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1.校园霸凌行为形式多样,语言霸凌占大多数

当前校园霸凌的形式越来越多,可分为关系霸凌、言语霸凌、肢体霸凌、网络霸凌等多种形式。根据《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语言霸凌成为校园霸凌的主要手段,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霸凌形式,取绰号、辱骂、嘲弄等行为会摧毁青少年的自信心,造成严重心灵创伤。

2.同性别之间霸凌居多,被霸凌者以男生为主

同性别之间更易发生校园霸凌行为,异性之间霸凌行为较为少见。据《看见校园霸凌:公众认知调查报告》显示,被霸凌者以男生居多。男生欺负男生更为常见,言语矛盾、性格冲突等都易导致个别及群体性的校园霸凌的发生。

3.霸凌行为集中在初中,多发生于隐蔽性场合

校园霸凌行为多发生在初中教育阶段,其次是小学、高中等阶段。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发育的叛逆期和成长期,行为举止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弱,因此校园霸凌行为更为猖獗。校园霸凌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学校宿舍、厕所等隐蔽性场所,这些地方由于私密性较强,监控和管理不是十分细致,因而成为了校园霸凌的主要实施地。

(二)校园霸凌行为的危害

其次,对于霸凌者来说,霸凌行为会助长其欺凌弱小的不正之风,导致其人格上的扭曲,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对霸凌者不进行及时矫正,霸凌行为会对其心理和身体造成更严重的毒害;对于道德的冷漠和对于法律的无视,会使其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终身。

最后,对于学校其他学生而言,霸凌行为会对校园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形成恶劣的校园风气,导致校园霸凌的迅速蔓延扩张,使更多学生陷入校园霸凌行为的受害者;同时,霸凌行为也会给学生们造成恐惧和担忧心理,进一步影响学习和成长。三、我国校园霸凌法律规制的建议与思考

1.制定和出台反校园霸凌的专门法律

第一,要对校园霸凌行为作出明确界定和分类。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校园霸凌行为的定义予以明确,解决校园霸凌行为在整治过程中出现的概念空缺和惩处困难问题;同时,也要对校园霸凌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规定和分类,对于越发出现的多种形式的霸凌行为绝不姑息,严厉惩处各种形式和手段的霸凌行为。这种更为明确和细致化的规定,将为公安和司法部门办理校园霸凌案件提供更加明确、有力的法律规范,提高办理校园霸凌案件的质量,以法律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第二,加大对校园霸凌行为的惩治力度,严厉追究霸凌者法律责任。在许多校园霸凌事件中,霸凌者实施了校园霸凌行为后,只是受到了教育部门及学校的批评教育或者纪律性处分,并通过经济赔偿的方式来协调双方矛盾。这种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很容易助长未成年人的霸凌心理,让他们认为只要批评处分和经济上的赔偿就可以轻而易举解决问题,这不但放任了他们实施霸凌行为的嚣张气焰,也为下一次发生霸凌事件提供了滋生土壤。因此,要加大对校园霸凌行为打击和惩处力度,严格追究霸凌者的法律责任。

3.适当降低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

针对刑事责任年龄问题,由我国《刑法》作出严格规定,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又有从轻、减轻或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但从目前我国校园霸凌行为发生的现状中看出,校园霸凌行为出现了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儿童成为了霸凌者。这无疑对年纪尚小的霸凌和被霸凌双方而言,都是对心理和身体的严重危害,影响着孩子们在校园的正常学习和成长。由于现在青少年和儿童都出现“早熟化”趋势,对是非对错和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认识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因此,立法机关应当考虑适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于那些年龄较小但情节恶劣的霸凌者也要进行法律上的处罚,充分发挥法律的威慑力和制裁性,为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的法律保护。

THE END
1.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加强家长的法治教育,提升其防治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是构建全方位防护网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法治教育工作坊,普及校园欺凌的危害、法律后果及预防方法,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鼓励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孩子的法治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校园欺凌问题。家长应以身作则,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2/t20241213_2111282727.html
2.网络暴力相关法律范文面对一个个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孩子,需要政府作出深度思考,应该结合时代需求提出合理改进对策,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制定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机制,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出现,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和健康的环境,并且通过调整和完善刑事司法中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能够为其提供充足法律保障,确保未成年人更加健康的成长。https://www.gwyoo.com/haowen/166761.html
3.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导读:校园欺凌涉及的法律责任有民事和刑事两种。 民事上,若未成年欺凌者监护人未尽责,需承担侵权责任。 学校等机构未履行职责时,也需担责。 刑事上,欺凌者可能涉及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而年龄界限分为: 12-14岁犯严重罪行且手段残忍者、14-18岁犯特定严重罪行者、16岁以上者均需承担刑事责任。 https://www.64365.com/zs/2788470.aspx
4.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律师普法校园欺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民事侵权责任: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别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2、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二、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的年龄: 1、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https://www.110ask.com/tuwen/12650787247809837214.html
5.涉“校园欺凌”法律依据典型案例汇总(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45条:未成年人实施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至少确定一所专门学校按照分校区、分班级等方式设置专门场所,对前款规定的未https://pc.sclztv.com/news/134611
6.多年前被校园欺凌还能追究吗,法律怎样规定多年前被校园欺凌一般情形下是不能追究的。因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非诉讼时效发生了中止、中断或者是延长,导致目前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https://v.66law.cn/wenda/16164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