识和品牌意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

行政争议诉前解纷新模式减轻当事人诉累

为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减轻行政案件当事人诉累,江北新区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建立健全行政争议诉前化解机制,将更多的行政争议解决在行政复议之前,化解在行政诉讼之外。2021年6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行政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意见》确立了诉前行政和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江北新区法院依托与南京市司法局会签的《关于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府院联动化解机制的备忘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府院联动,优化整合调解力量,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着力破解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难题。人民法院通过诉前调解机制,促成当事人协商解决行政争议,在达成和解协议后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并由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确认。

江北新区法院先后在案件数量较多的秦淮区、江宁区,以及案件类型特征较为明显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设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站,将涉及该行政区、该条线的案件交工作站先行化解,化解不成的,法院及时立案审理。化解工作站发挥了行政机关的资源优势和人民法院的专业优势,有效引导涉诉机关及早介入、主动作为。2022年,秦淮工作站共接收行政纠纷787件,成功化解289件,成功率36.7%;市公安局交管局工作站共接受案件90件,调解成功90件,成功率100%,道路交通处罚类行政复议案件数下降35%,道路交通处罚类行政诉讼案件下降40%,受到行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增强群众幸福感

江北新区法院扎实开展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试点工作,不断拓展行政案件法律援助面。出台了《行政诉讼法律援助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将法律援助覆盖到所有行政诉讼案件,援助对象覆盖到所有行政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援助事项扩大到免费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和全程代理,从而扩大援助范围。此外,会同新区综治局从6家律所公开遴选31名行政诉讼专业律师,新区综治局聘其担任法律援助律师,为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工作日全天候值班,2022年共为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

江北新区法院在援助方式上也实现了创新。将法律援助与矛盾化解相结合,把法律援助律师全部聘为行政争议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日常接待、咨询和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2022年法律援助律师共参与化解行政争议348起,推动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该项工作受到省法院的充分肯定。

政通人和信息化项目提升执法水平

针对传统行政争议解纷模式存在突出问题,江北新区法院研发了以行政纠纷预防及化解为主线的“政通人和”行政争议一体化解纷平台。该平台打通了互联网、电子政务网和法院内网之间的数据壁垒。普通群众通过互联网,可以查阅行政机关实时更新的行政规章和公开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确定合理诉求;可以在线提起诉讼、参与调解;可以基于自己的分析研判自主选择解纷途径。行政机关通过电子政务网,前端执法、复议、调解等数据跨系统一键转入法院内网,实现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协同流转;还可以联合多部门,通过一案一空间交流互动,合力化解行政争议。

党委政府通过平台的大数据中心,按照不同的领域和地域,横向分析区域情况、纵向分析条线情况,可以发现行政执法的薄弱环节,提升执法水平,实现“数助决策”“数助执法”。该项目是省法院智慧法院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唯一推广的基层法院项目。

着力打造“新”星点灯品牌,保护未成年人成长

江北新区法院依法妥善审理涉少民事案件,坚持从最有利未成年人角度出发,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依法救助涉诉困境儿童。依法妥善审理涉少行政案件,树立有别于普通行政诉讼的审判理念及工作方法,促进问题实质性化解,推进依法行政。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统领少年审判和家事审判,着力打造“新星点灯”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对于失足未成年人,加强判后矫正,指导家长强化家庭教育,帮助联系就读学校,助力失足未成年人重返社会。

对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留有的未成年子女,纳入少年法庭未成年人关怀范围内,统一案件管理,统一延伸工作,统一司法分析。增设刑事被告人未成年子女关怀告知机制,对于有未成年子女需抚养的刑事被告人,在审理环节增加未成年子女关怀告知环节,向被告人送达告知书,告知困境儿童保障政策。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帮扶救助,全面落实从业禁止制度,探索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的市域综合保护协调机制,协调公安、检察、民政、教育等多部门共享信息,共同发力,协同保护未成年被害人。

“邻聚里”工程助力居民群众构建和谐社区

临江社区辖区内的物业、邻里纠纷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邻聚里”项目在预防矛盾纠纷和诉源治理中作用初步显现,为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拓展社区治理新格局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该项目也被新区确定为基层治理重点案例。

近日,江北新区法院的打造调解员实训基地和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两个项目,经过征集、筛选、审定,被江北新区公布为“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下一步,新区法院将以此为契机,聚焦人民群众法治领域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创新司法保障方式,推动助企惠民举措更加符合民情、贴近民意、惠及民众,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区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THE END
1.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区司法局聚焦乡村法律服务规范运行目标任务,扎实建设三支优势互补、协同共促的专业化法治人才队伍,充分促进各类法治资源向基层延伸,致力取得法治乡村建设新成效。 一是强化“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激活法律服务“新动能”。持续深化“1+N”行动落实,充分结合双方专业优势和本土资源调度优势,促成全区具有http://www.pukou.gov.cn/pksjb/xwpd/bmdt/202411/t20241128_5021112.html
2.南京零距离江苏新闻资讯与您面对面https://www.163.com/dy/media/T1488461403643.html
3.南京有哪些免费的法律咨询机构?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南京有哪些免费的法律咨询机构?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南京有哪些免费的法律咨询机构?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南京有哪些免费法律咨询机构?" 一、南京律师事务所哪家好? 1、关于北京律师事务所遗产的回答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https://m.471.cn/zt/2263219.html
4.宿遷律師公益法律服務紮實推進近年來,宿遷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持續推動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強化公益法律服務支持保障,充分發揮公益法律服務品牌作用,不斷提升群眾的法治獲得感、滿意度。 推動“黨建+公益”融合發展。以黨建引領,組織實施“書記項目”,推進黨建與律師公益法律服務融合。北京盈科(宿遷)律師事務所開展“盈心向黨,律愛同行”書記項目,打造https://big5.cri.cn/gate/big5/js.cri.cn/20241127/ad4bc72b-6b05-f37d-e0f9-b2571f5674d7.html
5.法律援助深入基层“零距离”帮扶困难群众今年1法律援助深入基层 “零距离”帮扶困难群众 今年1-11月江苏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0.58万件相关视频 早安江苏 20241116 早安美食:手工蟹腿面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报名过半 79个岗位报名成功人数超50人 南京苏州较热门 清康熙年间的“晚香堂”保住了!江苏:公益诉讼 促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江苏第一大电源更新!新https://v.jstv.com/wap/a/20221205/1670205383822.shtml
6.紧扣城市治理“三个维度”,服务群众零距离有线秦淮分公司、南京电信分公司大光路分局、南京移动大光瑞金路分局、蓝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槐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柳树湾红石榴家园等公共服务单位,在大光路街道开展了一场党建引领“网格+公共服务”欢乐惠民日活动,紧扣城市治理的温度、精度和智慧化程度服务群众,架起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实现融合治理零距离。http://www.js.xinhuanet.com/20240516/a1fa7ce3516e4e1baa35535eee63cb1b/c.html
7.2024年重要时政汇编第2周时政周报(01.0801.14)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国铁路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1149列,较现图增加233列。每日开行货物列车22264列,较现图增加40列。新增客运列车车票已经开始发售。 2.《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发布 最高法、司法部等四部门日前联合发布《法律援助法实施工作办法》,要求办案机关及时依法告知有关当https://www.jiuyeqiao.cn/sydw/95/299059.html
8.法援惠民生江苏法治报岱山法律援助工作站 实施单位:南京九色鹿法律服务中心 岱山法律援助工作站地处南京市面积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岱山保障房片区,面向保障房片区的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案件代理等“零距离”法律援助服务。 自2015年成立以来,工作站累计服务群众5400余人次,参与社区调解250余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07件,惠及600余http://jsfzb.xhby.net/pc/con/202308/28/content_1234072.html
9.头条文章2023年6月9日上午,滨江区军人军属法律援助机构(“两站四点”)揭(授)牌仪式在滨江举行。未来,滨江区军人军属将享受集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此次仪式为援助律师颁发聘书,申浩(杭州)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夏?律师、娄华锋律师、余之夏律师、来清清律师、朱晓燕律师共5位律师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944543857377444
10.社区第一季度司法工作小结(通用14篇)同时将全社区划分为着干网格, 实行网格化管理, 每个网格都确定信息员、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社区律师, 实现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社区的延伸。通过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稳控等工作职能延伸到基层, 形成零距离司法为民服务体系, 为社区群众及时解决各种实际困难。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w72fo6a.html
11.江苏工会网网站市级工会南京工会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南京工会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宪法宣传进广场 法律援助零距离 江苏工人报讯“我的朋友最近发生了工伤事故,我想咨询下应该如何处理此事?”“在发生工伤之后,劳动者所在单位应在一个月之内向人社局进行备案。若单位没有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可以自己或者委托亲属进行工伤认定。得到工伤认定书之后,再去申请劳动能力鉴定,https://www.jsgh.org/art/2022/12/12/art_3586_57690.html
12.我们需要享受法律消费法律(二)构建推销渠道——公民与法律“零距离” 1、树立“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 司法是法律适用的活动,一方面它决定着法律产品的最终品质型状,另一方面它又直接面对着法律产品的消费主体,所以司法机关作为法律商品的推销者的服务态度显得很重要,如何取信于民、让公众相信法院的裁判行为是公正的,就成为了法院的首要问题。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5/12/id/1891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