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示范性判决参考案例

——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等与广州联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

邓丹云李晓虹

裁判要旨:

案例索引:

广州互联网法院(2020)粤0192民初36894号。

一、案情

原告:上海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音公司)。

原告: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文公司)。

被告:广州联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图公司)。

上音公司、上文公司是录音制品《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1》的制作者,对案涉制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联图公司未经许可通过其运营网站“云图网”向公众提供案涉制品,且存在利用案涉制品进行商业盈利的情形。上音公司、上文公司认为联图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其对案涉录音制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遂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联图公司向上音公司、上文公司赔偿经济损失9000元、律师费900元及公证费100元。

二、审判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分析如下:

一是关于上音公司、上文公司对案涉录音制品是否享有著作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案涉图书《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1》为合法出版物,由上音公司出版发行,结合上音公司、上文公司出具的《协议书》,可证明案涉录音制品由上音公司、上文公司共同制作,在无相反证据的情况下,法院认定上音公司、上文公司对案涉录音制品享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综上,联图公司接受图书馆的委托,在其经营的“云图网”提供案涉录音制品的下载并超出图书馆的特定用户群体进行传播的行为,不属于对上音公司、上文公司享有权利的录音制品的合理使用,侵害了上音公司、上文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对于联图公司的抗辩,法院不予采信。需要指出的是,若联图公司仅是针对图书馆的特定用户群体在线提供案涉录音制品的浏览服务,则既符合公共政策目标,激励作品的再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又不会影响该制品的正常使用,也不会不合理地损害上音公司、上文公司的合法利益,应属合理使用的范畴。

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七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二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联图公司向上音公司、上文公司赔偿经济损失300元及合理费用100元;二、驳回上音公司、上文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本案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判决已生效。

三、评析

(一)数字作品应当包含光盘中存储的作品

从光盘的性质来看,光盘是利用激光原理进行读、写的设备,可以存放各种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媒体数字信息。光盘中存储的内容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读取,而在计算机上完成的数字作品也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光盘应当视为数字作品的辅助存储器。因此,被合法出版的随书光盘中的音频制品,应当认定为数字作品。

(二)公共图书馆对于数字作品合理使用的边界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将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数字作品的行为进行了场所和对象的双重限制,即本馆馆舍内的服务对象。对于这种限制,应当从互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及对著作权人的有效保护两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理解。

1.关于数字作品提供的场域

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进行数字作品的供给,不以必须在馆所内借阅为场域限制。《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规定“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建设数字资源线上共享平台,实质上是从线下物理空间场域向线上网络空间延伸,使读者通过线上平台更便捷地获得作品,从而实现公共服务升级,因此线上共享平台仍属图书馆管理范围,读者从线上平台获取作品并未超越图书馆服务管理场域之外。若线上服务局限于场馆内借阅或者必须利用场馆内服务器借阅,则是将线上共享平台功能局限于线下实体场域之内,则无法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传播的功能,无法实现线上线下共享的目标。因此,读者即使在图书馆馆所之外通过该馆的数字平台获得作品,也应当属于图书馆提供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范畴。

2.关于数字作品提供的对象

3.关于数字作品的提供方式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条第(四)项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本条例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并防止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服务对象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图书馆合理使用数字作品时仅能提供作品线上阅读和浏览,而不能提供下载功能。对于图书馆线下书籍的借阅,即使借阅人将图书转借他人,在特定时段内所传阅的范围也是有限的。但当图书馆提供数字作品下载后,该作品有可能在网络环境下被快速大量复制与传播,图书馆将无法控制该作品仅用于公共服务,从而挤压著作权人对该作品的正常使用和获利空间,违背合理使用制度价值取向。因此,图书馆在提供数字作品时须采取相应措施对作品传播范围作出控制,从而维持著作权人权利与公众利益之间的价值衡平。

本案裁判通过明确数字时代下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边界范围,回应当前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需求,实现在严格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保障公共利益和激励创新,从而推动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建设,构建便民利民公共服务体系,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发展格局。

THE END
1.他山之石书城背后暗藏黑色产业链2020年6月,长期经营网络小说生意的陈某委,听闻王某昌(因犯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已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经营的书城比较赚钱,便想学习其经营方法。经打听得知,王某昌搭建了一个含有淫秽书籍的书城网站,通过利用公众号链接网站、微信群推广、引诱用户充值阅读牟利,并利用网站投放保健品免领广告通过点击量http://wxbh.jsjc.gov.cn/tslm/yufang/202412/t20241224_1685284.shtml
2.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同案异判之惑,国家版权登记版权交易平台谷歌公司自2004年起启动 数字图书馆 计划,将众多图书馆的藏书扫描转化成机器可读文本,网络用户可以在谷歌数字图书馆看到与其检索的关键词相关的小片段,通常长度不会超过以关键词为中心的4至5行文字,并且可以跳转到销售该书籍的网上书店或收藏有该书的图书馆网址,但无法在谷歌数字图书馆界面对整本书进行阅读或下载。谷https://www.7192.cn/newss/291220
3.自贡上榜!2024年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典型案例发布(周姝)https://bbs.zg163.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713147
4.以案释法案例十四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十一条规定:“关于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认定问题,在涉案作品种类众多且权利人分散的案件中,上述证据确实难以一一取得,但有证据证明涉案复制品系非法出版、复制发行的,且出版者、复http://www.zzgqt.com/a/yasf/9297.html
5.知识产权案例分析│图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时间过得是真的快呀,本周的时间又过半了。好了,话不多说,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则关于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案例详情 原告北京代代读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代代读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怀柔区庙城镇庙城十字街南320号。原告诉称:我公司经合法授权取得文字作品《一分钟读懂幸福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https://www.zitijia.com/a/350511241980038201.html
6.侵害著作权纠纷原告诉称:贵州大学未经其许可,擅自通过贵州大学图书馆网站传播其作品《中外职业资格认证和语言考试指南:规划你的职业生涯》(简称《指南》),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世纪超星公司、超星数图公司是涉案图书的数字图书馆的制作者和销售者。请求判令:贵州大学立即从其服务器中删除涉案图书,停止侵权;贵州大学、世纪超星公司及超https://www.66law.cn/goodcase/34988.aspx
7.典型案例公布!四川这些图书馆入选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日前,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四川省公共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典型案例的通报》。据悉,今年以来,全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围绕全民阅读推广,开展了“阅·见西部”第一季──“诗歌里的家乡”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和“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主题活动,有效助推了学习社会建设,涌现了一批典型https://scfbweb.3xmt.com/news/getNewsDatail?id=808417
8.我馆在2024年江苏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10月16日下午,江苏省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阅读推广案例分享会暨颁奖仪式成功举办。本次案例征集活动,主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大学生高质量阅读,夯实新质生产力人才根基。我馆积极参与投稿,提交的两项案例《建设“学人文库”传承“南师文脉”》《汇聚阅读力量 赋能文化育人—http://lib.njnu.edu.cn/news/tsggg/20241018/3271.html
9.观点远离学校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形式主义这些年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包括一些校外机构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的阅读推广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帮助广大教师认识到教师阅读与个人专业成长的内在关系,还促使广大教师与相当一部分家长认识到学生阅读与学生生命成长的关系:学生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文化素养的关键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起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4/t20240423_211118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