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小学生阅读!首批省级区域优秀案例公布行动活动

经各设区市教育局组织推荐、专家集中审议

确定温州市“温州十年‘爱阅读’:

以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等12个案例为

浙江省中小学生读书行动

区域优秀案例(第一批)

一起来看完整名单

其中

温州市“温州十年‘爱阅读’:

宁波市“持续完善‘四个机制’

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入选

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区域优秀案例

有哪些好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温州十年“爱阅读”:

以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

温州市教育局2013年开始启动中小学“爱阅读”行动。十年来,通过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方式,从点及面,从城市到乡村,不断丰富“爱阅读”的内涵和外延,成为教育系统落实全民阅读的有效载体,成为富有温州特色的全民阅读标识。

顶层设计:为“爱阅读”引入领导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顶层设计,领导整项工作整体推动,以中小学校为主体,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实现校园阅读带动全民阅读。

多部门协作。2013年4月,温州市教育局联合温州文化局、温州日报、文化事业机构(图书馆、城市书房)等实施“爱阅读”行动,多部门、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快速推动了阅读的传播与影响。

实施三轮行动计划。全市研制实施三轮“爱阅读”行动三年计划,针对阶段性问题和效果导向,不断解决阅读队伍建设、阅读活动项目、阅读研究重点、阅读保障等问题,推进“爱阅读”行动的实施。

市县校联动。市、县、校联动实施阅读项目1000多个,推进“爱阅读”行动常态化,不断将“爱阅读”行动项目融合到社会各部门“爱阅读”活动中,面向家庭、社区、企业、机关及农村等群体推广,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社会各界加入到阅读行列。

多方面融合。“爱阅读”行动坚持将阅读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日常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变革相结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坚持阶段性项目实施与长期性目标相结合原则,坚持广泛发动与典型引领相结合,多方面融合育人,共创书香校园,成为推进学校内涵办学的重要抓手。

多方位保障。设立市县“爱阅读”教研员,教学副校长分管“爱阅读”行动,对“爱阅读”行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学校予以表彰奖励,教师读书活动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温州市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温州市中小学云图书馆,建立纸质图书和电子资源共同支撑的OTO(线上线下)阅读生态。

阅读研究:为“爱阅读”注入专业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研究开路,以专业力量护航阅读行动,源源不断释放阅读的魅力。

打造阅读空间。中小学自觉把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基础和重点内容,把每个教室打造成阅读空间,把每个办公室打造成阅读场所,乃至把图书馆、阅览室升级为学习中心。

建设“爱阅读”课程。2014-2016年,全市组织专业力量研制温州版“爱阅读”假期阅读推荐书目,涉及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涵盖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群体,成为师生、家长的阅读地图。

培育“爱阅读”项目。涌现了如“1+X”联读、主题阅读、深度阅读、绘本阅读、整本书阅读、海量阅读、校园戏剧等项目,带动了课内外阅读,拓宽了阅读视界,丰富了阅读形式,获得省市县各类课题研究奖项,其中“1+X”联读获得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推进全科阅读。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阅读+”内容升级计划,将阅读与艺术、科学、生活、影视、旅行、写作等结合,研发“绘本课、整本书共读课、儿童剧”等阅读拓展课程,形成学校富有特色的拓展阅读课程、国学经典诵读课程、新媒体阅读课程等“爱阅读”课程体系。

实施阅读作业。“双减”背景下,2021年出台了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南与各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求,鼓励小学每周三为无书面家庭作业日,每月一个周末不布置书面作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作业设计,让阅读成为最重要且长期坚持的作业,提倡每晚阅读30分钟,根据年段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爱阅读”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

系列活动:为“爱阅读”注入活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以活动为载体,以系列化、序列化、品牌化阅读项目为“爱阅读”注入生命活力,累计参与师生人次达40多万,8000多人次获奖。

连续十年举行“爱阅读”论坛。广邀知名作家、学者、阅读推广人做主旨演讲,更新阅读理念,拓宽阅读视界,近三年,通过“线下+线上”融合开展形式,每次近万余人线上互动,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

举行系列“爱阅读”活动。如“爱阅读·新少年”作文大赛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倡导中小学生读生活、会思考、善表达、享成长,成为全市推广阅读、普及文学,培育校园文学爱好者的重要抓手。如“爱阅读﹒诗画旅途”征文朗诵比赛以“阅读+旅行+写作”的方式让师生亲近自然,感受旅途,描绘风景旅游、人文地理,讲述旅途中的阅读故事,阐述对生态文明的思考等。大赛至今已举办六届,每届参与人数超5000人,从面向全市中小学生转向全国中小学师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如“爱阅读﹒暑期读好书”征文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暑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21年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围绕“光荣与梦想”主题开展红色书籍阅读;2022年,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背景下,围绕“我心中的共同富裕”主题选择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感受发展之美,展现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

推进十万教师大阅读。实施“教师12本书年度阅读计划”,每月一书,成立跨学科、跨校、跨区域教师读书会,举办“温州市百位教师藏书家”展示,积极运用App等新媒体平台,借助校长读书会、青年干部读书会等载体,将读书活动与学科研究、继续教育、校本教研等有机结合。

专项评选:为“爱阅读”添加张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以系列评选为载体,带动阅读队伍的培育和扩大,有力带动了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良好氛围,形成了温州特色的阅读评选品牌项目。

选树“爱阅读”推动读书人物,至今评出了市级“推动读书十大人物”30位,提名奖29位,既有教研员、老师、校长,也有社会人士,不断壮大“爱阅读”行动队伍。

评选“爱阅读”榜样学校,至今评出了“爱阅读”榜样学校90多所,树立了一批有辐射示范作用,学生、家长认可度较高的“爱阅读”学校。

评选“爱阅读”榜样社团,评出了榜样社团50个,汇聚热心阅读的教师、校长或家长推动学校、区域开展阅读推广行动。

评选“爱阅读”榜样教室,旨在激励更多热心开展“爱阅读”行动的中小学班级持续创新地推进班级“爱阅读”活动,评出了榜样教室200个,让教室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阅读之美。

评选“爱阅读”榜样家庭,旨在带动家庭阅读、亲子阅读、社会阅读,评出了榜样家庭150个,形成小手拉大手的全民阅读氛围。

乡村阅读:为“爱阅读”添加共富力

十年来,“爱阅读”行动坚持城市、乡村并重,以阅读为载体带动乡村学校教育共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因子。

成立“爱阅读”公益指导团。组建了温州市中小学“爱阅读”公益指导团,赴海岛、山区乡村学校开展“爱阅读”进校园活动,带去阅读指导和阅读书籍,每一场活动在学校都引起了学生的热情参与和热烈反响。

培养“爱阅读”乡村领读者。举办温州市“爱阅读”乡村领读者研修班,60多位教师成为乡村“爱阅读”的实施者、引领者。

宁波:持续完善“四个机制”

积极推进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

宁波市持续完善一体协同推进、校园常态阅读、品牌项目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四个机制,积极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引导激励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统筹,完善一体协同推进机制

宁波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以“书藏古今”作为城市宣传口号,也是浙江省首个以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在这样一座书香之城,宁波教育系统统筹各方资源,合力推动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增长才干,丰盈生命。

以《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施行为契机,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并制定《宁波市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工作责任分解》等,指导各区县(市)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构建统筹协调、分工负责、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民阅读推广机制。

激发活力,完善校园常态阅读机制

强化书香校园建设,整合家、校、社资源,以“一张阅读单、一个阅读节、一门阅读课、一个阅读会”为抓手,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发掘培育优秀阅读典型。

从一张阅读单到校校都有阅读单。按照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及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制定《宁波市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并引导各地各校结合实际制定校本阅读指导目录,不断丰富学生阅读书目。

从一个市级读书节到校校都有读书节。自2012年起,市教育局连续举办十一届“宁波市青少年读书节”,常年推出经典共读、名师荐读、校园畅读、亲子悦读等百余项活动,带动校校有读书节、班班有读书活动,年均参与师生约150万人次,全域校园读书节举办率达到90%以上。如鄞州高级中学融“观”“听”“读”“写”“诵”于一体的中华经典吟诵系列活动、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狐狸·刺猬杯”读书节系列活动、北仑顾国和中学“一方读书节”等,已形成了一批全域铺开基础上的亮丽育人特色载体。

从一门语文阅读课到多形态校园阅读课程。指导各校将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积极拓展学科融合的多样态、多场景学校阅读课程,创生了镇海中学多场景融合的“大阅读”课程,宁波市广济中心小学的“跟着古诗游宁波”、北仑区实验小学的“诗润童心·诗意成长”儿童诗教学等校园特色阅读项目。

从一个区域阅读会到校校都有阅读会。依托市阅读学会及986家校企社图书馆联盟单位,建设培育各地各校阅读推广工作站(室),积极服务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阅读社团、阅读兴趣小组等,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如“甬上家长书房”,宁波市镇海区“研之乐”读书会,高新区青年教师读书会,奉化区红树林校园教师读书会等。

突出特色,完善品牌项目建设机制

结合每年4月“宁波读书月”和每年10月31日“书香宁波日”开展相应活动,推动全民阅读与青少年读书行动有机结合。

以大型活动提升阅读仪式感和影响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诗汇三江·博雅少年’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活动”,这期间共吸引2600余名宁波中小学生参与“诗词角逐”,过关斩将的诗词小达人们成为同伴之中追捧的“新星”。围绕诗词比赛,参赛选手们还有机会体验茶艺、太极、陶艺、香囊、扎染等传统文化课堂,让宁波小诗友们在赛中学,在学中乐。

依托多方资源营造教师、家长阅读圈。以教师、家长读书带动学生读书。“甬上云读”旨在“让宁波教师爱上读书”,在实践中提炼“新型阅读智慧服务社群”,形成教师专业阅读“初相识”“读起来”和“读得深”三步走共读方案,2023年共读图书8本,举办活动16场,参与教师1万余名。“一师一书”教师著作推广平台,为推动宁波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每月发布一期,向社会展示“甬有优学”的风采,现已累计发布新书15本。“甬上家长书房”之“共读一本书”诚邀广大家长在名师导读下,以社群打卡的形式共读经典,每月共读一本,累计参与逾3万人次。

拓展平台,完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打造“分馆联盟”平台,依托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建立中小学图书馆联盟,不断强化区域图书的流通共享、自动化图书管理的平台共建、学校馆员的业务培训等,为更好服务宁波市中小学校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提供有力支持。现已有中小学图书馆联盟单位517家,年均图书调拨约3.4万册,年新增学生借阅证约6.2万张。

打造“智慧阅读”平台,持续推进宁波市数字图书馆、“甬上云校”等数字平台建设,用户达120万人,不断拓展线上阅读资源,服务学生处处可读、时时能读。

THE END
1.北平谷小学阅读推广案例校园信息从进入网课教学开始,结合定州市图书馆推广的“书香定州,阅读悦心”这项阅读活动,我在班级中号召学生及家长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坚持到现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大多数同学都表现较好,这其中尤以张家赫和他的妈妈赵凯红女士最为突出。以小带大,孩子带着家长读——不仅做到每天打卡,而且形式多样:或共读一本书,或合作诗http://www.dzs.gov.cn/col/1685348561426/2023/06/07/1686100065710.html
2.中小学阅读推广活动方案5篇范文.pdf中小学阅读推广活动方案5篇范文--第1页 中小学阅读推广活动方案5篇范文--第2页 前操场。三、四年级在后操场。一、二年级在侧院操场。 2.参与图书置换的同学提前10分钟到位。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3.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列队进入 场地开展置换活动,结束后所有班级都有秩序带回各班教室,准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914/5033301032011321.shtm
3.创新实践案例:中小学图书馆“书香悦读”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家长对阅读推广活动的认可度提高,家校共育氛围更加浓厚。 五、案例总结 通过“书香悦读”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阅读推广活动在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为https://www.jianshu.com/p/13b51cb3ee24
4.典型案例公布!四川这些图书馆入选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典型案例的通报》。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围绕全民阅读推广,开展了“阅·见西部”第一季──“诗歌里的家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和“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主题活动,有效助推了学习社会建设,涌现了一批典型https://scfbweb.3xmt.com/news/getNewsDatail?id=808417
5.星光读书会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为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阵地作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近日,区图书馆组织开展了“阅读伴成长 ·书香润童心”——星光读书会阅读推广系列活动。 用绘本讲述故事,用文字点亮童心。活动现场,区图书馆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故事,带领孩子们走进文字勾勒的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并为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94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