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员工离职及辞退赔偿金一览,试用期三期等不同员工的离职管理

鱼小保这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法规整理了一下表格,供各位HR参考:

N、N+1、2N都是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一些叫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补偿金和赔偿金有差别

单位把我辞退了,是该支付经济补偿金还是赔偿金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

一、支付情形不同

#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如用人单位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期满解除等情形),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鱼小保划重点:

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不能同时存在!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二、支付标准不同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月工资×补偿年限。

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计算公式: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赔偿金计算方式各地区大不同

大家都知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时所涉及的劳动者月工资应以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

这里提及的”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实务操作中应以哪个为准,各地是否会有差异

第四十七条第二款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但具体地区的实操依据各不相同。

第1种做法:以上年度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北京。

第2种做法: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上海、拉萨。

第3种做法:以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成都。

第4种做法:以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南京、合肥、武汉、长春、沈阳、大连。

第5种做法:以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石家庄、兰州

第6种做法: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典型地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惠州、重庆、苏州、杭州、宁波、太原、济南、青岛、南宁、长沙、西安、海口、南昌、天津、福州、厦门、郑州、贵阳、呼和浩特、哈尔滨、昆明、乌鲁木齐、西宁、银川(共30个地区)

试用期、三期等不同员工的离职管理

一、试用期员工离职管理

1、试用期通过当天,告知被辞退,是否可申请赔偿金

当天应包含在试用期内,企业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解除,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不是法定原因,个人可以主张赔偿。

2、试用期前3天,试用期不合格的,公司不支付工资可以吗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员工正常出勤打卡,并提供劳动的,应当支付3天的工资。

3、员工试用期间,无不胜任证据,公司单方面解除,经济补偿应该给N还是1有待通知金吗

试用期间可以按照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如果企业单方解除,建议按照协商一致的方式,法定经济补偿支付N,没有待通知金,为增加协商成功率,可考虑+1。

二、三期女员工离职&辞退

1、哺乳期后辞退,计算经济补偿金时,产假期间未发工资,只发了生育津贴,产假的这几个月如何平均是否计入经济补偿金平均工资的计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企业可以与三期女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协商一致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企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计算经济补偿基数的方法,以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作为补偿基数,生育津贴等同于产假工资,计算时应当正常计入,将12个月应发工资加总平均。

2、公司解除哺乳期员工的劳动合同,补偿金一般是怎么来算的

3、哺乳期回公司想给员工转到另外一个岗位,怎么操作

可以协商一致,调岗有三点要注意:

(2)相较原岗位待遇水平没有明显下降;

(3)调岗不具有侮辱性。

4、单位因为三期女员工请假条作假,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如果因为理由不充分,属于违法解除除了2倍赔偿之后,那后期的孕期和产期哺乳期的津贴是否需要赔偿

如果企业被认定违法解除,员工有两个选择,一是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二是可以申请支付赔偿金,除了赔偿金外,没有其他赔偿。

法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5、产假时候的社保个人部分,是要员工自己先付还是公司代付

产假期间个人社保费部分,可由公司先行垫付,当支付生育津贴时可一次性补扣。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主席令第六十五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https://www.gov.cn/flfg/2007-06/29/content_669394.htm
2.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怎样的专家导读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怎样的相关的法律规定。 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一、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是什么https://m.64365.com/zs/2041950.aspx
3.2024年劳动法辞退员工补偿标准针对员工被辞退的补偿标准,根据劳动法规定,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计算补偿金额。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如果工作不满一年,则会根据具体的工作时间按比例进行补偿。同时,如果公司因为违反法律规定而解除与员工的合同,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但是,最高的补偿年限为十二年。具体的补偿标准和操作细节,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650851.html
4.劳动法辞退员工赔偿标准新劳动合同法辞退补偿笔者作为法律人,被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离职赔偿/补偿的问题了。劳动争议确实存在场景多,比较复杂,但是掌握几个大原则,还是很直观明了的。 1、自己主动离职不赔偿,自己主动离职一般都没有赔偿或者补偿的,但是如果是因为公司的违法行为引起自己离职,是可以请求赔偿的。如公司强迫财务做假账 ,这时候财务不愿意离职,是可以https://www.fljg.com/baike/634181.html
5.新劳动法2024辞退员工赔偿标准3、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轩金19120698576》无故辞退员工补偿是什么标准 吉油1477……》 1、无故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https://www.da-quan.net/ti/%E6%96%B0%E5%8A%B3%E5%8A%A8%E6%B3%952024%E8%BE%9E%E9%80%80%E5%91%98%E5%B7%A5%E8%B5%94%E5%81%BF%E6%A0%87%E5%87%86.html
6.辞职辞退和自离的工资标准,劳动法是这么规定的!辞退也就是指用人单位方面提出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时,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结算应该足额支付,干了多少天就要拿多少工资。至于赔偿金,则要看是因何辞退如果是因为员工多次严重违章违纪,违法《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损害单位利益而被劝退,则单位无需支付赔偿金;但如果是https://m.jnnews.tv/p/714034.html
7.2020年最新劳动法辞退补偿标准是怎样?法律资讯导读: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的劳动权益受法律保护,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不得无故辞退员工,否则要付出一定的赔偿金额。那么,我国劳动法对于辞退补偿是如何规定的呢? 新劳动法规定辞退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https://m.maxlaw.cn/news/details/963999624346
8.劳动法解雇赔偿标准律师普法一、劳动法解雇赔偿标准如下: 1、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依据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和工资而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https://m.110ask.com/tuwen/71937547222764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