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律常识大全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具体体现:

(1)社会关系发生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

(2)社会关系属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3)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1)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其含义包括:

A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B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同一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C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必须平等协商。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合法原则;

(5)尊重社会公德、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6)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特征

民事法律关系是社会关系为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时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其特征为:

(1)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间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社会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都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所组成,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民事法律关系。变更其中任何一个要素也就不再是原来的民事法律关系了。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

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确认的、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主要有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

任何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与终止,都必须以一定的法律事实为根据,没有法律事实就不会形成任何民事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与终止的客观现象。这里须要强调,必须是指能够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客观事实,才能称作法律事实。根据客观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3、法人的种类、特征、条件

种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特征:独立的组织;独立的财产;独立的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种类、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特征:(1)是以发生一定法律后果为目的的民事行为;

(2)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的要素;

(3)是一种合法的行为。

种类:(1)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

(2)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

(3)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

(4)要式法律行为与不要式法律行为;

(5)有因法律行为与无因法律行为;

(6)单务法律行为与双务法律行为;

形式: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推定形式和默示形式。

2、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业经成立的民事行为,只有具备法定的条件才能生效,并受法律的保护。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及法律责任

无效的民事行为是指缺乏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民法通则)第58条对确定无效民事行为作了列举性规定: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2)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无效。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无效。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属于相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在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可经当事人请求,撤销该民事行为。

法律责任: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给第三人。

四、代理

1、代理的概念、特征、分类

特征:

(1)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是代理人代替被代理人进行的法律行为。

THE END
1.4.2法律规范(二):法律规则法的内容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概念是所有法学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的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两者都是针对特定情况下有关法律责任的特定的决定。 这就是说法律规范是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法律规则只是法律规范的类型之一。https://zhuanlan.zhihu.com/p/688612596
2.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第一步了解基本法律概念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第一步了解基本法律概念 法律基础知识概述 在进入法律学习的深层次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法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它通过国家机关制定、公布并施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了解基本的法律概念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至关重要。https://www.pketxmddia.cn/jun-lei-cai-pu/383805.html
3.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法律基础知识体系概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法律的影子。无论是购物、出行还是工作,法律都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合法和正义的道路。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了解法律基本知识仍然是一项挑战。那么,我们应该从哪里开始学习这些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以及如何通过一些真实案例加深理解。 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i-xun/435486.html
4.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之网民生之舵一、法律基本知识概述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并探讨其内容。 二、法理学基础 作为研究法律的科学理论基础,法理学涉及到对法律本质、性质、目的等方面的分析。这包括对正义原则、平等原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3619.html
5.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常识法规理解合同法基础刑法要义民法要闻什么是法律基本知识? 法律基本知识指的是公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需要了解的最基础的法律概念、原则和法规。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还能提高个人的合法权益保护能力。 法律常识有哪些内容? 首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如“合同”、“诉讼”、“证据”等,这些都是构建起整个司法体系的基https://www.vydtlwhhp.com/jun-lei-zuo-fa/402716.html
6.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我该先学什么法律基础入门指南在我们踏入法律领域的旅程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法律基本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就像是一个大门,它能引导我们走进一个充满规则和规范的世界。那么,你可能会问,这些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呢? 一、法理学基础 法理学是研究法律本质和原则的科学,它为我们的法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你需要理解什么是权力、义务以及正义https://www.lboclvlct.cn/nong-ye-zi-xun/456687.html
7.法律小常识百问解析法理学视角下的日常问题探究简介一、法律小常识百问的必要性与意义 法律小常识,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更是增强公民意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100条问答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二、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认识 什么是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受哪些限制https://www.rvxnxpann.cn/jun-lei-zhi-shi/398656.html
8.法律知识内容大全什么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在探讨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法律的基础和核心。这些基础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决定了该体系如何运行和发展。因此,在深入研究具体的法规和条文之前,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至关重要。 一、定义与含义 所谓“基本原则”,指的是那些指导整个法律系统运作的一系列普遍适用的准则。这些原则不仅对立法者https://www.3svb9bc3.cn/ke-yan-cheng-guo/307224.html
9.法硕热点之法律的基本常识复习经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那么我们需要对基础部分查漏补缺,扫除我们复习备考过程中的蚁穴!让我们从以下再来回顾下法律的基础常识!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主要介绍了法律的一般含义和历史发展。两个知识点都很重要,可以出选择题。对于法律的含义,要理解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https://www.kaoyan.com/zhuanyeke/jingyan/567772bb8e4c1.html
10.司法之门刑事法律常识指南一、刑事法律常识的重要性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刑事法律常识对于公民和司法机关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也能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秩序。因此,掌握刑事法律常识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二、了解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如犯罪类型、证据规则以及侦查程序等。这是构建整个刑事法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358723.html
11.王振宇:行政审判中解释法律的五种基本方法法律是有机整体,过于强调法条,难免削足适履,体系解释可补此弊。其在整体中把握局部,既有助于条旨把握,也有助于体系一致。体系解释是文义解释的自然延伸,文义解释以特定法条为文本,体系解释则把文本扩大到(同一或不同法律的)相关法条。体系解释可能扩张或限缩概念字义,也可能进行类推或反推的操作,由此引出以下四种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38/7213.htm
12.2020—2022年度宁波市社科普及讲座选题提纲2.香港问题:坚持全面管治权与高度自治权的统一,严守“一国两制”的底线 3.台湾问题:严守“九二共识”的底线 十、党支部工作实务 授课人:葛宇乾 宁波市委党校 副教授 1.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意义,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遵循的原则 2.党支部的设置规定和党支部的基本任务 http://www.nbssa.org.cn/art/2020/8/5/art_1229619689_19238.html
13.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律常识的关键要素简介法律基础知识体系:理解法律常识的关键要素 法律定义与分类 法律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而制定的规则。根据其内容和形式,可以将法律分为宪法、行政法、民商事法、刑事法等多个领域。 法律原则与基本原理 在构建和运用法律时,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如平等前提下的平等、正义、合理https://www.n9xnw0daq.cn/jun-lei-jia-ge/323236.html
14.考前必看系列之法律常识汇总常识财产犯罪1.概念和特征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特征: (1)法人是社会组织; (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法人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法律关系。 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https://spa.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9/58/407716640632832
15.法律基本知识有哪些内容法律基础理解法律常识的关键要素法理学是研究法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它为整个司法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在学习任何具体的法律规定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权利与义务、责任原则、正当程序等。 二、民事诉讼过程 民事诉讼是指因争议产生的一系列活动,以请求法院判决或调解解决争议。这包括起诉书的提起、证据收集、一审、二审及最高院复核等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jia-ge/377174.html
16.常用法律法规知识(通用6篇)“模拟法庭训练”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实践能力, 但对教师的司法实务能力要求较高, 每次训练的参与人数受到一定的限制。 (五)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具体案例来分析、说明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原则。具体说, 就是设定代表一定已经确立的法律理论和原则的典型案例, 通过分析, 使学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fop9j5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