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英语(二)课程是阳光学院各专业二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该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和以及特定职场交际情境,加大对说、写等产出技能的训练强度和考核比重,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团队能力和职业素养。
课程负责人
刘颖丹,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担任大学英语,四六级及考研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法及英美文学方向的研究。近年来,主持福建省教育厅外语教改专项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两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期刊先后发表论文6篇。2016年7月在英国桑德兰大学交流学习。2017年荣获高教社杯英语词汇大赛本科非专业组指导教师一等奖;2017年荣获福州市“三合一”论坛高校优秀志愿者;荣获阳光学院“服务育人”奖,“优秀教师”,“教学优秀奖”等荣誉。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获得福建赛区三等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课程旨在深化篇章理解,通过听力和阅读输入,让学生掌握职场词汇和时代话题表达。结合专业与就业准备,提升职场口语、翻译和写作能力。同时,通过语篇讲解、语言应用、主题讨论和篇章结构分析,涉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知识。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本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语言素质,同时培养思想道德、文化、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树立正确三观。重视思辨与创新,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表达与人际融合能力,妥善处理跨文化冲突,坚定民族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思政整体设计
以下图表为:课程思政设计部分内容
教学内容
思政融入点
思政项目实践
思政素材或案例
综合教程4
Unit3JobHunting职场就业
就业与“敬业”的关系;
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单元项目:就业面试技巧
1.视听任务-CCTV新闻报道-中国大学生毕业季-了解求职过程
2.阅读任务:2024春季招聘季:海外学子进军国内求职市场
Unit5CyberLanguage互联网职场沟通
践行“友善”与“和谐”
单元项目:网络沟通的利弊
1.视听任务-HowtheInternetisCreatingNewRulesforLanguage-了解网络沟通的新变化
2.阅读任务:00后的网聊“黑话”
Unit6Human-RobotRelations
培养创新探索精神
单元项目-人工智能赋能就业
1.视听任务-Robots,JobsandYou;
2.热词讨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热词:文本视频大模型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本案例选自实务英语(二)Unit3JobHunting。结合本单元就业准备的主题,引导学生培养对就业和敬业对正确认知,树立正确的求职理念,了解个人就业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提升职场竞争力和团队意识,为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1、思路与理念
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基础,坚持人本主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注重立德树人,通过语言技能与求职就业主题相结合,使学生具备求职基本素养,培养敬业精神。
2、设计与实施
课程采取线下教学为主,充分利用智慧教学方式,实践多样课堂活动设计,主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实施。
课前任务(BeforeClass)
1.产出导向:就业面试技巧
课堂教学(InClass)
1.Warm-up:邀请学生结合课文主题:讨论就业与“敬业”的理解。
2.LanguageFocus:
文化与思维层面:引导学生在面试,职场自我表达方面提升语言技能,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课后任务(AfterClass)
案例反思:
1、效果与评价
2、持续改进措施
目前实务英语(二)课程如何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和细化标准。教学效果的评估较难量化,拟通过问卷和话题讨论的方式来收集学生的反思和体会。因学生个体差异和课堂学习风格的不同,思政元素的多样化也是日后持续改进的一个方向。
结语
公共英语教研室将坚守初心,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既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又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把作业写在身边”,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团队合作,数字学习能力,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