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编纂,1260条内容,102万条意见!6个问答读懂民法典草案

5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审议。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不仅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同样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这部整整走过66个年头的法律,有哪些特点?它又将如何影响百姓的生活?东方网记者邀请多位从事法律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为您作出详解。

据新华社报道,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

今年5月22日,作为今年全国两会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也标志着66年的编纂工作即将迎来一次“大考”。

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透露,提请本次大会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

据悉,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吕红兵表示,这部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7编、84章、1260条,字里行间、力透纸背的就是两个字——“权利”。这同时也印证了立法的初心——人民至上。

吕红兵委员受访者供图

6组问答,详解民法典草案

民法典草案将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为了更全面了解民法典草案的内容及内涵,东方网特邀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上海市尚伟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绮进行解读。以下为记者整理的问答内容。

黄绮委员受访者供图

“以人为本”的“万法之母”

问:如果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这部民法典草案,您会怎么说?

答:民法典可以称之为“万法之母”。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规范人的行为的法律,也是维护人的权利的基本法。它的立法宗旨如果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以人为本”。

问:这是一部“以人为本”的法律。那么,它如何界定“人”的概念呢?

答:首先,在民法典草案的总则部分,强调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同时,民法典草案明确了胎儿继承权的法律保护。也就是说,民法典草案已经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延伸到了胎儿。

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权利同样也得到了加强。例如,民法典草案强调了紧急情况下当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义务时,居住地的村、居委或民政部门应该提供临时监护。

所以,无论是腹中胎儿、未成年人、还是成年的自然人,对民法典草案来说,都是大写的“人”。

领先世界的创举——“人格权编”

问:您认为这部民法典草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答:与全球其他国家的民法典相比,民法典草案的第四编,将“人格权”独立成编,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项领先于世界的创举。

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编”中明确了:人的生命、身体、健康、姓名、名称、肖像、名誉、荣誉等权为人格权。此外,草案还明确了——人的隐私权也属于人格权,而且明确了死者的人格权也受法律保护。

如果说“人格权编”是民法典草案的亮点。那么“人格权编”中对个人信息权利的保护则是这一编中的显著亮点之一。

“人格权编”第六章,“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中,直接回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什么是“个人隐私”?草案用立法的方式明确了隐私的范围,这在中国司法史上也是首次。

可不要小看这样的做法,这将对我们日后的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草案同样也把擅入、窥视、拍摄、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及私密信息都界定为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行为方式。

作为一名女性法律工作者,我也注意到,人格权编还规定了“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也弥补了我国性骚扰立法的不足。职场女性维护自身权益也有了明确的法律武器。

从司法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一系列的法律也将在司法实践中,提供很强的可操作性。对于老百姓来说,民法典则将为我们的个人权利提供更精确、更广泛、更有力的保障。

怎么看待网络热议“离婚冷静期”?

问:关于民法典草案,网友议论最多的当属“离婚冷静期”这一说法,您怎么看?

答:确实,这次草案中规定的“婚姻冷静期”是一个全新的法律规定。

从其表述来看,草案的第1077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在我看来,这也是为了维护家庭稳定,避免“闪婚”“闪离”的一种做法。但同样重要的是,设“冷静期”也是从保护家庭中其他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利益的角度进行考虑的。

“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我王者荣耀的账号谁来继承?”

答:此次民法典草案的继承编里对继承人丧失继承权部分增加了被继承人的宽宥,以及遗产管理人的内容,完善了继承法。

此外,继承编中还有不少其他亮点,例如,订立遗嘱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根据此前的法律,公证遗嘱是效力优先的。但现实中,一些客观情况下,立遗嘱人无法到公证处进行公证遗嘱,这也将导致无法按照立遗嘱人的心愿变更遗嘱。

如今,民法典草案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充分尊重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同时增加了录像、打印等新的遗嘱形式,让立遗嘱人表达遗嘱意愿的方式尽可能不受客观条件限制。这也是更加为“以人为本”的体现。

《民法典》对社会有哪些积极意义?

问:不难看出,民法典草案几乎全都是围绕“人”展开的,那么,对于同样由“人”组成的社会,民法典草案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答:首先,我认为,民法典草案将会大大激活社会的活力。

“活力”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经济社会的活力。在草案的合同法编中,出于适应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草案对电子合同订立、履行等特殊规制做出了规定,以立法形式肯定了电子合同的发展前景。这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商务活动,同样也对经济社会的高效流通、法律保障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民法典草案还将起到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

对于民法典来说,它将原来的多部单行民事法律进行了合并,但这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我们可以看到,在修订过程中,加入了许多全新的内容,不断精进和完善着这部法律。当前的这部民法典草案可以说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

这无疑也是提升全面依法治国水平的最好体现。整个过程体现了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同样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步骤。

在我看来,一部好的法律,应该成为人们的行为方式的引领,符合社会道德观和公序良俗,体现正向社会价值观,而这部民法典草案正是这些方面的典范。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https://www.shehong.gov.cn/sfj/xinwen/show/47a9d3f870db431a88cfe51b4ed9703d.html
2.民法典的全面解读法律之根基与未来展望民法典的全面解读法律之根基与未来展望 一、合同法 在民法典中,合同法是占据重要位置的一部分,它对现行的《合同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和完善。新的合同法不仅规范了基本的合同关系,还对特殊性质的合同时引入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如电子合同、网络交易中的信息披露义务等。这些创新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更加灵活、高效且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24410.html
3.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解读1210根据《民法典》第1210条规定,当机动车发生转让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时,应由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实际控制人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作为最后受让人的D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为什么B和C不需要对交通事故受害者A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B和C虽然曾是摩托车的所有人,但他们在事故发生时已不再是车辆的实际控制人,且根据法律规定,原车https://zhuanlan.zhihu.com/p/699767140
4.《民法典》基本原则之自愿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分为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加上附则,共1260条,确立了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和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2422372036635800&wfr=spider&for=pc
5.最新,《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版侠最新,《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民法典,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版,侠客https://www.163.com/dy/article/FDVKHT5U0514U96D.html
6.民法典全文解读(1260条)《民法典》1260条全文解读 《民法典》中“原文保留”现行法规定约457条,对现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实质性修订”约246条,“新增”条文约148条——针对一千两百多个条文,法律名家讲堂邀请立法专家杨立新教授、谢鸿飞教授、马忆南教授、朱广新教授等逐条解读民法典条文。《民法典》系列专题,共有八大课程,均为法律人最为关切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123/19/11296373_958566226.shtml
7.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1260条)【导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全文共7编,1260条。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28日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法典化法律正式出台。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https://sh.bendibao.com/news/2020528/223863.shtm
8.知识锦囊民法考点:共有相关知识汇总!共有份额是合伙人地位或者资格的一部分,除了财产份额之外,还包括共同执行合伙事务、利润分配、剩余财产分配等权利,是具有复合性的权利,包括自益和共益的权利以及亏损分担等义务,类似于公司中的股权或者股份。《民法典》第974条规定的合伙财产份额的转让,事实上也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MjUzNTI3Mw==&mid=2247517477&idx=2&sn=ae1d4852afa04f6329d5242da6975c5e&chksm=fbf47aebb047f9afcecff5b06645d18970a1b00f232728e78d00d647f12a6b0c48f6e885f625&scene=27
9.最新,《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https://m.sohu.com/a/398739752_355386
10.《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博法理以审 望公义而判 原标题:《《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764162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法典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完整版!(全文1260条) 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免责声明: 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END— 米勒之声编辑部米勒之声,用心相伴原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完整版! 关键词: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00531/wap-content-1117842.html
12.民法典1260条内容是什么彭景丽律师视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60条 本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https://m.110ask.com/video/4840613675527717543.html
13.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4.有开车的朋友注意了,《民法典》:交通事故中有关赔偿的3条新规《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文本,已于2021年1月1日宣布实施,内容总共1260条,涉及到了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从吃穿住行到生老病死,应有尽有,被称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公民权利的宣言和保障。 《民法典》的出台,为许多无定论的案件提供了准确的判决依据;让很多有争议的https://m.yoojia.com/article/9869579360107756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