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五届法律人工智能论坛暨北大法宝25周年庆典成功举办!诚邀社会各界共襄法律科技新发展!

12月20日,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主办,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数字法治研究中心协办的“北京大学第五届法律人工智能论坛暨北大法宝25周年庆典”于北大博雅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领导、业内专家学者及关心和支持北大法宝发展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院校机构、企业、律所等各行业重要嘉宾共380余人应邀出席会议,共同探讨法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也共同见证了北大法宝品牌新品“律爱多”及“法宝来合同”等法宝系列新AI产品的重磅发布。会议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晓雷,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常务副总经理郭叶,律新社创始人、CEO王凤梅,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高级培训讲师张露心担任现场主持人。北大法宝视频号、法宝学堂视频号、小鹅通平台以及10家媒体全程线上同步直播,会议反响热烈,各渠道观看总量达7.5万余人次。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杨晓雷主持开场致辞环节。

杨晓雷副书记首先对现场嘉宾的到来致以热烈的欢迎与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旨在共同探讨法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过去25年法律科技行业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展望。相信今天的论坛将迸发出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精彩火花,能为法律、科技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杨晓雷副书记

郭雳院长

随后,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发表开幕致辞。董副校长首先强调了人工智能在推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中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法律领域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决策客观性和公正性方面的作用。他提到党和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以及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科研贡献,包括成立智能科学系、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智能学院。董志勇副校长赞扬了法学院在法律数字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交叉研究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果,特别是北大法宝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的重要作用。他期待北大法宝继续发展,夯实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服务于法治中国智能化建设,并祝贺法学院和北大法宝取得的成就。董副校长继而谈到,作为法律科技的先行者,北大法宝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业界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至今已经发展成为聚焦国家战略、服务教学科研的北大校企优秀代表。在此衷心祝愿北大法学院在法律科技领域继续发展,期待北大法宝进一步夯实法律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服务于法治中国智能化建设,与时俱进,智向未来。

董志勇副校长

姜伟副会长

一、法途友你,先声争鸣

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担任主持人,CAAI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常委熊明辉,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刘哲玮,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骐等嘉宾出席本环节。

郭璐总监

CAAIFellow(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法学分会常委熊明辉围绕“法律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作主题演讲。熊明辉教授首先全面回顾了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莱布尼茨的法律体系公理化构想到现代法律逻辑学和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研究领域,涵盖了法律推理的形式模型、计算论证和决策模型、证据推理计算模型、立法执行模型、法律文本自动归类、法律数据库信息自动提取、电子取证法律信息处理自动化以及AI支持法律工作场景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法律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最后,熊教授强调了国际法律人工智能学会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的重要贡献,并对未来法律科技的新时代表达了乐观的期待,希望能与业界同仁共同创造法律人工智能的下一个辉煌25年。

熊明辉教授

其后,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长聘副教授刘哲玮围绕“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类裁判吗?”作主题演讲。刘哲玮副教授在演讲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司法裁判领域的应用及局限性,通过两个案例及其变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人工智能在文书记录、文字校对、知识图谱、类案检索、文书生成和风险预警等司法辅助工作中的应用,并强调了人工智能无法替代司法裁判中事实认定和法律判断等核心职能。刘教授引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为论据,指出人工智能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替代人类的司法裁判,其辅助结果仅供审判工作参考。应将其作为辅助工具,协助进行文书记录、校对、核验等工作,与人类裁判共同发展,以助益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换言之,应将精英裁判者从辅助性审判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事实认定和法律判断等核心职能。

刘哲玮副教授

戴昕副教授

张骐教授

二、法途友你,无畏跃迁

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常务副总经理郭叶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AI安全与治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张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研究部主任卢雁等嘉宾出席本环节并发表主题演讲。

郭叶副总经理

张新宝教授

张平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围绕“人工智能体的模块化治理”作主题演讲。张欣教授在其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体的法律风险与模块化治理问题。她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其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性带来了新的法律挑战,尤其是在控制端、感知端和行动端的风险管理上,包括控制端的机器幻觉与算法偏见、感知端的隐私侵权及系统性安全风险、行动端的隐私与主体性侵蚀风险等。张教授强调,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人工智能体的复杂性,构建差异化监管矩阵和适配技术机理的治理工具模块体系具有充分必要性。她倡导采取模块化治理方案,将治理目标拆解为独立而关联的模块单元,以逐步破解的方式推动治理体系的构建;优先监管“高风险”场景,并建立智慧化的监管工具以适应人工智能体风险的动态性。各方应在现有框架下履行义务,探索共建共治,将各主体纳入治理链条,推动人工智能体治理体系构建。张教授的发言为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体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策略。

张欣教授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处长、研究部主任卢雁围绕“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和思考”作主题演讲。卢雁处在探讨反垄断法在数字经济中的应用与思考时指出,随着全球数字经济规模的迅猛增长、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重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构成了数字经济的特征。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反垄断法规制体系,包括《反垄断法》、《电子商务法》等,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防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卢雁处强调,政府需扮演好中立、监督角色,实现隐私保护与公平竞争的协同共赢,同时对新模式、新业态应采取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方法,以促进经济福利的增长。

卢雁处长

高峰对谈

高峰对谈环节,由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秘书长蔡治博士担任主持人,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企改和法律部制度合规室经理潘胜,前某基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一级员额法官,中国核工业集团二四建设有限公司审计法务部高级主管宋燕,中央财经大学“菁英学者”、副教授,法学院商法教研室副主任,资产管理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游以及北大法宝智慧法务研究院副院长、企业法治事业部副总监赵黎明等嘉宾围绕“法学创新实践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机制”主题展开深度对谈,各位对谈者从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成效和远景展望切入,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创新性地改变法学实践面貌。

宋燕女士从司法裁判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数字技术对司法活动的影响,包括无纸化立案、电子送达和异步审理等。她强调,未来的法院将不再是固定的场所,而是无处不在的移动式在线服务,这将极大地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活动。同时,数字法院汇聚的案件信息将成为反映社会动态的重要数据资源,推动法律从事后救济向事前规训转变。

周游副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他通过个人教学经验,指出AI在提高教学资源共享和传承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AI在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中带来的挑战。周副教授首先提到了AI在学生评估中的滥用问题:即便在断网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在考试时利用本地化的AI制作答案,但AI写出来的答案,虽然形式规范,却也暴露出华丽文辞背后的空洞与虚伪。另外,周副教授建议改革考核机制。比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采用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适应AI时代对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需求。他还强调了AI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并呼吁对技术发展进行伦理层面的深入思考。

本次对谈为数字技术在司法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数字技术有望在司法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公正。

何远琼副总经理

三、AI有未来,新回响

王凤梅女士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CTO梁亮等嘉宾出席本环节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环节伊始,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围绕“法途友你”作主题演讲。赵晓海总经理首先回顾了北大法宝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法律数据库的发展历程,从北大法律系成功研制中国第一个法律数据库,再到“北大法律信息网”的上线,展现了法律信息服务从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演变。其次,赵晓海总经理结合北大法学院120周年和北大法宝25周年的发展历程,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及北大法宝在法律科技领域的贡献,突出强调了人工智能与法律结合的广阔前景,如AI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公民法律教育中的潜在作用。再次,赵晓海总经理在发言中回忆了在法律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历程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多位专家、学者,包括他们在建设法律数据库、推动法律信息网上线等方面的探索及卓越成就。最后,赵晓海总经理以数字人的形象结束了演讲,并期待在数字元宇宙的新纪元中,大模型多模态技术能够为法律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变革。赵晓海总经理的发言揭示了法律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法律与人工智能在跨学科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期待法律科技在未来能够为法律行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

赵晓海总经理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车浩围绕“人工智能与法律语言”作主题演讲。车浩教授在发言中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法律语言的关系,并提出了三个核心论点:语言的功能、法律语言的特性,以及人工智能对法律语言的影响。他强调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构建个体存在和社会组织的基础。法律语言以其精确性和专业性,旨在减少解释空间,遏制司法权力,但实际应用中,法律语言的解释不可避免,因为没有任何法律条文可以完全精确地适用于所有事实。车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法律语言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可以辅助法律判决,但法律人的工作涉及的不仅是理性判断,还包括情感、人文关怀和智慧,这些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他认为,法律人的角色是将专业法律世界与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拉近并沟通,而这一过程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发言最后,车教授再次强调了法律语言的复杂性和法律人工作的独特价值。

车浩教授

梁亮博士

圆桌论坛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员辜凌云担任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图谱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CCF中国计算法学分会常委吕长军,秘塔科技COO王益为,腾讯集团专家法律顾问谭乃文,京东科技法律合规部高级法律顾问杨一琦,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张弦等嘉宾围绕“话新声,法律科技实践应用论道局”主题开展深度对谈。

辜凌云博士

图谱天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CCF中国计算法学分会常委吕长军在发言中首先强调了法律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积极性,从早期的AI到深度学习,再到法律大模型等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众多法律科技产品,这些产品通过提高效率改变了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他指出,法律科技产品的优势在于减轻了法律工作者的劳动负担,使他们能够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然而,他也提出了潜在的劣势,包括可能增加法律工作的惰性,影响法律人基本功的培养,以及对初级法律工作者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内卷现象。他总结认为,法律科技产品对行业的主要影响包括改变了工作方法和步骤,以及对法律行业内部结构和工作分配的影响。

Q2:在法律科技领域,知识服务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点在哪些方面?在知识管理过程中,AI可以用来做什么?

秘塔科技COO王益为在发言中讨论了法律科技领域中知识服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点,以及AI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他指出,尽管AI被视为生产力工具,其在法律行业的落地存在难度,主要因为人们对AI的不信任,担心知识被AI学习后会取代他们的工作。他提到,这种担忧类似于过去对微软Word的担忧,但随着工具的强大,人们逐渐接受并依赖这些工具。王益为强调,通过展示AI能显著提高生产力,可以突破人们对AI的心理顾虑。他还提到了私有化部署和保密协议等手段来促进AI的落地。王益为展望了AI在个性化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如AI搜索技术,可以帮助管理和搜索知识库,这一技术已不再是玩具,而是可以实际落地的工具。他期待与法宝合作,将这一技术应用于知识管理,提高效率。

Q3: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法律人面对的挑战众多,选择一两个印象深刻的问题,与现场嘉宾聊一聊这些挑战的应对方式或案例。

Q4:结合在企业合规实务中的经历,谈谈法律科技改变合规工作,以及如何确保合规工作跟上业务步伐?

Q5:您平时在工作当中接触到大量客户,或者说用户关于法律人工智能的需求,怎么去判断哪些需求可以用法律大模型去解决?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张弦在发言中从技术角度探讨了法律科技领域中大模型应用的可能性和挑战。张弦指出,评估大模型在法律领域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四个关键因素:

此外,张弦强调,尽管大模型的发展使计算机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但仍然存在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问题。大模型有时能提供准确的答案,但仍然可能出现幻觉和遵循指令不足的情况。因此,建立可溯源和可信的评估方法至关重要,确保其在法律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法宝新品发布

赵黎明副总监

四、AI有未来,新坐标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高级培训讲师张露心担任串场主持人,主持圆桌论坛、新品发布及闭幕致辞环节。

张露心女士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生态运营官于泽辉担任圆桌论坛主持人,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郭德忠,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资深合伙人郭涛,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北京办管理合伙人、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律师管冰,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汉来,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合规与知识管理总监、高级合伙人李泳澜等嘉宾围绕“听回声,法宝用户敞心局”主题展开对谈。

问题一:法律科技在当今已经成为法律工作的重要帮手,想请教各位,您是如何使用法律科技为自身的工作高效赋能的呢?又是什么原因使您在众多产品中坚定地选择了法宝?问题二:各位作为法宝的资深用户,一路见证了法宝的成长与发展。在此,想请各位畅所欲言您对法宝的期望和建议。您希望法宝在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功能,或者引入哪些新的服务?

北京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北京办管理合伙人、知识产权部负责人律师管冰在发言中强调了选择北大法宝的三个主要原因:全面性、准确性和应用上的可视化功能。管冰律师特别提到了北大法宝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为国外客户分析案件时,能够提供案件在中国的分布、法院受理情况、判决结果和赔偿金额等关键数据。管冰律师指出,使用北大法宝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因为它能够直接生成包含当事人分布、地域分布和赔偿金额的图表,这些图表可以直接用于报告中,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她认为北大法宝的智能化应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且数据直观、精准。总的来说,管冰律师认为北大法宝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智能化应用是其作为法律数据库的重要优势。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执行副总裁、合规与知识管理总监、高级合伙人李泳澜在发言中表示,律所选择北大法宝的原因总结来讲就是它的内容+技术、实力+创新方面的优势。北大法宝数据库内容全面丰富权威,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得各项功能使用便捷高效,是律所律师们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两年前律所进行数智化平台升级时,也将北大法宝的产品以接口方式接入到了平台的资源中心模块,赋能律师工作。同时,德和衡也是北大法宝重要的内容合作方,为北大法宝的律师实务模块提供了大量的专业内容。双方都受益于这种深度的合作关系。谈到对未来的期待,李泳澜律师表示,北大法宝依托北大顶级学府的学术和科研实力以及在法律和AI领域的不断创新努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北大法宝会不断更新和开发出更好的产品,也希望未来继续与北大法宝相互支持和合作。

大康会客厅主理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分会副秘书长杨大康主持本环节圆桌论坛,与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程阳,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北京星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玮,隆安全国合规委副主任,北京市隆安(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隆安湾区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陈焕,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星伙团队AI行业小组牵头人李绍杰等嘉宾围绕“以AI破局,律所中“老问题”的“新解法”——知识管理与律所运营升级新引擎”主题开展深入对谈。

北京星也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玮在发言中强调了律所运营管理中AI的重要性,指出除了律师外,律所的其他运营人员也是律所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他提到,AI在辅助律所运营管理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举例说明了AI产品如何帮助律所的市场服务人员处理客户咨询,通过同步录音和文字转换,快速生成案件信息表格,并给出基础法律建议。郑玮律师认为,这些70分的AI产品可能比99分的产品更能满足律所运营管理的需求,因为它们能更高效地处理案源流入等问题。其次,郑律师还提到了AI在品牌宣传和知识管理方面的应用,如将讲课内容快速转写成新闻稿,以及帮助总结案例内容。从运营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通用AI结合一定法律背景的AI产品,能够为律所提供实质性的帮助,这是老问题的新阶段。

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星伙团队AI行业小组牵头人李绍杰在发言中介绍了万象天勤北京办公室的星火团队,这是一个由资深专业律师组成的独立律师团队,拥有专门的管理体系和运营制度。他强调了知识管理在律所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个层面的协同:律师与AI产品之间的协同、律师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协同、以及与甲方客户之间的协同。李律师认为AI产品能够帮助律师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并期待AI产品能够促进律师之间的协作,沉淀智慧,并打破律师独狼式工作模式,建立不同的链接点。他还提到了AI工具在处理专业术语和方言时的挑战,强调了准确性在AI应用中的重要性。

新品发布

律爱多团队版发布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总经理助理、产品中心总监赵佳,政法行业总监郭璐、产品中心副总监吕诚以及立法运营总监曹琴携北大法宝智能律师平台新品牌——律爱多团队版以及法宝AI应用开发平台系列产品亮相新品发布环节。

赵佳总监

法宝AI应用开发平台发布

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政法行业总监郭璐在介绍北大法宝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时强调,该平台是为法律科技行业设计的AI原生应用开发平台,旨在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提升法律人及其组织的运营效率与工作质量。他以中央厨房形象的类比智能体平台,说明了平台支持法宝来言、GPT4o、国内大厂等多种大模型,简化AI应用开发流程,使非技术人员也能参与定义和快捷操作;通过集成多种工具组件,提供易于使用的接口,帮助法律专业人士专注于业务洞察和需求梳理;进而以权威向量化的法律大数据、强大的AI推理和计算能力,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辅助,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北大法宝智能体应用开发平台以“让法律更智能”为使命,期待政府部门、司法机关、院校机构、企业金融业、律协律所等法律工作者加入法宝AI生态,共同探索法律科技的未来。随后,2024年北大法宝智能体大赛的优胜队“橘锋”张桢代表法学生和青年律师发言,介绍了劳动纠纷智能体搭建的经验和收获,表达了智能工具对学习和工作的积极影响。

闭幕致辞

会议最后,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宝)创始人、总经理赵晓海作会议闭幕致辞。赵晓海总经理对线上线下嘉宾的参与致以诚挚的谢意,多年来北大法宝的每一步探索、每一步前行,都凝聚着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用户的支持与帮助,感谢法宝用户长久以来的信任与肯定,有你、有AI、有未来!

THE END
1.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律信息网官方网易号 法律综合性网站 北京 更多信息 《法律方法》第48卷要目 2024-12-26 17:34 新鲜出炉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2024对照表) 2024-12-26 17:32 重磅!241家 | 法学期刊高被引文章及学术热点分析 2024-12-26 17:32 https://www.163.com/dy/media/T1524729346035.html
2.北大法宝英文译本PKULAW English Translation Database comprises several sub-databases: Laws & Regulations database, Judicial Cases database,Legal News and other legal materials. Much of the material in our English Translation Database is tailored to the needs of individuahttp://en.pkulaw.cn/
3.微课堂44如何利用官方网站检索域外法案近日,澳大利亚联邦议会参议院通过有关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平台的法律。除此之外,在今年3月,美国佛罗里达州出台一项法案,禁止14岁以下的儿童拥有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如何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已是各国公认的紧要课题。 本期信息微课堂以未成年人限制使用社交平台为切入点,展示如何检索域外法案。 PART http://library.cupl.edu.cn/info/1226/5943.htm
4.律所新闻动态要闻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志远,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杜磊,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司艳丽,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高俊义,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于宁,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郭雳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外籍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教授William Rosoff,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清友和北京师范大学法http://jingshzh.com/info/3646.html
5.北大法律英文网的微博北大法律英文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律英文网的微博主页、个人资料、相册。新浪微博,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https://weibo.com/p/1006063170350307/album
6.北大法律英文网西瓜导航网北大法律英文网浏览人数已经达到2,如你需要查询该站的相关权重信息,可以点击"5118数据""爱站数据""Chinaz数据"进入;以目前的网站数据参考,建议大家请以爱站数据为准,更多网站价值评估因素如:北大法律英文网的访问速度、搜索引擎收录以及索引量、用户体验等;当然要评估一个站的价值,最主要还是需要根据您自身的需求以及http://www.xgdir.com/sites/25030.html
7.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北大法宝--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vip.chinalawinfo.com/
8.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英对照.doc《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英文对照版)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来源:北大法宝时间:2011-5-19【字体:大中小】双击自动滚屏OrderofthePresident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LawoftheApplicationofLawforForeign-relatedCivilRelationsofthePeople’sRepuhttps://www.taodocs.com/p-307089285.html
9.全球法规网一、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进口机动车辆实施管理时,要按《对照表》规定的进口汽车、摩托车制造厂名称和车辆品牌中文译名进行签证和计算机管理。海关系统实施办法将另文下达有关海关执行。 二、对未列入《对照表》的进口机动车辆的中文译名,在申请国家安全认证时,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其中文译名。各有http://policy.mofcom.gov.cn/claw/clawContent.shtml?id=11951
10.英文译本库英文译本检索平台北大法宝·英文译本库(www.pkulaw.com/en),用户提供中国法律法规、案例、中外税收协定、国际条约等重要法律信息的英文译本。所有英文译本均与中文法律文本相对照,且提供多种文件下载模式。同时提供法律词典库,满足用户翻译和学习的需要。翻译迅速的英文译本 检索系统中所有内容均由北京大学法律翻译研究中心译制,北京大学http://data.pkulaw.net/Help/product-english-vers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