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海南提供一援到底的专业法律援助
2023年10项为民办实事事项扫描
我们这一年
实事点击未成年人法律援助
“迷途羔羊”回归正途
海南日报记者陈蔚林
1月19日10时许,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城,18岁的小华(化名)推开一家理发店的门,开始了一天的学徒工作。
由省法律援助中心举办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宣传活动走进海口光阳社区。图为心理咨询师和未成年人现场互动。海南日报记者陈若龙摄
原来,小华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因伤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母亲是听障人士,只能打零工。为供弟弟上学,小华初中毕业后便来到县城务工。
2022年底一次外出时,小华骑车不慎与一辆小汽车发生剐蹭,需赔偿车主1500元修车费用。由于手头拮据,又不想让父母担心,小华一时贪念,盗窃了价值约3000元的槟榔。
考虑到小华还是未成年人,当地检察院向法律援助中心发出《法律援助通知书》。郑进东被指派为辩护律师,无偿给小华提供审查起诉阶段的法律援助。
“我国法律一直主张,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有悔罪表现的涉嫌轻微犯罪未成年人,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郑进东说,为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省委、省政府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列入2023年为民办实事事项。省司法厅还遴选了包括他在内的76名律师,组成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团,为未成年人提供一援到底的专业法律援助。
接到指派后,郑进东详细查阅了卷宗材料,并与小华及其监护人进行了面谈。他了解到,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够,小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并不知道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并且,案发后,他已通过及时赔偿获得了被害人的谅解。
郑进东找到办案检察官,将小华的家庭情况、犯罪原因等详细告知。同时,公安机关的社会调查也表明,小华悔罪态度较好,具备有效帮教条件,再犯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检察院采纳了郑进东的辩护意见,对小华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
在6个月的考验期中,郑进东经常与小华聊天,对他进行普法教育和心理辅导。拿到《不起诉决定书》那天,小华将其紧紧攥在手里:“它告诉我,我没有被放弃,我还有机会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