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普法|全方面解析关于校园暴力的判罚,学生和家长必懂的法律常识
正文字数共计2265字,大约花费7分钟阅读。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频发,对受害者的身体、精神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有些甚至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近期,网上就出现了一起校园暴力致死的事件,看得很是让人气愤。
据老师介绍,张凯可能是在下午1点左右被殴打。据张凯父亲张先生介绍,何女士到校后,才将儿子送往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救治时,当时已经接近下午四点,最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张凯不幸离世。
据死者张凯的家人介绍,当天孩子在学校外的小巷遭到殴打后,去到学校厕所再次遭到殴打,一天内被殴打两次。受害人的头部、肺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而据张凯同学所说,事情的起因只是怀疑张凯拿了他们的耳机。因为耳机而殴打张某致死,这些人的残忍程度可见一斑。
4月30日,据报道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全部抓获,善后及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充满书香与欢乐的校园何时已经成了暴力的滋养地,而这些实施校园暴力的人又该如何判罚以及防范?发生校园暴力学校该负怎样的责任?
我团队罗淼律师围绕以上问题作出解答:
校园暴力所涉及到的问题很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绝对无责任、相对有责任、从宽责任、完全负责任。青少年犯罪应该是:
(1)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不满14周岁的人对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承担刑事责任。
(2)相对有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几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即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从宽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实施了犯罪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这一阶段的人犯罪,通常又称之为未成年人犯罪。第四、完全负责人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1)寻衅滋事: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2)故意杀人: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量刑幅度为: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刑法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被判处死刑。因此16岁的未成年人杀人的话,根据犯罪情节,从轻处罚的话,要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3)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未满18周岁不处死刑)。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由侵权行为引发的损害赔偿称为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旨在保护受害人的身体、财产不受不法侵害。
(1)《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当九种人格权力遭受不法侵害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这九种人格权是: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被害人因侵权行为致死,其家属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支付抚慰金。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至被害人残疾的应当赔偿被害人医疗费、伤残生活补助费,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
(2)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8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39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1)遭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学生,应在学校、警方或家长的帮助下,制止暴力,绝不能逆来顺受或以暴治暴。
(2)与不法行为作斗争一定要讲策略,运用智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尽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亡。必要时尽量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与此同时一定要记住对方的体貌特征,及时报警,或向老师、家长寻求帮助。
(3)当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约自己到校内外偏僻地方去时,一定要坚决拒绝;当不法分子到来时,一定要想办法逃脱,并积极寻求帮助。
(4)要增加法制意识,当冲突发生后,要勇敢站出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是非常恶劣的行为,应坚决予以抵制,学校和学生都要一起监督。如果遭受了校园暴力,不要害怕,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或自己孩子的权益,要相信法律一定是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