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热播电影《第二十条》都看了吗?其中一个关于校园欺凌的案例引人深思。那么,实施校园欺凌需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
??温馨提示:
??不做施暴者,一时年轻气盛,可能带来难以挽回、懊悔终生的后果;不做旁观者,周围人的沉默、围观、嘲笑,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请鼓起勇气向学校、家长或司法机关反映;如果你是受害者,请不要害怕,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记住,你的背后还有我们。
??网络防沉迷,娱乐需适当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培养广泛兴趣爱好,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增强抵制网络游戏诱惑的自觉性。
??这些场所,未成年人不能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8条中明确规定,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谨慎交友,不去网吧、酒吧、KTV等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场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学习基本预防性侵害知识,提升辨别能力和防护能力。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
??时刻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马路隔离栅栏。
??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马路边或停放的车辆后嬉戏打闹。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须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机动车时须系好安全带。
??守好你的“小金库”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不少同学收到了大笔压岁钱,这时要小心骗子盯上你的小金库……
??目前网络诈骗,尤其是利用网络游戏、网络追星、刷单返利等途径和手段实施的诈骗仍然高发多发。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方式取得未成年人信任,进而进行线上诈骗,甚至通过线下见面实施侵犯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不要轻信“免费领取”“大额返利”等说辞,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