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_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词语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问题。1.成语大全及解释500个2.求500个成语3.成语带解释500个4.关于四字成语解释大全成语大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问题。
1.成语大全及解释500个
2.求500个成语
3.成语带解释500个
4.关于四字成语解释大全
成语大全及解释500个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6,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9,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11,形夸骨佳:夸:柔软,美好。形容女子外貌美丽,体形优美。
12,兰姿蕙质:姿:容貌,姿态;蕙:香草;蕙质:比喻美质。比喻女子聪慧美丽。
13,捶胸跺脚:捶:敲打。捶击胸口,用脚跺地。指十分悲伤或痛愤。
14,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15,呕心抽肠:形容极度悲伤。
16,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17,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18,半晴半阴:又晴又阴,阴晴不定。形容春天至初夏季节阴晴不定的天气。
20,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21,女貌郎才: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22,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23,暮云春树:傍晚的云,春天的树。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24,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5,时雨春风:及时的雨,春天的风。泛指能使万物生长的雨和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6,风木叹: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27,目断魂消: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28,抢地呼天: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29,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0,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31,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32,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33,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34,香喉玉口:形容美丽女子的演唱。
3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36,悲喜交至: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来到。
37,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38,铁佛伤心,石人落泪:铁铸的的神佛也会伤心,雕刻的石人也会落泪。形容极其悲伤。
39,小家碧玉:旧时指小户人家美丽的年轻女子。
40,捶胸跌脚: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41,月中聚雪:月亮里堆积着白雪。形容女子洁白而美丽。
42,叩角商歌:角:牛角;商歌:悲伤的歌。敲着牛角,唱着低沉悲凉的歌。形容用言语和歌声自荐求官。
43,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4,摧胸破肝: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同“摧心剖肝”。
45,触目崩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心中极度悲伤。
46,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47,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48,撕心裂肺:形容极度悲伤。
49,芝焚蕙叹:芝、蕙:同为香草名;焚:烧。芝草被焚,蕙草伤叹。比喻因同类遭到不幸而悲伤。
50,回春妙手: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求500个成语
1、释义:意思是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
2、出处:瞿秋白《赤都心史》:“兄弟姊妹呢,有的在南,有的在北,劳燕分飞,寄人篱下。”
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人离别。
二、苦口婆心[kǔkǒupóxīn]
1、释义:意思是善意的又不厌其烦地劝导某人。
2、出处:清·《护国之役回顾谈》:“我和龙济光苦口婆心的谈了十几点钟。”
3、用法:作定语、状语;指真诚的劝诫;含褒义。
三、老马识途[lǎomǎshítú]
1、释义:意思是指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2、出处:《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译文: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
3、用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四、血口喷人[xuèkǒupēnrén]
1、释义:意思是比喻用恶毒的话污蔑或辱骂别人。
2、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她镇静起来,从炕上摸起一件上衣往身上披,用生硬的口吻说:“你别~!你,你血口喷人……”
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五、隔岸观火[géànguānhuǒ]
1、释义:意思是隔着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2、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他原是在隔岸观火呀。
3、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带解释500个
一丁不识一字不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意林》卷一引《六韬》:“屈一人下,伸万人上,惟圣人能行之。”《汉书·萧何传》:“夫能诎於一人之下,而信於万乘之上者,汤武是也。”一人,谓天子;万人,谓百官。多指地位崇高权势显赫的大臣。
一人之交好友;至交。谓亲密如一人。
一人有庆《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孔传:“天子有善,则兆民赖之,其乃安宁长久之道。”后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语本汉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於天上,鸡鸣於云中。”后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①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②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谓本无其事,但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
一人敌谓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一了百了语本《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原为对天资高的人的赞誉之辞,后亦以谓主要的事情了结,其他一切也跟着了结。
一了百当①犹言一了百了。②谓问题解决得彻底,或事情办得甚为妥当。
一刀两段①见“一刀两断”。②指斩首,被杀。
一刀两断比喻坚决地断绝关系。
一寸丹心一片赤诚之心。
一寸赤心同“一寸丹心”。
一口一声犹口口声声。
一口同音犹言众口一词。
一口同声犹一口同音。
一夕一朝同“一朝一夕”。
一之已甚见“一之谓甚”。
一之为甚见“一之谓甚”。
一之谓甚谓一次已经过分。
一子出家,七祖升天见“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谓子孙中有一人出家,祖宗都能升天。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一天一地①指天和地。②形容到处都是。
一夫之用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一夫之勇犹言匹夫之勇。
一夫当关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元复始《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后以“一元复始”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今人亦偶用之。
一木难支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扞和峤呴曰:‘元裒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隋王通《文中子·事君》:“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后以“一木难支”谓崩溃的形势非一人所能挽救。②喻艰巨的事业非一人所能胜任。
一五一十①以五为单位往下计数。②形容叙述得原原本本,没有遗漏。
一支半节谓一小部分。
一不扭众谓一人不应或难以违反众意。
一切万物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一切众生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
一日三月《诗·王风·葛》:“彼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以“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省谓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一日三秋《诗·王风·葛》:“彼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后以“一日三秋”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复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一日三岁《诗·王风·葛》:“彼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后以“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一日三覆同“一日三复”。
一日千丈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一日千里①形容马跑得极快。②比喻人才智出众。③形容进步或发展的迅速。
一日之长谓年龄比别人稍大。语出《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一日之长谓才能比别人稍强。
一日之雅犹言一面之交。
一日万里形容行动迅速,进展极快。
一日万几亦作“一日万机”。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语本《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孔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一日万机见“一日万几”。
一牛吼地谓牛鸣声可及之地。喻距离较近。
一牛鸣地见“一牛吼地”。
一手一足比喻一个人或一人之力。
一手一脚见“一手一足”。
一手包办①一人全部办理。②个人独揽。
一手遮天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后以“一手遮天”形容仗势弄权,瞒上欺下。
一毛不拔语出《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燕丹子》卷中:“荆轲曰:‘有鄙志,常谓心向意,投身不顾;情有异,一毛不拔。’”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
一片冰心谓心地纯洁,性情淡泊。
一片宫商形容象乐声那样和谐动听。宫、商,古代五音的两个音阶,常用作乐声的代称。
一片散沙见“一盘散沙”。
一仍旧贯语出《论语·先进》:“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何晏集解引郑玄曰:“仍,因也。贯,事也。因旧事则可也,何必复更改作。”后以“一仍旧贯”表示完全按照旧例。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常的态度。
一介之士①一个微末的士人。②忠心正直的人。
一介之才微小的才能。
一介之善微小的善行。
一介不苟见“一介不取”。
一介不取语出《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以“一介不取”谓一丝一毫亦不苟取。
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一文不名形容极其贫困。
一文不值见“一钱不值”。
一文如命见“一钱如命”。
一心一力同心协力。
一心一计同“一心一意”。
一心一路犹一心一意。
一心一腹一条心。
一心一意《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后因以“一心一意”谓同心同意;或专心专意,毫无他念。
一心一德同心同德。语出《书·泰誓中》:“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一心同功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一心同归齐心趋向同一目的。
一心同体犹言同心同德。
一心无二同心共志,没有两意。
一孔之见汉桓宽《盐铁论·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礼记·中庸》“反古之道”汉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唐孔颖达疏:“孔谓孔穴。孔穴所出,事有多涂。今惟晓知一孔之人,不知馀孔通达,惟守此一处,故云晓一孔之人。”后因称狭隘片面的见解为“一孔之见”。
一以贯之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
一以当十一人可抵过十人。形容斗志旺盛。
一以当百一人抵过百人。极言勇猛。
一世之雄一个时代的英雄。
一世龙门后汉李膺有重名,后进有升其堂者,谓之“登龙门”。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后因称文人所景仰的人物为一世龙门。
一本正经原指一部正规的经典。后即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有时带有讽刺意味。
一本万利用极少资本牟取最大利润,形容本轻利重。
一目了然见“一目了然”。
一目了然一看就很清楚。亦作“一目了然”。
一目之士指见解片面,不能看到事物整体的人。
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
一目数行犹一目十行。
一旦一夕同“一朝一夕”。
一生一世从生到死;一辈子。
一生一代同“一生一世”。
一生九死谓经历多次生命危险而幸存。
一矢双穿犹一箭双雕。
一丘一壑①《汉书·叙传上》:“渔钓於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后因以“一丘一壑”指退隐在野,放情山水。②犹一山一水。
一丘之貉同一山丘上的貉。喻同类无所差别。今用于贬义。丘,亦作“邱”。
一代风流指开创风气,为当世所景仰的人物。
一民同俗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一匡九合春秋时管仲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
一匡天下使天下得到匡正。
一式一样完全一样。
一成一旅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后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成不易同“一成不变”。
一成不变《礼记·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孔颖达疏:“容貌一成之后,若以刀锯凿之,断者不可续,死者不可生,故云不可变。”后以一成不变”谓刑法一经制定,不容变更。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一至於此竟到如此地步。
一至於斯同“一至於此”。
一吐为快尽情说出要说的话而感到畅快。
一帆风顺①本指帆船一路顺风。亦用为祝人旅途安吉之辞。②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
一帆顺风同“一帆风顺”。
一年一度谓每年一次。
一行作吏一经为官。
一决雌雄一决胜负。雌雄,喻高低。
一衣带水《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一衣带水”谓象一条衣带那么宽的河流,形容其狭窄或逼近。因隋将伐陈,陈在长江之南,故云。后亦泛指江河湖海不足为阻。
一字一句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一字一板①犹一字一句。形容说话从容,吐字清晰。②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③犹言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一字千秋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一字不苟一个字也不随便。形容行文时字斟句酌,反复锤炼。
一字长城谓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一字连城《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后因以“一字连城”极言文字价值的崇高。连城,指“连城璧”。
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一字褒贬原谓《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字以成言。”孔颖达疏:“褒则书字,贬则称名。”晋范宁《春秋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徵圣》:“故《春秋》以一字为褒贬。”后亦泛指论人议事用词严谨而有分寸。
一如既往完全象过去一样。
一走了之谓不顾而去。
一技之长指有某种专长或技能。
一花独放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
一步一鬼汉王充《论衡·论死》:“如人死辄为鬼,则道路之上一步一鬼也。”本谓鬼很多,后为疑心生暗鬼之意。
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一步登天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人突得高位。
一见了然犹一目了然。
一见如故见“一见如旧”。
一见如旧初次相见意气相投,有如故交。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扞吴公子札呴聘於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倾心一见面就产生倾慕的情感。
一见锺情①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即产生爱情。②借指对人或事物一看见就发生了很深的感情。
一吠百声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一串骊珠形容歌声圆润,唱时如一串明珠。
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晋孙绰、许询同负盛誉,和尚支遁问绰与询孰优孰劣,绰答:“高情致远,弟子早已伏膺;一吟一讠永,许将北面。”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及《晋书·孙绰传》。
一邱之貉见“一丘之貉”。
一身两役一人兼作两事。
一身是胆全身都是胆。形容极其英勇无畏。
一佛出世①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有一佛出世。②引申为难得之意。③犹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坐一起犹言一举一动。
一坐皆惊见“一坐尽惊”。
一坐尽倾满座倾慕。
一坐尽惊谓满座皆惊服。
一迎一和一味迎合。
一言一行一句言语和一个行动。亦谓每句话,每个行动。
一言九鼎秦昭王十五年秦围赵都邯郸,赵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愿同往。经遂晓以利害,楚王同意救赵。平原君因而赞扬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於九鼎大吕。”见《史记·平原君列传》。九鼎大吕,古代国家的宝器。后因以为典实,谓一句话即可产生极大的力量。
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
一言半句见“一言半语”。
一言半辞见“一言半语”。
一言丧邦谓一句话可以亡国。
一言为定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或反悔。
一言兴邦谓一句话可以兴国。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非一语能够说完。
一表人才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材见“一表人物”。
一表人物形容容貌英俊。表,仪表。
一表非凡见“一表非俗”。
一表非俗形容人的仪表非比寻常。
一表堂堂形容仪表堂皇。
一长一短形容琐谈不休。
一长二短①指意外的变故。②一五一十,原原本本。
一长半短见“一长二短”。
一拍即合原指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一下子就能够互相吻合。
一枝一节①本指树木的枝节。②喻事物之细小部分。
一板一眼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二拍子的叫一板一眼。后即借喻言语行为有条理,合规矩。
一板三眼本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四拍子的叫一板三眼。比喻义与“一板一眼”同。
一枕邯郸见“一枕黄粱”。
一枕南柯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到槐安国,娶了公主,任南柯太守,享尽富贵荣华。醒后才知道是一场大梦,原来槐安国就是庭前槐树下的蚁穴。后因以“一枕南柯”指一场梦幻。
一枕黄粱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一觉醒来,主人黄粱尚未熟。后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想。
一枕槐安见“一枕南柯”。
一卧不起谓一病不愈。
一事不知见“一物不知”。
一事无成谓事业上毫无成就。
一些半些形容极少。
一虎不河《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一呵而就一口气完成。
一呼再喏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一呼百诺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众多。
一呼百应一声呼唤,人皆响应。形容接应的人很多。
一知片解犹一知半见。
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一知半解所知不多,理解肤浅。
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谓知识尚有欠缺。
一秉大公谓言论行事全秉公心。
一秉至公见“一秉大公”。
一秉虔诚谓诚心诚意。
一往而深见“一往情深”。
一往直前见“一往无前”。
一往情深谓对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一往无前一直向前,无所阻挡。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向前。
一命之荣谓受任一官的荣耀。
一命鸣呼指死亡。常含幽默诙谐意味。
一命归西见“一命归阴”。
一命归阴指死亡。
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
一念之误见“一念之差”。
一肢一节见“一肢半节”。
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一狐之掖见“一狐之腋”。
一狐之腋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常用以喻指少量的皮毛或珍贵的皮毛。
一波三折指写字笔画曲折多姿。语本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宣和书谱·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后比喻事多波折。
一波万波见“一波纟毚动万波随”。
一定之规①一定的规律或规则。②喻已经打定的主意。
一定不易《淮南子·主术训》:“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后因以“一定不易”谓既经确定不可改变或事理正确不可改动。
一定不移见“一定不易”。
一官半职泛指普通的官职。
一空依傍指在艺术、学术等方面独创而全不摹仿。
一门心思一心一意。
一门同气谓同门兄弟。
一床两好犹言一对璧人,谓夫妇两人情投意合。
一草一木《后汉书·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唐李商隐有《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诗。后亦以“一草一木”喻微细之物。
一相情原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一柱承天见“一柱擎天”。
一柱擎天①一根柱子托起天来。语本《楚辞·天问》:“八柱何当。”王逸注:“言天有八山为柱。”后用“一柱擎天”比喻能够独力担当天下重任。②泛指山势雄拔。
一轨同风车轨相同,风俗一致。语出《礼记·中庸》:“车同轨,书同文。”《晋书·苻坚载记上》:“一轨,同风天下。”后因以“一轨同风”比喻国家统一,政令划一。
一面之交谓只见过一面,了解不深。
一面之款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雅见“一面之交”。
一面之词亦作“一面之辞”。单方面的话。
一面之缘见过一面的缘分。
一面之辞见“一面之词”。
一面之识谓只见过一面,略有认识。
一面如旧同“一见如故”。
一哄而上同“一哄而起”。
一哄而起一下子就跟着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一哄而散亦作“一閧而散”。在一片吵闹声中散去。亦表示突然、混乱地散去。
一閧而散见“一哄而散”。
一星半点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
一眨巴眼方言。一眨眼。
一品白衫唐人推重进士,称应进士科者为“一品白衫”。意谓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则犹著白衫。
一重一掩谓山峦重叠稠密。
一狠二狠犹言索性,干脆。多指下极大的决心。
一差二悮同“一差二误”。
一差二误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一差二错指意外的变化或差错。
一差半错变故,差错。
一差两讹同“一差二错”。
一飞冲天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一班一级犹言一官半职。
一班一辈谓同等,不相上下。
一班半点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一马平川可以纵马疾驰的平原。亦泛称广阔的平地。
一马当先策马走在最前列。多形容领先,带头。
一根一板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索成男见“一索得男”。
一索得男《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王弼注:“索,求也。以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后因以“一索得男”谓初生得子。亦作“一索成男”。
一致百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常指虑虽百端,理归于一。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一致而百虑者,所致虽一,虑必有百,言虑虽百种,必归於一致也。”
一时三刻同“一时半刻”。
一时千载一千年才遇到一次。极言机会难得。
一时之选指某一时期的优秀人才。
一时之权暂时的权宜。
一时半晌犹一时半刻。
一时半霎犹一时半刻。
一时伯仲谓两人水准才能难分高下。伯仲,指兄弟。
一气呵成①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②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
一气浑成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一笑一颦同“一嚬一笑”。指脸上的表情。
一笑了之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视。
一笑了事见“一笑了之”。
一笑千金一笑价值千金。极言美人一笑之难得。
一笑百媚形容美人的笑态。
一笑置之轻蔑地一笑,把它搁在一边。表示不予理会。语出宋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
一笑倾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后因以“一笑倾城”形容女子的绝色。
一倡一和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倡三叹《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一倡百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极言附和者之多。倡,亦作“唱”。
一息尚存还有一口气。意谓还活着,生命尚未终止。
一息奄奄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一射之地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当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一般见识谓同样浅薄的见解和气度。
一般无二完全相同,毫无两样。
一针一纟泉比喻细微的东西。纟泉,亦作“线”。
一针见血①比喻言辞直截简明,切中要害。②比喻行动迅速果断,能立见功效。
一饥两饱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一脉同气谓出于同源。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
一脉相承见“一脉相传”。
一脉相通谓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犹如一条脉络贯穿下来可以互通。
一脉相
关于四字成语解释大全
1.炫服靓妆:炫服:华丽的服装;靓妆:美丽的装饰。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
2.乐尽悲来: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3.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5.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倘若有情意,也会因悲伤而衰老的。常用以形容强烈的伤感情绪。也指自然法则是坞的。
6.捶胸跌足: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7.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8.泣歧悲染:泣歧:见歧路哭,因可以向南也可以向北;悲染:见染丝而悲伤,因可以染成**或黑色。形容悲叹人们易受外界世俗影响而迷失方向。
9.人琴两亡: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10.乐极悲来: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学习成语的意义: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核心。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使用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形象化和丰富,可以把有限的词语有效地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语言的功能: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语言,才能准确、灵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与别人沟通交流。而成语的准确、灵活、形象地表达,可以使表达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练,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魅力。
成语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表达的精髓之一。历史上,中国人讲求文化修养,而成语则成为了人们精神**和交流的方式。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记录着历史传统、道德准则和社会习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
1.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5.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14.久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
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
(贬)。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
不用于水平、成绩等。21.临渊羡鱼: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25.门庭若市: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
(褒义词)28.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30.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31.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2.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33.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4.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35.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6.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37.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8.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39.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0.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41.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
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42.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43.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44.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5.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46.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
虚妄离奇,不合正理。47.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
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48.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49.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16332,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
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很多艰难困苦。
饱,充分。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
悲欢离合: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悲欢,悲伤和欢乐。离合,离散和聚会。
比翼联翩:形容鸟儿翅膀挨着翅膀,连续不断地飞翔的姿态。比,紧靠,挨着。
碧空如洗:蔚蓝色的天空如同被水洗过了一般澄澈透明。碧,青绿色。
变化多端:变出很多花样。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彬彬有礼:举止文雅有礼貌波光明灭:水波反射出来的光忽明忽暗。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课文中指大海的波浪雄壮浩大。澜,***浪。
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造句:项羽来势汹汹,可还是被刘邦逼死江东,他不肯过江东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霸王的称号他当之无愧,他的英雄形象十分惹人注目.-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造句:中国男子足球队能打进世界杯16强的说法是道听途说.-滴水穿石: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造句:滴水穿石,持之以恒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断壁残垣:形容残败的景象-造句:他仍在地坛中感受夕阳西下时断壁残垣的历史沧桑,浩瀚宇宙中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命运无常时个人无缘无故遭遇到生存的困境.-风调雨顺:形容风雨适合农时-造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峰回路转:形容山势回环曲折,路也跟着转弯-造句:曲回的山路行走,峰回路转,一座亭子如同鸟翼展开在山头,令人眼睛一亮.-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造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希望能帮助到你,望纳,O(∩_∩)O谢谢。
好了,今天关于“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500个成语加解释不重复”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