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二者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B.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C.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违法犯罪行为应依法受到制裁和惩罚。这体现了法律的A.指引作用B.强制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
3.依照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划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下列属于特别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4.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是A.劳动权B.受教育权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国家结构形式是A.单一制B.复合制C.联邦制D.邦联制
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A.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B.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D.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每届任期3年的是A.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县、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9.在某些特殊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特别需要,行政机关可以在限制条件下,采取没有法律依据的或者同法律相抵触的措施。这体现的是行政法的A.回避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应急性原则D.行政合理性原则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由法定人数的股东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是A.合伙公司B.有限责任公司C.无限责任公司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2.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身份权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A.继承权B.姓名权C.生命权D.身体健康权
13.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A.公平原则B.当事人自愿原则C.合同必须履行原则D.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15.张某有个人存款2万元。对这笔钱,1996年张某立下遗嘱,死后由其弟继承,并办理了公证手续;1997年张某又亲笔写下遗书,死后由其子继承;1998年张某病危期间,在有3名同事在场见证的情况下,立下口头遗嘱,死后由其女继承。后张某死亡,此2万元遗产的继承人应是A.其子B.其弟C.其女D.其弟、子、女三人
16.下列关于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表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一律追究其刑事责任C.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针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D.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者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其他人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体现的是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18.下列罪犯中应当从重处罚的是A.累犯B.中止犯C.共同犯罪中的从犯D.共同犯罪中的胁从犯
19.科学的人生观是A.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B.构建自己“精神家园”的人生观C.“自我设计”、“个人奋斗”的人生观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谋幸福的人生观
20.人生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A.个人对自己生命存在的肯定B.个人对自己生命活动需要的满足程度C.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2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A.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意识C.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22.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B.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C.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23.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
24.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B.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C.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D.一方能够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26.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良的个性品质对人际交往有巨大的排斥力。公民应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克服不良个性品质。下列应克服的个性品质是A.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B.对人一视同仁,富于同情心C.意志坚定,情绪乐观,并且有谦逊的品质D.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嫉妒心
27.如果与道德低劣、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重情义的人交友,难免会对自己的人生修养、人格发展和理想追求带来损失,使自己沾染恶习,害人害已;而与品行高洁、知书达理、思想健康的人交友,自己就会获益匪浅。这说明A.现代社会中充满竞争B.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C.交朋友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的朋友D.获得朋友的最好办法就是你自己成为别人的朋友
28.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是A.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B.发展智力和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C.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D.学习社会道德规范,提高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要求的认识
29.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加强A.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B.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C.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D.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30.“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A.人才成长的道路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涂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与普通法律相比,宪法的主要特征有A.宪法具有一定的制定机关B.宪法具有特别的制定和修改程序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D.宪法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E.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以及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成立的必备条件有A.依法成立B.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C.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D.以生产经营为其活动内容E.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33.债的担保是为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债的担保方式有A.保证B.抵押C.留置D.定金E.违约金
35.人生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体现在A.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B.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C.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D.人生观体现着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E.人生观调节着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6.下列对人生价值评价标准和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利益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客观标准B.个人为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是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C.评价人生价值时,既要看动机,也要看效果,更重要的是看效果D.个人能力强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一定要比个人能力弱的人实现的人生价值大E.尽管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为社会为人民尽职尽责,作出了应有贡献,都是有价值的
37.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A.社会实践是科学知道产生的源泉B.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C.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D.把理想转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E.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38.“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E.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39.下列属于良好道德品质的有A.正直无私、忠诚守信B.仁爱互助、推己及人C.敬业好学、勇敢进取D.弄虚作假、言而无信E.谦虚谨慎、文明礼貌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每题5分,第43题为4分,第44、45题每题6分,共26分)41.我国广义的法律监督体系包括哪些方面?(5分)42.简述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特征。(5分)43.紧急避险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分)44.如何正确认识理想和信念的关系?(6分)45.现代社会中怎样正确对待竞争?(6分)
四、论述题(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6.什么是环境法?联系实际说明制定环境法律制度的意义?(12分)4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四有”新人。(12分)
8.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之分。特别行政法规范和调整各个行政职能部门的行政关系。下列属于特别行政法的是A.公务员法B.教育行政法C.行政组织法D.行政处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