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为未成年人撑好网络空间的保护伞?
如何规范网络平台服务,压实平台责任?这成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此做了具体规定。此外,《条例》还涉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遭受网络欺凌、非理性消费等问题。
平台如何做好“守门人”?
是否可对未成年人年龄进一步分级细化?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
①原来叫青少年模式,这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改称未成年人模式,其实就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的一个发展。
③现在确实面临着网络内容提供比较贫乏,有些内容孩子也不喜欢。所以说未来平台企业如何投入更多的资源,开发更多的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愿意去参与的一些内容和产品,这个对平台企业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如何让《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长牙?
①首先在网络时代,家长老师在怎样应用一些软件的方面,确实还不如孩子更有专长。在这种情况下,平台企业对它的技术、产品、服务是最了解的。所以平台企业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应该发挥重要的主体作用。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