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面这些行为在你身上发生过吗?;(1)上学时带手机到学校,有人发短信给我,趁老师不注意赶快回一下。()
(2)排队乘车时,看到别人插队,我也插队.()
(3)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
(4)吃饭时要做到边吃边聊,这样才越吃越香()
(5)手中有废纸或其他垃圾随手丢在路边,反正没有人看见()
(6)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7)上课太累人了,反正我也听不懂,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再说。()
(8)别人不小心踩到你的脚,你立刻发火,责备其不小心,要求他向你道歉。()
(9)认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优美。不在教室和校园内追逐打闹喧哗,维护学校良好秩序。()
(11)前面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赶紧绕道而行吧,免得跟他打招呼。()
(15)小明觉得放假独自在家太闷,便约上好朋友一起去上网。()
(16)小虹到自选商场购物,看见一个装饰物很精致,趁售货员不在意,悄悄拿了放进自己的书包,若无其事地走出商场。()
(17)小可听了税法宣传员的动员,回家后,劝爸爸买东西时记住开发票。他爸爸说:“我们要发票干啥?又不能报销。小可告诉爸爸:“这是避免商家偷税、漏税的好办法,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嘛。”()
(18)小雨随老师、同学们到一旅游胜地秋游。当他见到一棵古树上刻有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拿出小刀在树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满意地离开。();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
矫正,就会养成恶习,大量事
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
违法犯罪的开始。;案例: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
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
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
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
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
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
张某有期徒刑三年。;(一)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请看下面案例:;;;案例3;案例4;案例5;
违法和犯罪
——都是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
——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都是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四违法犯罪的自我预防;;当自己遭遇恶霸欺负或见有人被欺负时,不要害怕,保持冷静,勇敢地向侵害者说“不”,机智地拒绝侵害、反抗侵害。向侵害者说“不”,就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就是在警告坏人,因为坏人最怕被人发现,最怕受到法律制裁。否则,一味忍让,只能助长坏人的气焰,导致自己无辜受侵害。
所以,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远离不良行为。
;远离犯罪,共创社会和谐;1.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主,同一个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法院经过调查,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2.小明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最近总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向小明借钱,如果小明不借钱给他们,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打小明,而且每次借钱都不还。后来小明找学校老师告明此事,老师和学校找到那些高年级学生,并给予批评处理,从此,小明也就安安心心的学习了。;3.中学生李某放学回家途中,总感觉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李某在自家小区外向附近群众求助,结果嫌疑人宋某被群众扭送到附近派出所,经查明此人曾多次跟踪独身回家的中小学生,然后实施入室劫。中学生李某通过向群众求助,而躲过了一次受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