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公租房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让掏钱的都是骗子
近期,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接到数十起群众反映称,交钱找公司代办公租房被骗,受坑害的多为城市低收入人群。记者通过近半月的走访,一步步揭开公租房骗局背后的套路。
典型案例
案例1
“之前我小姨介绍了一家公司,说是能办公租房。”
“负责人说需要签合同的人都是没房的,我的是现房所以不用签。”
说一年半可更名过户结果房租都交不了
交钱领钥匙住进公租房,信息公司承诺一年半更名但拒签合同,快到期时发现公司关门。
交了4万元住进公租房
却交不了房租
“之前我小姨介绍了一家公司,说是能办公租房。”陈女士说,自己是咸阳人,2021年7月24日来到位于西咸新区的陕西乐聚家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家”),交了3.8万元办理公租房,乐聚家称有现房有钥匙,可直接入住,一年半就能完成更名,将房子过户到陈女士名下,办不下来全额退款。
2021年7月26日,陈女士又给乐聚家公司交了2959.95元公租房押金,领钥匙住进了西安高新区的锦业公寓。每月向小区物业交租金,直到2022年10月,物业说必须由业主本人交房租,“找公司负责人联系房东,她说房东在外地回不来,最后我趁着交水费时才交上房费。再后来,物业就怎么都不允许我交房租了。”
“房租交到2022年12月28日,目前已逾期,我多次联系乐聚家负责人,怕再不交钱就退租了,但12月基本都联系不到负责人。”陈女士说,直到自己称要报警对方才出现。失联之前,乐聚家负责人还收了陈女士2557元房租,说会想办法交,但并未交。
1月3日,陈女士去了乐聚家,看到公司已关门。“目前乐聚家已找不到了,只能找到陆柒陆公司,但也没有人。我去找乐聚家时还遇到一对夫妻,他们也是办公租房时被骗的,交了8万,要钱也是一直推脱,还有4万没退。”陈女士说,跟这对夫妻聊过之后,才知道负责人叫郭某,之前收据上写的是网名。目前,陈女士等人在公司门口留下联系方式,希望有更多受害者看到后能一起维权。
公司称只能换房不能退款
住建部门称涉嫌违法转租
记者在天眼查上查到,早在2021年6月,陈女士交费一个月前,陕西乐聚家网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已变更,监事郭某从主要人员中退出。2022年10月,陕西陆柒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新增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郭某。
1月11日,西安市保障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陈女士所住的锦业公寓是公租房,涉嫌违法转租,可向高新区进行投诉。像陈女士的情况,可以按流程登记大学生公租房申请,都不用摇号,是轮候制度。记者和陈女士联系到高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保障房的工作人员说,不管是高新区还是西安市的公租房都只能租,原则上不能更名,建议陈女士向公司要求退款,尽快报警。
案例2
“交钱时说好半年办下来公租房,但两年都没进展。有的人还有房子先住着,而我啥都没有,交了钱就没下文了。”
两年过去退费却找不到人
“交钱时说好半年办下来公租房,但两年都没进展。有的人还有房子先住着,而我啥都没有,交了钱就没下文了。”2022年5月20日,他再次来到海博广场,却发现西成千予不见了,徐先生当天就报了警。“民警说这是民事纠纷,建议去法院起诉。”徐先生说。
1月12日,记者在天眼查上看到,2021年11月29日,西成千予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已改名为陕西秦钰众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1年12月9日地址从经开区海博广场变更至灞桥区半坡国际广场,2022年4月13日再次变更至灞桥区华夏世纪广场。2022年6月,该公司进行了简易注销,经过公示,7月25日出结果为不予简易注销。记者发现,从2020年至2022年,多人起诉该公司,约定提供办理公共租赁房资格申请服务,承诺6个月办完,逾期未办理完成全额退款,结果交了上万元服务费一直办不成,也未退还服务费,遂诉至法院。
1月12日,记者和徐先生联系天眼查上公示的陕西秦钰众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两个号码,一个为空号,另一个接通后对方称打错了,不知道西成千予,也不是负责人。
案例3
“我朋友的媳妇在这上班,说是花钱能办公租房。我相信朋友,就去该公司交了1.2万元。”
“房子没办成,钱也没退,还联系不到人。”
交1.2万元办公租房
没办成公司失联
交了1.2万元咨询费代办公租房被骗,房子没办下来,公司也找不到了。
2021年6月21日,常先生与西安创嘉景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嘉景)签订协议代办公租房,“我朋友的媳妇在这上班,说是花钱能办公租房。我相信朋友,就去该公司交了1.2万元。”常先生说,工作人员承诺6个月内就能办下来,如果办不下来退款。
天眼查显示,西安创嘉景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经营状态为开业,2021年4月20日成立,2021年11月法定代表人从邓某变更为白某。早在2022年7月26日,就被莲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原因是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风险提示中也有该公司代办公租房被判决退还服务费的案例。
1月6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和常先生来到创嘉景注册登记的地址太和时代广场C座301,这里变成了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人员称他们和创嘉景没关系,“我们是去年9月搬来的。”
记者发现
>>揭秘代办乱象
协议中做好铺垫逃避法律监管
记者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不少人的被骗过程如出一辙:均为经亲友、熟人等介绍,听信可花钱办理公租房,随后联系到信息咨询公司交钱,金额数万元不等。而这些信息咨询公司一律打着“跑腿代办”的旗号行骗,逃避法律监管。
一种情况是,宣称有现房,能直接入住,价位多在三四万元。有些公司会找一些房主在外地的公租房房源,让当事人掏着租金先住,其实就是违法转租公租房,有些公司找的房源甚至不是公租房。同时,公司向当事人保证,几个月内办好过户,实际上并不可能。
官方警示
西安高新区住房保障部门:
1月11日,西安高新区住房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说,公租房需要审核,符合条件的家庭才能住,不能更名,不代办不委托不收费。“所有的保障房不能转租,也就不能有二房东。都是一年一审,符合条件继续住,不符合要搬出去。”他说,更名只有一种可能,夫妻离婚后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变更主申请人,除此之外都是假的,不存在骗子所说的“现房入住,没有被清退,更名还在办”等情况。
工作人员提醒,目前保障房都是人脸识别加指纹锁,不是业主确实交不了房租,“保障房本身就是保障中低收入以下困难户,再租了房子转租给别人,这种肯定不符合条件。办理公租房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他把房子转租给你,目的就是骗钱骗房租。”
西安市保障房管理中心:
1月11日下午,华商报记者和受骗群众来到位于西大街的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说,年前反映代办公租房被骗的情况增多,近期已多次发出提醒,办理公租房不收取任何费用,只要让掏钱的都是骗子。所谓的信息公司在合同中都会注明办理公租房不收费,对于当事人来说,后期维权也不利,“一直提醒,但不免还有人相信。交钱之前如果来我们这问一句,就知道是骗局了。”
工作人员说,所谓有“现房”,实际上就是违法转租公租房,每套公租房都要公示摇号,不可能直接从一人名下转到另一人名下,都是随机的。遇到违法转租的情况,可向西安市住房保障部门投诉,如果付款转账记录等切实证据,将上报安居集团,一经查实将清退业主资格,加入黑名单,5年内不得再申请。
骗局揭露
西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提醒,所谓申请公租房的“门路”其实都是骗子的套路,同时揭露了四种常见骗局。
套路话术:“我们可以代办公租房申请,申请不到不要钱。”
真相揭露:西安市保障房从未设置任何委托办理机构,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单位、机构、个人在受理保障性住房资格审核业务中,收取任何费用,均为违法行为。
套路话术:“您放心,我们都有内部运作,保证在摇号环节让您中签。”
真相揭露:西安市保障房均需通过公开摇号形式进行分配。骗子常常以实际摇号中签的申请人为实例,谎称其为运作结果。不中也可退费,实则是骗子通过赌概率的方式诈骗申请人钱财,对未摇号中签的申请人则一拖再拖,最后一走了之。
套路话术:“这个公租房您只要居住满五年,就可以低价购买。”
直接获得保障性住房
套路话术:“我们是正规企业,保证让您三个月名额落实,一年房子到位”。
真相揭露:西安市公租房均需通过公开摇号形式进行分配,并与住房保障部门签订配租协议后方可入住。骗子通常将事先租赁的房屋谎称是保障性住房,收到“代办费”后将房屋转租给受骗人。当房东找上门时,骗子早就一走了之。
律师说法
1月13日,北京德恒(西咸新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李耀华说,公租房属于保障性住房,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可以免费申请,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如果中介公司宣称可花钱代办公租房,或者花钱确保摇中等,构成虚假宣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其行政处罚;如果中介公司或个人签订合同以咨询费、交通费等方式收取费用,实际是代办公租房等且没有履行代办事项,事后跑路的,一方面存在合同欺诈的嫌疑,另一方面还涉嫌构成诈骗罪。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如中介公司或个人存在虚构事实、骗取他人钱款的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专家解读
从客观上讲,代办公租房骗局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治理难度比较大。打击力度还不是特别到位,震慑力不够强,所以对骗子来说,违法成本较低。执法部门协调边界不清晰,治理惩治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骗局不断出现,从另一方面助长骗子钻了法律空子。
谢雨锋说,要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首先每个人自身都要理性判断,端正价值取向,不能抱侥幸心理,“为什么需要花钱办理?自己是否符合资格?这些是最基本的。不能轻信他人转账交钱,不是非官方的公租房渠道都是骗局。”华商报记者佘欣/文赵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