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六盘水市,有一支“映山红”速裁速调女子团队,她们赓续长征精神,以“如我在诉”之心高质效解民忧;
在海南三亚市,有一支守护未成年人的检察官女子团队,她们弘扬红色娘子军精神,以女检察官的温婉情怀,为青少年引路护航;在“共和国军垦第一城”新疆石河子市,有一支新时代普法女团,她们践行兵团精神,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七一”来临之际,本刊采访了多个根植于红色沃土的“法治女团”。她们活跃在法庭内外、公诉席上、普法现场和反诈一线。她们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践行法治信仰。
速裁速调女团︱跑出“加速度”,高效解民忧
2024年3月,“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获评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映山红……”一首革命歌曲《映山红》唱出苏区人民对红军的向往,也向后人展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法院充分利用女性法官柔性司法的优势,成立了“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长征精神。
“我还以为这个官司要拖个一年半载,没想到才十几天就解决了。”在钟山区法院“映山红”女子速调中心,商贸公司的女老板阿玲与租户们达成了调解协议,成功拿到了租户欠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原来,不久前阿玲的公司与租户发生纠纷,没有办法按时收取租金。按照正常流程,这个案件至少要6个月才能判决。该案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于是法院判断其为“简案”,分流到了“映山红”速裁速调团队。
法官贝茜带领团队接手该案后,快速研判案情,并多次组织调解,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速裁速调看似用时短,其实大量功夫在庭外。”这是贝茜对速裁速调快审案件的切身体会。
对经过两次分流仍不能化解而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团队将通过科学判断分为“简案”和“繁案”开展第三次分流。“简案”会分流到不同的“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进行快速审理,“繁案”则分流到民事审判庭精细审理。
目前,通过“党员带骨干、骨干带团队”,“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结案数呈明显上升趋势。
2023年1月至10月,在钟山区法院民商事审结的6544件案件中,“映山红”女子速裁速调团队共审结2796件,高效化解了全院42.72%的民商事案件。
“快立”“快审”“快结”,速裁速调团队审理案件周期由原来的107.3天缩短至27.5天。
通过一个个案件来“速”递正义,“裁”暖人心,一簇簇“映山红”在践行司法为民的过程中热情绽放。
护“未”检察女团︱续写红色故事,化作春泥更护花
未成年人检察部主任孙昱远程开庭审理案件
在琼崖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她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书写了革命战争中的壮丽篇章——她们就是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革命时代的传奇,也是海南这片热土上永远屹立的英雄。
法护夕阳红,“女团”向高寿老人献上鲜花
如今,在海南,众多女性从红色娘子军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获取力量。她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争当排头兵,不仅展现了新时代海南妇女的精神面貌,也让红色娘子军的精神焕发出时代活力,其中三亚市城郊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就是一支颇具代表性的巾帼队伍。
该未成年人检察部成立于2012年,团队共有11人,均为女性。她们长期奋斗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线,严惩各类危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以最美的奋斗姿态,展现新时代检察干警的卓越风姿,撑起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蓝天。
如今,果果已走出心理阴影,病情明显好转,性格变得开朗起来。截至目前,市城郊检察院会同民政、妇联等部门综合落实对未成年被害人心理疏导、身体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等多元救助,共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属提供司法救助金95.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未成年人检察部打造的“鹿鸣工作室”,不仅实现了党建与业务融合,还提升了社会各界对未检工作的了解。
三亚市城郊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检察官深入学校讲授法治课
对于新时代红色娘子军精神,未成年人检察部孙昱主任有着自己的理解:“这是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对于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来说,就是要把‘大爱’在帮教中传递给未成年人,帮助孩子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努力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普法女团︱撒播法治种子,服务军垦之城
新疆石河子市被称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70多年前,解放军挺进戈壁荒滩,拉开屯垦戍边的序幕,从无到有建立起石河子市。经过几代军垦儿女的建设,如今的石河子成为美丽宜居的园林城市,一代代石河子人传承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
普法女团成员们相互交流共同创新,人人都有一套“绝活”。谢佳音的机关团体精品宣讲、李姗迟的校园巡回精品宣讲、杨卉的新媒体互动精品宣讲、朱明珠的企业管家式精品宣讲……让团队的普法宣传内容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在日常面向中小学校的普法活动中,她们结合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面向小学生时,她们会先用手指舞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呼吁倡导等方式,增强孩子们对法律知识的感知以及对不法侵害的防范意识。面向中学生时,她们自创快板说唱,将电信网络诈骗不法行为与法律法规串联起来,快板语言内容朗朗上口,反诈知识易记易懂。表演式的普法宣传,成为孩子们的青春印记,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普法女团的“小姐姐”们,有的是军垦三代,有的是支边青年的后人……红色基因、兵团精神是她们共同的底色。“继续讲好普法好故事,传播普法好声音,传递普法正能量!”提起未来的工作,团长杨帆信心满满。她表示,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最美好的时光应该用在最美好的事业上。
心盾反诈女团︱一切为了人民,守护百姓“钱袋子”
心盾巾帼宣讲团让反诈宣讲接地气、入民心
江苏省无锡市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在革命岁月里,谱写出一段段动人的故事,涌现出“无锡县学生抗日救国会”“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等一批批青年团体。
今天的无锡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同样以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守护和平年代百姓的安宁与幸福,无锡市公安局新吴分局的“反诈女团”就是其中之一。
“彭警官,我离婚了,目前单身。前不久,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性,他对我很好……我能相信他吗?”在一场面向财务人员的反诈宣讲会结束后,一位做财务工作的女子找到新吴公安分局心盾巾帼宣讲团的负责人彭晓玲,向她吐露了心中的疑惑。她说自己在网上遇到了一位“完美恋人”,对方收入不菲,对她体贴入微,还声称有投资渠道,可以带着她赚钱。
彭晓玲听了女子的描述后断定,她正遭遇“杀猪盘”骗局。女子将信将疑,彭晓玲邀请她走进派出所,结合诸多真实案例,进一步剖析“杀猪盘”套路。经过一番讲解,女子恍然大悟。
这个案例只是心盾巾帼宣讲团在反诈宣讲中发现、防范和劝阻的众多诈骗案件之一。自2023年“成团”以来,这支由7名女民警和3名女辅警组成的“反诈女团”已深入企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200多场反诈宣讲。
“我才知道,原来听反诈宣讲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我一直以为诈骗离我们很远,听了宣讲才知道,原来就在身边!”群众走出宣讲课堂的时候,纷纷竖起大拇指。
“除了具备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致之外,巾帼宣讲团的成员们还个个‘身怀绝技’。”彭晓玲介绍,有人擅长舞蹈,有人擅长乐器,还有人热爱诗朗诵和表演,经常集思广益,揣摩老百姓爱听的内容,把看上去枯燥的反诈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授课当中,还加入自编自导的歌舞、小品、小短剧和脱口秀,让反诈宣传接地气、入民心。
通俗有趣的普法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寒暑假来临之前,“反诈女团”还走进辖区的中小学,结合青少年在假期中的用网习惯以及当前高发的网络骗局,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她们以“预防游戏装备交易诈骗”“打击网络谣言”“反对网络暴力”等为主题,传授网络安全知识,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