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常见法律问题100问

2、问: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哪些证据?

答: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3、问: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

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会受理吗?

答: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4、问: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怎么确定合同履行地?

答: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5、问: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会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会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吗?

答: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6、问: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会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吗?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会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吗?

答: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7、问: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不予立案,或者立案侦查后撤销案件,或者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定不构成非法集资犯罪,当事人又以同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8、问: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9、问: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10、问: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可以直接起诉担保人吗?

答: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11、问: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什么时候生效?

答: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12、问: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生效的具体情形?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视为具备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

(一)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二)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三)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五)出借人以与借款人约定的其他方式提供借款并实际履行完成时。

13、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出借人、企业或者其股东能够证明所借款项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使用,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是否准许?

答:应予准许。

14、问: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民间借贷合同自何时生效?

答:除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5、问: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是否有效?

答: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6、问: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是否有效?

答: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7、问: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如何认定?

答: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18、问: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会如何认定?

答: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19、问: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一)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二)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三)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四)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20、问: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会如何审理?

答: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当事人通过调解、和解或者清算达成的债权债务协议,不适用以上规定。

21、问: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原、被告双方应如何应对?

答: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22、问: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23、问: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原、被告应怎么应对?

答: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24、问: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会如何认定?

答: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不予认定。

25、问:民间借贷纠纷,人民法院如何判定虚假诉讼?

(一)出借人明显不具备出借能力;

(二)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

(三)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

(四)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的发生没有任何争议或者诉辩明显不符合常理;

(七)借款人的配偶或合伙人、案外人的其他债权人提出有事实依据的异议;

(八)当事人在其他纠纷中存在低价转让财产的情形;

(九)当事人不正当放弃权利;

(十)其他可能存在虚假民间借贷诉讼的情形。

26、问: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其请求。

27、问: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会怎么处理?

答: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依法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恶意制造、参与虚假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对该单位进行罚款,并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8、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出借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答:不予支持。

29、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答:应予支持。

31、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THE END
1.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解析日常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解析日常生活中常见法律问题 了解基本权利与义务 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指出,作为公民,我们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自由等基本权利,同时承担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每个人都应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和名誉。 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80568.html
2.法律法规我来告诉你100条让你懂的法律常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法规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它们不仅保护了我们的权益,也规范了我们的行为。但是,有时我们可能会对这些法律法规感到迷惑,不知道哪些是真实存在的、需要遵守的。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和你分享100条让你懂的法律常识,让你更加了解周围的一切。 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14147.html
3.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领域涉及最多的这100条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100条法律法规中包含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如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水体污染防治标准,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等,以此来确保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健康。 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到来后,无论是网络购物还是社交媒体,都需要遵守一系列关于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bao-gao/358730.html
4.法律法规快来看看你是否守法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100条法律法规是如何被分成几类的。这100条可以大致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个人权利与义务;第二部分则是关于经济活动的规定;第三部分则是公共安全和秩序相关的条款;第四部分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最后,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别规定。 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wen-xian/456261.html
5.法律法规我来帮你搞定100条不用怕要想掌握这100条法律法规,可以从几个步骤入手:第一步,是系统学习。这意味着你需要按照分类或顺序去阅读理解每一条规定,不仅要看文字,还要关注背后的精神内涵。第二步,就是实践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差距,并逐渐学会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第三步,是持续更新。你知道吗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363027.html
6.法律常识解锁法律小知识100个问答引领你走向法治新篇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法律问题,比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劳动关系等。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下是关于“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的一些精选案例和解析。 1. 合同签订的问题 Q: 我与朋友签了一个租房合同,但后来他又加了一张纸条说要收取额外费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423422.html
7.2021年法律大全我来帮你搞懂那些复杂的法规首先,需要提到的就是《个人信息保护法》。这部法律旨在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意味着对隐私权的更好保护。在这一年中,这个法规被广泛讨论,并逐步实施,让我们的网络行为得以规范。 其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比如商品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如果你遇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23648.html
8.企业常见100个法律问题解答(共43页).docx实务合同关系中多存在格式条款,如出卖方的销售合同条款、出租人的租赁合同条款等。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易被认定为无效。法律规定,如果格式条款存在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如果企业 企业常见100个法律问题解答(共43页)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s://www.taodocs.com/p-617527128.html
9.婚姻家庭继承100个常见法律问题评析(图示版)本书主要围绕《民法典》中家事法律相关的第五编「婚姻家庭」及第六编「继承」展开,作者是婚姻家事领域专业律师,通过办案过程中所听所闻所历,参照现实中的新闻热点、生效判例,贴合相关法条规定,归纳、提炼、嫁接、糅合,形成一个个有现实基础的典型案例故事,提炼实用问题,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方式,用案例故事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id=736039368833108480
10.民事法律常见问题100问经典问答参考意见: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规定,同一交通事故的多个被侵权人同时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各被侵权人的损失比例确定交强险的理赔数额。如果多个被侵权人分别向同一法院提起诉讼,建议合并审理。如果多个被侵权人分别向不同法院提起诉讼,建议后受理的法院将案件http://ya.sn.12348.gov.cn/jingdianwenda/115.html
11.个人债务纠纷债权债务常见法律问题1084我咨询的是一个债权有限的问题,在2008年10月一个朋友向我借钱,该朋友提出以一处房产作抵押,借10 当前只有一页 返回顶部 债权债务专家律师 法律咨询律师 15110110110 - 专家介绍 110法律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会站在公正的立场为您分析案情、解说法理,我们不会直接参与诉讼业务,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可为您对接当地http://www.110.com/zhaiwu100/22/
12.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公正,根据刑法和刑事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量刑的指导原则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https://www.ahgyss.cn/xszdwj/171.jhtml
13.大学生安全常识100问51~100德州学院滋扰,从广义上讲,是指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而寻衅滋事、结伙斗殴、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对校园秩序的破坏扰乱,对大学生无端挑衅、侵犯乃至伤害的行为。滋扰是一个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复杂因素交错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必须提高警惕,尽力预防和制止外部滋扰,以保证学校教学、科研、https://bwc.dzu.edu.cn/info/1095/11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