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国家法官学院教授袁登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业务庭(室)法官、国家法官学院教授以及部分高校法学院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权威人士组成撰写团队具体撰稿。
主编简介
袁登明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先后获刑法学硕士、刑法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工作,曾先后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云南省公安厅、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任(挂)职,现任国家法官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刑法学、刑事司法制度、刑事执行法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法学家》《法律适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出版有《行刑社会化研究》《刑罚适用疑难问题精解》《刑法专题讲座》等个人著作3部,合著有《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刑事审判实务教程》等著作10余部。
内容简介
2.提供全方位条文解析与适用指引。以刑法条文为序,逐条解读、条分缕析,具体包括法律规定、案例和学理分析及适用指引栏目。
前言
……
案例指导制度是结合中国司法国情的一项裁判尺度统一化的尝试和探索。案例指导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不仅需要实务界的尝试与探索,也需要来自法学理论界的智识支援和理论积淀。案例指导制度的推进离不开对案例的理论性评价、提纯与实践品位的反思、探讨。聚刑法理论与刑事审判实务于一体的《刑法案典》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奠定了其理论品格和实践价值:从谋篇布局、结构设计到案例的选材、实务疑难问题的梳理无疑是新颖而极具探索性的,是对当下主流法学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其另辟蹊径,尝试对中国现有法院裁判进行案例化改造和理论性提纯加工。通过对司法生效案例的评析,以尝试对案例法学研究开辟一条可借鉴之路,以大力繁荣和促进案例法学研究。具体来说,《刑法案典》这一项目重要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统一裁判标准,指引刑事审判,助力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是最高审判机关为总结司法经验,指导审判工作,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规范自由裁量权,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作用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刑法案典》正是中国特色案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实践和重大举措,它的出版,对于统一公正司法,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正司法需求,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事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实践公正司法,普及刑事法律知识,使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刑法案典》收录最高审判机关发布的经典案例并详加分析,把所有涉及刑事法律方面的审判实务问题结集成册,使刑事审判经验得以总结提炼,有利于提高和扩展刑事审判人员的技能和视野,对实现公正司法大有裨益。同时,以案例的形式把刑事法律生动化、普适化地传达给大众,有利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从而对完善刑事法律制度和传播依法治国理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