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一体化平台《经济法律基础》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一)
-一一一一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法律部门的基本依据是()。
【A】: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B】:法所调整的社会层次
【C】:法所调整的基本方法
【D】:法所调整的基本原则
【答案】:A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
【A]:不满1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满6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D】: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答案】:C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
【A】:所有的财产关系
【B】:纵向的财产关系
【C】: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D】:经济管理关系
4、李某因长期不向借款人要求还款,导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李某因此丧
失了()。
【A]:债权
【B】:所有权
【C】:胜诉权
【D】:起诉权
5、义务人明确表示履行义务,
这在法律上将引起()。
【A】:诉讼时效的中止
【B】:诉讼时效的中断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法定诉讼时效期间的改变
【答案】:B
6、承租人使用出租人的出租汽车是()。
【A】: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B】: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C】:非所有人行使所有权
【D】:非所有人行使占有权
【答案】:D
7、根据债的主体双方的人数的标准,债可以分为()。
【A]:按份之债和连带之债
【B】:特定之债和种类之债
【C】:单—之债和多数人之债
【D】:简单之债和选择之债
8、在债的法律关系中()。
【A】:权利主体特定,
义务主体特定
【B】:权利主体特定,
义务主体不特定
【C】: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特定
【D】:权利主体不特定,义务主体不特定
9、下列选项中,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是()。
【A】:甲去商店取钱,
因售货员点钞失误,多付甲10元
【B】:乙在甲的便利店买东西,将手机丢在店中,甲捡之
【C】:乙不懂法律有诉讼时效—事,
将6年前向甲借的3000元归还于甲
【D】:甲雇乙为其棉花喷洒农药,
乙误将农药喷洒于丙的棉花地上
10、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按顺序首先清偿()。
【A】:所欠银行贷款
【B】: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
【C】:所欠税款
【D】:其他债务
11、破产财产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之后的第—清偿顺序是()。
【A】:破产企业所欠税款
【B】:破产企业所欠银行贷款
【C】: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D】:破产债权
12、公司法的调整对象是()。
【A】:公司内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B】:公司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C】:公司内外部的财产经营关系和生产协作关系
【D】:公司内外部的组织管理关系和财产经营关系
13、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是()。
【A】: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B】: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机构
【C】:公司的内部监督机构
【D】:公司股东会的常设执行机关
14、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提取公积金的比例是利润的()。
【A】:10%
【B】:13%
【C】:15%
【D】:12%
15、法的本质是()。
【A】: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工具
【B】: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的手段
【C】: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
二、多项选择题
16、法人具有的特征是()。
【A】:独立的人格
【B】:独立的财产
【C】:独立的经费
【D】:独立的机构
【E】:独立的责任
【答案】:ABE
17、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包括()。
【A】: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B】: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
【C】: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D】: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E】: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
【答案】:AD
18、所有权的原始取得的方法有()。
【A】:继承
【B】:添附
【C】:没收
【D】:接受赠与
【E】:孽息
【答案】:BCE
19、债发生的根据指产生债的法律事实。能够产生债的法律事实有()。
【A】:侵权行为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
【D】:合同
【E】:其他根据
【答案】:ABCDE
20、公司最—般的特征包括{)。
【A】:法定性
【B】:法人性
【C】:组织性
【D】:趋和生
【E】:实体性
【答案】:ABC
三、判断题
21、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X)
22、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构成民事法律关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V)
2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依法受法律的限制。(V)
24、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诉讼时效期间暂停计算。(X)
25,所有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义务主体和权利主体。义务主体是指所有权
人以外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包括法人、自然人和非法人组织,这是由所有权
的绝对权性质决定的。(V)
26、行使对财产的占有权是行使使用权的前提条件。(V)
27、侵权行为是产生债的最大量、最主要的法律事实。(X)
28、代理是由代理人承受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X)
29、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
必须首先清偿所欠税款。(X)
30、董事会是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公司内部常设机构。(X)
四、简答题
31、什么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缺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而不发生效力的民
民事法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2)限制行为能力人依法不
能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3)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
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
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5)违
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6)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
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2、简述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向第三人(相对人)
进行意思表示,其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受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代理有如
下特征:(1)代理是由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2)
代理人向相对人实施意思表示行为;(3)代理应在代理权限内进行;(4)代
理是由被代理人承受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33、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应具备以下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
公司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2)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
的出资额;(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
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
五、案例分析题
34、某食品公司经理委托采购员牛某到山东采购小枣3000斤。牛某到山东
后却采购小枣10000斤。第一批5000斤到货后,公司经理十分生气,在
严厉批评了牛某之后,告诉财务付款,并警告牛某下不为例。几天后,第二
批5000斤到货,公司经理坚决拒收,而且第一批多收的2000斤也要牛某
自己处理。请问公司经理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吗?
食品公司经理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是不对的。在本案中,公司经理委托采
购员牛某到山东采购小枣3000斤。牛某到山东后却采购小枣10000斤,
行为超越了代理权限,超越部分是属千无权代理,对被代理人没有法律效力。
在第一批5000斤到货后,虽然公司经理十分生气,但是在严厉批评了牛某
之后,告诉财务付款,并警告牛某下不为例。此行为等千行使了承认权(或
追认权),无权代理一经追认,既成为有权代理,公司经理所说的第一批多
收的2000斤也要牛某自己处理的做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因为,承认权与
拒绝权都是形成权,形成权一经行使就发生法律效果。即,承认了就不能再
拒绝,拒绝了就不能再承认,所以第一批5000斤小枣食品公司必须收货付
款。至千第二批到货的5000斤,由千公司经理坚决拒收,是属千没有经被
代理人事后追认的无权代理行为,应由行为人自己承担民事责任。
35、北方某市第四棉纺织厂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
该厂向所在地C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该法院受理了此案,并指定会计师
事务所A担任第四棉纺织厂的破产管理人。A接管后,拟定出了破产财产
分配方案,准备提交债权人会议讨论,分配清产顺序为:1.破产企业所欠国
家税款;2其他债权人破产债权;3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基本养老费用、
基本医疗费用;4.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请问管理人A提出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是否正确?为什么?
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破产法》第三条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
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
"。债务人不能清偿
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债务人均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但是,如果是债
务人申请宣告破产的应当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
如果是债务人申请宣告破产的,应当检查“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政府
纺厂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直接向所在地C区人
民法院申请破产。不符合我国有关法律规定,C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不对
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形考任务(二)
-一一一
1、对合同内容的修改、补充()。
【A】:是合同内容的变更
【B】:是合同主体的变更
【C】:是合同一方主体的变更
【D】:是合同双方主体的变更
【A】:采用发信主义
【B】:采用到达主义
【C】:采用投邮主义
【D】:采用实践主义
3、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
商标不得使用的图形是()。
【A】:我国的八—军旗
【B】:太阳
【C】:熊猫
【D】:黄山迎客松
4、我国商标法规定,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自核准之日起计算。
【A】:20年
【B】:15年
【C】:10年
【D】:8年
5、财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其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成不变的。
【A】:财政法律关系
【B】:财政行为
【C】:财政关系
【D】:财政法律行为
6、下列()基本原则是现代社会整个财政法的基础,在财政法体系中居千
核心地位。
【A]:财政民主主义
【B】:财政法定主义
【C】:财政健全主义
【D】:财政平等主义
7、目前,()法律在我国财政法律体系中形式上居千关键地位,是调整国家
基本财政分配关系的法律准则。
【A】:国家预算法
【B】:财政收支划分法
【C】: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法
【D】:税收征管法
8、预算草案需要经过特定的机构批准生效,
才能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
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根据我国《预算法》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