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国内领先的12306网上订火车票官网--114票务网!
长寿区行政区划图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
长寿区位于东经106度49分至107度2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2分之间。辖区南北长56.5公里,东西距57.5公里,总面积1423.62平方公里。地处重庆市中部,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东部黄草山称东山,海拔600米—700米。西部明月山,称西山,境长约80公里,海拔600米—700米,全区最高峰白云山1034.2米。铜锣山位西北,海拔500米—600米。南部五堡山、与涪陵、巴南区交织,长江、龙溪河、大洪河、御临河分别流经区境。
气候
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副热带东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多伏旱、秋多阴雨、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全年气压、温度、湿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特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性天气多有伏旱、寒潮、冰雹、暴雨袭击等自然灾害。
资源编辑矿产
长寿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20多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是全国已探明的大天然气田之一,天然气净化输出量占全国的42%。煤炭4598万吨,优质白云岩10亿吨,特优级石灰石20亿吨,厚层岩盐数十亿吨,沙金、硫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钾矿、石膏等储量颇丰。
水资源
长寿江河纵横、水网密布。有一江、二湖、三河、十三溪,107座水库。江河水能蕴藏量18万千瓦,可开发量达95%;建有水电站30座,年发电量10亿度。地下水出露泉眼117处,储水量1.2亿立方米,其中石堰干坝村碳酸盐多元素复合型优质饮用矿泉水,日流量达150立方米。
动植物
区域内植物、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森林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为主,1000余种植物中有水杉、银杏、月桂等珍贵树种。森林覆盖率21.73%。全区有栽培植物380多种,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四大类,尤以水稻居首。除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外,还沙田柚、夏橙、枇杷、葡萄、茶叶、蚕桑、榨菜等名优经济作物,有“沙田柚之乡”“夏橙之乡”的称号。动物218种,包括一类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胭脂鱼,二类豹,三类长江鲟、红腹锦鸡、灵猫、獐子等。
交通编辑综述
长寿位于重庆腹心地带,交通四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是重庆主城到三峡库区和渝东地区的必经之地,是重庆通往上海、成都和福州的交通枢纽。
公路
渝(重庆)宜(宜昌)、渝(重庆)涪(涪陵)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在境内设有晏家、桃花
长寿桃花立交、但渡、合兴、云台、古佛六座互通式立交桥。境内有通车公路干线6条,支线40条,总长572公里。国道319、318线横贯长寿区内。长寿区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319线、长寿长江公路大桥为主干骨架,覆盖到村的公路交通网。
航空
长寿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50公里。
铁路
渝(重庆)怀(湖南怀化)铁路(国铁I级双线)穿境而过,在晏家街办境内设有客、货及编组站(长寿火车站、长寿火车南站);渝利(湖北利川)铁路(国铁I级双线),于2013年底通车;与渝利铁路并线的渝万(万州)城际铁路(国铁客运专线双线)已经开工,在境内设长寿北站(渡舟街道)、长寿湖站两站,将于2017年内完工。
水运
长江黄金水道长寿段长20.9公里。建设中的长寿港有5个港区公用码头,主港面有18个3000吨级的泊位,年吞吐能力可达1000万吨。3000吨船舶可直达长寿。
人口编辑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9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069人,死亡人口789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年末全区常住人口80.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5万人,城镇化率达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