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家长学校如何预防和面对?科室动态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年6月实施,明确定义校园欺凌。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发生校园欺凌,学校工作提示

1.深入摸排,建立工作台账

对个别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采用教育与矫正相结合等方法开展一对一帮扶,转化行为方式,必要时联系其监护人共同开展教育。

2.广泛宣传,营造和谐氛围

各学校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宣传栏、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开展法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中小学生充分了解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技巧和途径。促使学生建立健全法律意识,懂得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做一个守法护法的好学生。

3.预防为主,提高监管能力

加强校园欺凌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严格落实校园门禁、请销假、点名和值班巡逻等制度;加强晚自习、学生宿舍的管理;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监控显示端必须24小时值班到位。

4.专题教育,增强法律意识

开展以《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演讲、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欺凌和暴力行为危害性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多方联动,科学形成合力

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发现学生存在不良行为的,及时告诫、制止并及时告知家长,引导广大家长增强法治意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每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进校园,用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防欺凌、防暴力等警示教育,警校联合,形成合力,教育效果良好。

孩子出现这些迹象时,家长要注意

1.突然不愿意上学

原本并不排斥学校的孩子突然表现出不愿上学的倾向,可能是学校里出现了一些令孩子烦恼,不愿面对和处理的事情。

2.无端情绪变化

孩子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有厌学的念头,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突然变得阴晴不定,可能是学校有什么事情影响着他。

3.抱怨有同学针对他

4.身上出现伤痕

孩子放学回家全身脏兮兮,身上还有伤痕,一看就是打斗造成的,但孩子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伤到的。千万不能忽视。

5.行为异常

如果孩子情绪特别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应,如特别粘人、拒绝去学校、非常胆小怕人甚至有自我伤害倾向等,建议家长去学校了解情况。

6.睡眠出现问题

失眠、噩梦、尿床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校园欺凌的表现之一。

THE END
1.预防校园欺凌法律在我身边奉新县人民政府今天很荣幸能有机会来这里,与大家共同学习和探讨,我今天讲课的主题是:预防校园欺凌,法律在我身边。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我国施行的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明白法律是什么?第二,要了解法律与我们http://www.fengxin.gov.cn/fxxrmzf/ggflfwpfp/202208/e61f3508bf994659b65eedf5f9e07e5b.shtml
2.我为群众办实事普法进校园预防校园欺凌澎湃号·政务找王法庭刘现强庭长向学生们分享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预防校园欺凌的法律知识,并且与同学们亲切交流。通过解读法律知识、典型案例等方式为学生们宣传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们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懂得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教育宣传成果。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87651
3.预防校园欺凌安全内容校园欺凌安全内容制作人:XXX时间:20XX年X月1234目录第1章简介第2章校园欺凌的原因第3章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第4章校园欺凌事件处理流程第5章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第6章总结第7章补充内容●01第一章简介校园欺凌的定义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针对某一学生戒学生群体的恶意行为,主要包括言语、身体和网络欺凌。这种行为https://www.docin.com/p-4632397687.html
4.预防校园欺凌教案内容(范本15篇)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连贯。如何写出优秀的预防校园欺凌教案内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预防校园欺凌教案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校园欺凌教案内容篇1 1、了解校园欺凌的成因及危害,学会预防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2、通过校园安全教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85625.html
5.学法好帮手公安机关办理学生欺凌违法犯罪案件执法指引(收藏学习)保护在校学生正当权益,依法惩治侵害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规范公安民警处置学生欺凌警情和办理相关案件,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Y5OTE3Ng==&mid=2247598372&idx=3&sn=df9dcfe746a22a5c5c494e54b383b090&chksm=f8a0003f6df9b378cc38a84c8ed0905be2b9ee6f93356d3d9ddf3ea734a3393606e1e6a49910&scene=27
6.“预防校园欺凌”法制教育进校园专题讲座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预防学生校园欺凌,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文明、平安、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宾阳芦小邀请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宾阳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所长李晋名、中和社区警长韦均两位警官为我校2600多名师生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法制教育课。 李所长根据当前的社会和校园安全形势,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什么是https://www.meipian.cn/38e67z77
7.严防校园欺凌范文8篇(全文)4.司法因素---法律惩罚轻。法律对于小暴力的惩罚轻,施暴者犯罪成本低使其产生侥幸心理。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学生认为未成年人即便是犯罪也会被宽恕或者由父母私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更容易使他们心存侥幸或者暴力升级。 三、预防校园欺凌的举措 1、学校和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ooixwzj.html
8.我校人文学院到汉中市陕飞一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情景剧表演暨为了提高学生对校园欺凌的认知,防范和遏制欺凌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6月15日上午,人文学院组织26名青年志愿者到陕飞一中开展“抵制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情景剧表演暨法律知识普及活动。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熊敬明、副院长付恒阳及钱德敏、李丹、蒋丽等5位老师及汉中市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汉https://news.snut.edu.cn/info/1003/18439.htm
9.全国人大法工委回应法律法规如何防范治理校园欺凌全国人大法工委回应法律法规如何防范治理校园欺凌 今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针对社会关注的法律如何治理学生欺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作出回应。 杨合庆表示,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学生欺凌问题作了有针对性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4/t20240419_2111183462.html
10.关于校园欺凌,法律有哪些规定?正在播放关于校园欺凌,法律有哪些规定? 留守儿童为何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 00:01:44 预防校园欺凌,家校社谁才是责任主体? 00:01:18 造成校园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00:02:00 旁观学生面对他人的校园欺凌行为该如何做? 00:01:16 对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除了心理辅导,我们还能做什么? 00:01:13 孩子遭遇校园欺https://edu.cctv.cn/2024/04/11/VIDEtHxUxIwWbHEb5Iz4IGiH240411.shtml
11.如何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精选8篇)因此,惩戒功能的不断弱化和放任,最终使得这类学生的欺凌行为变得无所畏惧,甚至迫使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加入其中,形成“被欺凌——加入欺凌集团——欺凌别人”的恶性循环。 (三)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中国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刑法》等相关规定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0l6eu3m.html
12.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如何防止校园欺凌 导读:第1、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第2、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第3、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申诉报案。https://www.64365.com/zs/779914.aspx
13.校园欺凌如何筑起法律“防火墙”——中国青年网“校园欺凌”的界定相当于一个“筛子”,它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作出判断的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史卫忠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严格来说,‘校园欺凌’或者‘校园暴力’不是法律用语。” 他介绍,目前,检察机关对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参考的是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1701/t20170103_90059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