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的10个真相,你所关心的问题都在这了

沙龙嘉宾(左起):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官员李红艳、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副主任李涵、现代学校发展研究院梁国立博士。

什么是校园欺凌?跟校园暴力有何区别?

校园欺凌在学界没有一个特别统一的定义,大部分学者认为符合这几个条件就是校园欺凌的行为。

第一,以强凌弱。

第二,类似强凌辱行为重复发生。

第三,发生在校园里同伴之间。

第四,它不是偶发或无意的行为,我欺凌者的故意行为。

校园暴力的概念比较大,校园欺凌是校园暴力一种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校园暴力分了4类。第一类是身体暴力,还包含老师对学生的体罚。第二类心理暴力,又包括语言暴力,包括取绰号、取笑等,也包含社交暴力,排斥、孤立被欺凌者等。第三类是性暴力,一些越界的接触、骚扰,严重还有强奸等。第四类就是校园欺凌。

哪一类学生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学生没融入一个群体或者融入多个群体,在其他学生眼里跟别人不一样,或国家背景不一样等都有可能成为被欺凌的对象。这其实更多是个体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性格比较比较内向、孤僻的孩子相对来说可能更容易遭受欺凌。

还有一些相对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女性、单亲,像这样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到欺负。

在中国学校的校园欺凌的现状是怎么样的?比其他国家更严重吗?

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去年抽样北京的六所中学做了五百多份问卷调查发现,20%左右的学生每学期有多次被排挤、起绰号、被嘲笑、被讽刺的经历。最后这个问卷调查的结论很多,远远高于我们以往对校园欺凌普遍性的认识。

还有一个调查,北师大对北京12所中学进行了一千多个样本的调查,他们把欺凌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身体冲撞,第二类语言类(比起起绰号),第三类是关系类(被孤立排斥等)。调查结果显示21%的学生有被语言欺凌的经历,身体欺凌占29%,关系欺凌占6.7%。他们得出的基本事实判断是:小学生比初中和高中生更容易被欺凌,普通学校比优质学校更容易发生校园欺凌,流动人口比本地学生更容易被欺凌,父母离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受欺凌。

其实,校园欺凌在全球是一个普遍现象。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每年全球有2.46亿儿童遭受校园欺凌和暴力,大约占所有在校中小学生的20%。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关于儿童暴力的特别代表,针对全球18个国家的10万名儿童的民意测验显示,三分之二的儿童曾遭受欺凌。

现在的这个“欺凌”事件,如何看待发帖家长的行为?

首先教育系统应该反思如何更加有效地来应对。这位家长跟学校进行了长达十多天的沟通,据说是实在受不了了才做这件事情。对于这样的事情其实需要更多的专业力量介入,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认定,需要对这件事情了解,对孩子们的回应要到位,尤其是这个孩子或家长认为已经是校园欺凌的时候。

无论是被欺凌还是欺凌的,其实家长们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培训的引领才能很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目前也有媒体认为这个家长太过分了,把这件事情闹的这么大。中国的整个学校系统在这方面其实是非常弱的,但从儿童保护角度,家长的这一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让更多的人开始重视校园欺凌了,至少相当多的人可能以前对校园欺凌根本不知道或当回事,也能起到让社会和家长都来学习,让学校和教育系统都能正确应对和预防的作用。

校园欺凌发生后,受害方家长要不要找对方家长?

其实孩子之间的欺凌,要让欺凌者知道道歉是自己的责任,是自己的课题。而对于另外一个孩子他的课题是能不能真诚接受他人的道歉,把这两个想清楚后就不要背负太多的压力。这是从保护儿童的角度出发。

遇到校园欺凌,有的家长教孩子打回去,这样做对吗?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类似这种打回去的理念,其实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可能遭受的欺凌的恐慌,打回去是一种恐慌之下的选择。但这不是理性也不是良好的选择。

这种选择会产生什么后果?先说下校园欺凌通常包含三个成份,一个是欺凌者,一个被欺凌者,还有一个旁观者,三者来讲都是受害人。在短期内,被欺凌孩子遍体鳞伤或者出现很明显身心的伤害倒不是最主要的,大量研究表明以暴易暴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犯罪率要比别人高,也就是说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这种习惯就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

其实我们做未成年人犯罪干预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强势地以暴力手段侵犯同龄人的孩子,小的时候都有过被欺凌的经历。有一类人在受到校园欺凌的时候当时似乎没有对他有多大影响,但以后他的人格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家长们鼓励自己的孩子打回去的时候,可能未来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暴治暴还有一个问题,身体的、语言上的暴力或许可以以暴治暴。但网络暴力怎么以暴治暴?这实际上很难达到你的目的,可能导致暴力的升级无限地上升,对后使所有的人受到牵连。

校园欺凌需要法律的严惩吗?

现在这个校园欺凌事件出来后,我看到很多人提到司法问题,有人提到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现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是16岁。但是否需要上升到司法层面还需要商榷。

在这样一个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可以再来讨论如果出现了个别严重的情况如何惩罚。现在需要全社会先弄清当下校园欺凌的现实,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在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是否有独立的少年司法作为后盾?

在美国的高中,经常能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警车。但中国的学校好像在这还没有警察一直常驻。咱们国家对孩子这个群体,除了教育、学业方面之外其他方面太缺乏认知,对这个群体作为权力主体应该获得什么样的保护、尊重,除了老师似乎没有更多人关心和探讨。

当出现校园欺凌时,对被欺凌或欺凌者的问讯一般是三类人,一是警察,一是社工,还有一个是法官。讲课的是法官,挺有意思,还有律师。美国为了避免二次伤害,问讯的人要有专门训练,是一对一的形式,而且问讯的环境一定是隐私的、非常友好非常温馨的环境。问讯的设备通常有无线连接或双面镜。这种问讯会一次性做完,不能让受害者不停地回忆痛苦的经历、痛苦的感受,所以问讯的次数、信息都是有讲究的。

国外学校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这个概念形成、大量的研究以及如何干预,挪威、芬兰等国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第一,这些国家主要是从硬件设施上尽量避免校园特别隐蔽或偏僻的地方发生欺凌。

第二,课间文化的营造。挪威的模式里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班级建设,比如什么东西是好的、怎么样做是对的、遭遇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做等等,尽量让老师参与到课间里,及时了解和监管学生,可能问题会少很多。还有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围绕校园欺凌等进行班级教育和班级活动策划。

学校层面如何有效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

第一,每个人都有报告的义务,只有被报告欺凌才能得到处理和回应,所以报告的机制一定要特别明确。

第五,引入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能力的第三方介入,比如社工。社工可以起到资源链接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先以两方为主工作做透了,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现在有什么需求,欺凌解决前的一些风险和这件事是否能妥善处理,前面专业人员的铺垫很重要。而且就学校欺凌而言,社工比心理咨询师更加合适,心理咨询师更多针对的是个体,社工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生态系统视角。

目前我们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前阵性侵案的时候大家讨论如何预防性侵,现在校园欺凌出来了又在讨论欺凌。其实这些都属于儿童保护制度覆盖的、应对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和国家,能不能把儿童当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主体来看?我们究竟应该提供哪些保护?能否通过同一个制度来解决?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THE END
1.校园欺凌是否可以报警解决在线咨询 律师解答 专业整理,在线解决法律问题 如果情节严重,学校管不了是可以报警。特别是已经给身体造成人身伤害的家长可以选择报警。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高中中学小学。校园暴力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僻静处https://m.66law.cn/v/wenda/852067.aspx
2.免费法律咨询服务适用于校园欺凌问题爱问知识人一、校园欺凌相关法律法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https://iask.sina.com.cn/b/lawqZfJCOPkrnJ.html
3.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朱群生律师 人格尊严领域推荐律师 咨询我 律师解答: 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18946.html
4.校园欺凌,如何解?随着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规定的不断普及,在家长、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等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校园欺凌”现象得到有效治理,但欺凌事件并未彻底杜绝。这个游荡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背后的“幽灵”如何辨别?由此造成的伤害如何赔偿?哪些主体对此负有责任?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M0MzQ4MQ==&mid=2654832541&idx=2&sn=55641b367189b8a43bec3239fb42f29e&chksm=bcb66972e7e1fb8c5abec02dc8e2d9aefc8fa6c4f75cc5a10dd633cf785be2809758986b58fc&scene=27
5.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律师普法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2021-01-28 273 普法内容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还需承担刑事责任。校园暴力事件的肇事者,不论采用的是肢体暴力还是语言暴力,其行为都已经触犯我国的法律规定,侵犯到公民的人身权利。只要触及法律规章制度,作为公民就需要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https://www.110ask.com/tuwen/1972458245536751720.html
6.构成校园欺凌罪的条件,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能力,导致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严重下滑;影响受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常常陷入怀疑和自责;破坏法律秩序,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而犯罪记录是伴随终身的,将影响终身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联系侵删) https://m.xunlv.cn/laws/2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