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日本房产(ID:Japan_gold)|森先生
大家好,我是森先生。
最近又有一则令人悲愤的新闻占据了各大媒体的主要位置,河北邯郸的三名初中生对一名同学长期霸凌,并最终在3月10日杀害了这个孩子。手段残忍,性质恶劣!人们铺天盖地的都在声讨这三名年纪轻轻的犯罪嫌疑人,进而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内容产生热议。
因为当初在决定移居日本之前,我还真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毕竟两个孩子大概率要在日本度过整个学生生涯,我觉得他们很有可能会在某些阶段遭遇程度不一的霸凌行为。当时为了了解日本这方面的情况,我着实还做了不少的功课。
霸凌,或者说欺凌,在日语中是“いじめ”,英语对应的单词是“bullying”。一般是指由学生实施的对其他学生造成心理上或物理上的影响进而使其深感精神痛苦的行为。
在我国《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中,校园欺凌被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损害身心健康的行为”。
而日本对于欺凌行为的界定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
在这种“低标准”的范畴内,“受害者”的范围自然就会扩大很多。
2015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在一个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反馈曾遭遇校园欺凌。白皮书统计的校园欺凌现象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被人说坏话等行为。
日本的校园欺凌危机始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日本校园中,老师经常受到学生的攻击。对的,你没有看错,是学生欺负老师!如果没有在这边生活,我会很难想象这种情况。
但通过这几年的观察,一个很强烈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学生完全不怕老师。
一方面,老师很少会凶他们,甚至都不怎么大声说话。另一方面,老师对孩子的约束手段也不多,比如说没有罚站,罚抄,留校等,更别说是体罚了。
那个年代,学校不得不与警方合作打击这种社会现象,使暴力攻击教师的行为减少了。但不幸的是,欺负学生的案例开始增加,使得校园欺凌逐渐成为日本的社会问题。
日本的校园欺凌有一些特点。
首先,这种行为广泛地存在于各类学校,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欺凌对象也并不单一固定,除了普通学生,有钱人家的孩子,甚至日本皇室的爱子公主也曾因受到同学的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
其次,霸凌行为更多地是通过心理层面实施的。
类似邯郸这三个初中生那样直接把人弄死的案例少之又少。欺凌者主要是通过无视、疏远、冷嘲热讽等方式来欺负某个同学。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算什么霸凌,不就跟小孩子恶作剧差不多。非也,我们在日剧中看过的那种学生不堪欺凌自杀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耳闻。
相对我国而言,日本的校园欺凌历史较长,成因复杂,主要既涉及大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又关系到诸多社会问题。
总体而言,校园欺凌的发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原因:
一是社会文化因素,集体主义观念根深蒂固。
因为日本人追求集体主义,事事希望与大家保持一致,以求不显眼,不引人讨厌,不被人议论侧目。因此,在学校里,日本学生也喜欢寻找到群体,并融入成为一员。
这就间接地造成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外貌缺陷,或是性格原因而无法加入任何一个群体,容易被群体所孤立和排斥,这时针对这类学生的欺凌就很容易发生。一旦某个学生成为了被欺凌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学生就会对这个同学采取同样的态度,抑或充当看客,对欺凌现象冷眼旁观,即使这样的行为并非出于其他学生的本意,但是为了能够不使自己“被特殊化”,他们只能选择这样做。
在欺凌者的眼里,对其他学生的欺凌行为是特立独行的、很“酷”的,是对学校规矩的挑战。因此,部分学生,尤其是那些在学习方面没有办法得到成就感的学生,就开始通过欺凌他人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这种民族特性导致除了学校,甚至在日本职场,因为年龄、资历发生过的欺凌事件数不胜数。2016年,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一的日本职员在过去三年都曾遭受过职场欺凌。
问题存在了,就一定要想办法应对,一定是从法律层面解决。
日本校园霸凌法律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应对,该法案要求学校不能采取“不告不理”的消极方式,而是要积极干预和有效救济。
例如,为了保证遭受欺凌的学生得以安心上课,可以让欺凌他人的学生在其他教室上课,进行隔离式保护;学生如果受到伤害或者发生长期缺勤等情况时,校方必须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通报学生家长。
2021年12月15日,日本埼玉县的地方法院,针对该县的川口市市立中学校以及川口市教育委员会未能适当应对校园霸凌事件,对川口市作出支付55万日元损害赔偿的一审判决。
宣判当日,川口市一方作为被告并未出席,与之相反的是,旁听席上坐满了市民,共同见证了日本首例认定政府不作为也违法的霸凌案件的判决。
校园欺凌事件既是校园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要想有效防治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仅靠教育部门一己之力难以解决,需要动用社会一切可行力量,群策群力方能达到既定目标。
为此,日本各地方政府纷纷设立了由外部专家组成的校园欺凌事件应对机构,聚集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应对校园欺凌事件,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专门开通了校园欺凌问题咨询热线。
例如,美国的“奥尔斯顿法案”和韩国的“校园霸凌防止法”,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经验。我想说,借鉴国际经验,直面正视这一问题,出台针对性的法案,也是我国应该考虑的应对方向。
前几天我与女儿谈心,问她在学校里有人欺负你吗。她回答有,我不由得心头一紧,难道怕啥来啥了吗。
她说有个女生总喜欢对她指手画脚,说三道四。我说你是怎样应对的呢。她说通常是不理会那个人的,但是昨天,好朋友柚月酱和她一起把那人怼回去了。我问打架了吗,她说这怎么可能,我要是把她打伤了,你不是要去赔钱了嘛……
如果大家也向往在日本生活的状态,未来也有办理签证的打算,我们整理了一份《日本9种长期签证申请指南》,介绍了前后期所有准备事项,包括申请方案、价格、居住要求等,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扫码领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