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和面向群众的窗口单位,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持续深度依托“一网通办”这个“总平台”,通过当好“勤务员”“管理员”“宣传员”角色,为多样优质的法律服务赋能,不断助力群众幸福生活。
一
当好法治为民的“勤务员”,
持续增强服务供给和服务体验
一是实施“四门”工作法。中心不仅“开门”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上门”服务行动不便人群,还“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服务“老妇未残工农军”等特殊群体、定期“回门”征询群众满意度。今年已累计服务群众3461人次,通过上门受理等方式服务特殊群体78人。二是强化便民举措落实。持续开展帮办服务,设立帮办专窗,帮助使用“一网通办”平台获取服务、调取资料,今年已帮助36名群众疏通受援堵点。推进法律援助司法鉴定费用减免“免审即享”,“一对一”协助获得减免。发挥“法律援助一件事”集成优势,简化服务流程、拓展网办深度,今年来98%的法律援助申请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受理审批。三是定向拓宽服务外延。织密基层服务网,依托“1+25+357”区镇村三级服务架构,精准对接妇女、老人、残疾人等群体需求,就近提供个性化服务。整合律所律师资源,保障服务供给,新增12348热线接答工位,助推线上线下服务双擎联动。
(图为中心工作人员上门受理赡养法律援助申请)
(图为新增设的12348热线接答工位首次对外提供服务)
二
当好法护民生的“管理员”,
统筹推进自身建设和服务管理
一是全方位强化窗口建设。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带头亮身份、做表率,在服务一线开展“法援惠民生”实践活动。持续保持整洁环境,统一工作着装,动态更新窗口服务指引。深化“一窗通办”,采取“法律援助+”融合服务模式,提升办事速率。二是全触角推进内部管理。建立13项服务工作制度,涵盖人员管理、窗口运行、为民服务等方面,通过业务实训、知识竞答、主题征文等学习活动和“一网通办”立功竞赛磨砺为民初心。实施集体决策,今年一季度进行6次法律服务集体研讨,研究布置案件办理和惠民政策实施等工作。三是全流程监管援助服务。制定《崇明区法律援助服务团工作规范》,动态调整援助律师名录,吸纳青年律师参与服务,定期开展服务培训,引导规范专业服务。“一案一监督”动态监管援助案件,同律师会商重大疑难案件援助方案,跟踪服务全程,并对全部结案卷宗打分考核,全面评估办案结果和服务质效。
(图为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窗口接待来访咨询和办事群众)
(图为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律师商讨疑难案件援助方案)
三
当好法润民心的“宣传员”,
同步进行普法宣传和服务指引
(图为中心工作人员走进商圈开展宣传活动)
下一步,崇明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立足本区实际、坚定需求导向,不断推动“一网通办”应用实践朝纵深前进,确保服务不缺位、管理无死角,让法律服务走“新”更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