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遭性侵维权难,如何解决?

发于2023.6.5第总第1093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预防和惩治性侵是世界各国未成年人保护事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到的是,尽管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现实中未成年人在遭遇或可能遭遇性侵后,想要维权仍面临很多复杂问题。有些被性侵的未成年人,仍生活在挫折、恐惧甚至绝望之中。

维权困境

当前,部分遭受性侵的未成年人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不少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的案件,并未进入司法机关视野。未成年人受到性侵以后怎么办?看似只要受害人报案就行,但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此外,当有些未成年人将遭受性侵害的情况告诉父母后,部分父母不仅不会去报警,还会对受到伤害的孩子进行指责。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小题大做,有些行为只是熟人之间的亲密表示,并不存在猥亵;有的父母认为,受到猥亵甚至强奸是由于孩子自己不够谨慎、检点,孩子自身存在过错。

不能及时立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受到侵害的孩子及家长感到委屈、愤怒;关键证据毁损或灭失,即使公安机关后续立案,也面临取证难题;在证据不足情况下,检察机关或法院难以定罪。所以,有些案件由于未及时立案,司法人员即便认为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由于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也不得不做不起诉处理,或者法院最后判决犯罪分子无罪。这导致受害人及其家长承受了更大的压力、对司法机关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

三是,由于有些案件办理得并不专业,造成了严重的“二次伤害”。未成年人被性侵属于非常复杂的一类案件,由于有些基层司法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尽管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在推行“一站式”询问的做法,但在很多地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还是要分别询问被侵害未成年人,有时公安机关就要询问多次,这导致被害人不得不重复回忆受伤害的过程;在有的案件中,司法部门要反复对被害人进行鉴定,某起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处女膜鉴定就做了三次;在一些案件的办理过程中,被害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被泄露,导致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承受着来自同学、老师、乡邻、亲戚等方面的压力;有些司法人员办案态度生硬,被害人及其家属在接受询问时,感觉似乎自己才是犯罪分子,不仅没有感受到关爱和支持,反而感受到了压力甚至质疑。这些未成年人所遭受的不仅是性侵的伤害,很多时候,犯罪侵害是短暂的,但“二次伤害”是持续的,其带给未成年人的伤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四是,网络空间导致未成年人受到性侵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充斥在互联网上的带有性刺激、性诱惑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不良内容,刺激了更多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网络成为了犯罪分子联络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工具,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了猥亵未成年人、性侵犯罪的场所。比如:网络上越来越常见的“文爱”“嗑炮”,在不见面的情况下,对未成年人进行挑逗、猥亵和伤害。由于这类案件发生在网络空间,往往难以被发现。再如,有些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对大量未成年人进行性引诱,从而与未成年人建立信任关系,而后再通过胁迫、利诱等手段在线上对未成年人进行猥亵,有的甚至约到线下实施性侵害。

如何破解维权难问题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以及预防和处理未成年人被性侵案件的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但为何在司法实践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侵害的未成年人难以获得有效的社会帮助。

尽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与其他有关政府部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互相配合,对遭受性侵害或者暴力伤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经济救助、法律援助、转学安置等保护措施,但由于缺乏专业的人员,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受侵害的未成年人仍难以获得这些专业的关爱和帮助。

当前,我国除了要加大对基层司法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的业务能力外,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发展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类服务机构,主要是律师、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其中最迫切的是要培养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专业律师。

鉴于此,我认为中国有必要及时构建起有效的关爱、帮助被性侵未成年人的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在研究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据标准问题时,要充分认识到这类案件的特殊性,有必要制定司法机关统一适用的证据标准;

建立针对性侵被害人的法律帮助制度,开设专门热线,让未成年人或其家长能及时进行咨询,对需要帮助的受害人及时提供法律、心理、社工等方面的帮助;

政府加大购买服务力度,公益组织筹集更多资金,培养一批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类社会组织,依托这些社会组织培养专业的未成年人保护律师、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再好的法律、再好的制度,若是没有专业的人员维护和践行,最终也难以落到实处。

THE END
1.未成年犯罪应如何处理?专家导读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https://mip.64365.com/zs/1032440.aspx
2.未成年人犯罪如何处理,具体处理办法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678792.html
3.2024年对未成年人涉黑如何处理?法律知识导读:未成年人涉黑问题的处理遵循严格的法律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打击和预防犯罪。处理方式包括教育、挽救、惩罚以及社会预防等措施。 对未成年人涉黑如何处理? 对于未成年人涉黑,我国法律采取了区别于成年人的处理方式。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次https://www.maxlaw.cn/z/20240403/11038187018957.shtml
4.未满12周岁犯罪要如何处置律师普法未满12周岁犯罪要如何处置 普法内容 未满12周岁犯罪,司法机关可责令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2、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https://www.110ask.com/tuwen/17747245652951464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