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

作者:方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治与发展规划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青少年法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对欺凌的认识和识别能力。现实中,很多学生对于欺凌并没有正确的认识,不懂得区分开玩笑、玩耍打闹和校园欺凌,导致自己已经实施了欺凌行为而不以为然。通过法治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当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另一方实施欺压、侮辱,并造成了对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时,行为已经构成了欺凌,这种行为不仅包括我们传统认为的肢体攻击,也包括言语侮辱、排挤孤立、网络霸凌等。我们应当让学生学会识别欺凌行为,认识到“主观态度”和“损害后果”的重要性,如果主观是故意的,并且对受害者产生了实际的负面影响,这种行为就要引起注意,可能是欺凌征兆或是已经构成了欺凌。只有让学生学会识别欺凌,才能减少欺凌的发生。

法治教育可以提升预防校园欺凌的效果。在校园欺凌中往往存在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三种角色,通过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可以强化不同学生应掌握的意识和能力。一是强化欺凌者的规则意识。对于潜在的欺凌者,强化规则意识至关重要。通过法治教育,让学生明白任何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二是提升被欺凌者的应对能力。被欺凌者往往因害怕、觉得羞耻而选择沉默。通过教育要让学生认识到,求助是勇敢而非软弱的表现。我们应教授学生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及时报告和求助、注意保留证据、运用自我防卫技巧保持安全、树立自信等。三是唤醒旁观者的责任意识。旁观者虽未直接参与欺凌,但其态度和行为对事件走向有重要影响。应鼓励旁观者理性干预,如报告老师、安慰受害者或集体制止欺凌行为,形成“反欺凌”的氛围。

创新法治教育形式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青少年法治教育应转变传统说教式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尽量结合青少年的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法治教育形式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同时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互动式法治课堂,通过动画、视频、模拟游戏等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趣味学习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法治情景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理解欺凌的危害,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围绕校园欺凌的热点话题,举办辩论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欺凌问题,锻炼其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深化对法治精神的理解;邀请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进校园,举办专题工作坊和讲座,提供专业指导,解答学生疑惑,增强法治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强化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提升教师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除了针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教师作为反欺凌的一线守护者同样需要通过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其识别、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反校园欺凌工作坊,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法律法规及干预策略。教师应学会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校园欺凌迹象,并建立学生互助小组,形成师生共防的网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应当制定详细的校园欺凌事件处理指南,确保一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教师能迅速、公正地介入,保护受害者,教育欺凌者,同时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为受害者提供初步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引导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加强家长的法治教育,提升家长的责任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加强家长的法治教育,提升其防治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是构建全方位防护网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法治教育工作坊,普及校园欺凌的危害、法律后果及预防方法,增强家长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家校沟通机制,鼓励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孩子的法治教育,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校园欺凌问题。家长应以身作则,展现尊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通过日常言行影响孩子,培养其责任感、同情心和社会正义感。家长应尽到家庭教育的责任,教育孩子既不做欺凌者,也不做冷漠的旁观者,要成为反校园欺凌的践行者。

校园欺凌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法治教育在校园欺凌事前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精准的教育内容,结合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其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让法治教育成为防治校园欺凌的有力盾牌,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多方主体形成合力,共同守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THE END
1.以案说法学生在校期间打架学校是否担责?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本案中,甲和乙打架的时间是课间休息,地点是班级内部,符合法律规定的“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学校是否承担责任应取决于其在事件过程中是否尽到了“教育、管理职责”,若学校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则无需承担侵权责任;若确实未尽到管理职责的,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或补充责任。 http://www.jlpeace.gov.cn/jlscaw/yasf/202412/c96ad142eccc4a86a65ac8d74bde58e6.shtml
2.有关校园霸凌的法律法律知识关于校园霸凌的法律内容 法律分析: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 查看全文 牟德栋律师 执业10年 资质认证 2022-04-29 校园霸凌相关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956958418897850148.html
3.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关键词校园霸凌 现状 法律规制 未成年人 一、我国校园霸凌行为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我国校园霸凌行为發生的现状 根据2017年5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25.80%的中小学生遭遇校园霸凌的危害。而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青少年和儿童“早熟化”的成长趋势,我国https://www.fx361.com/page/2020/0424/6600695.shtml
4.关于校园霸凌,你应该知道的事!1.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4.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动态,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zMyODU0Mg==&mid=2247535245&idx=2&sn=4cf2ba587f59e877a12e996185012144&chksm=ebb16d3ee29007b651bf6cacacdd3761e229b82c4a89454ffd9fdba454283ca9a70d4971a74f&scene=27
5.校园霸凌事例分析报告.pptx校园霸凌事例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引言校园霸凌现象概述校园霸凌事例分析应对校园霸凌的策略与建议结论01引言 背景介绍校园霸凌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对受害者和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校园霸凌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13685502.html
6.校园霸凌事件法律怎样处理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法规 作为家长,预防孩子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或加害者,首先要加强孩子的法治教育,让他们明白校园霸凌的严重性和法律后果。其次,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 全部3个答案 > 1.65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小学生校园霸凌事件怎么处理 遇到校园霸凌,应迅速采取措施。首先,向老师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6973269.html
7.《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犯罪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天大法学文库》价格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章 校园霸凌的行为特征与社会预防对策 **节 当前校园霸凌的基本问题 一、校园霸凌的概念 二、校园霸凌的类型 三、校园霸凌行为的典型特征 第二节 校园霸凌行为之罪因分析 一、校园霸凌行为产生的个人因素 二、校园霸凌行为产生的学校因素 http://m.bookschina.com/8948778.htm
8.结伙斗殴?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校园霸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海这部法想听您的建议 摘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2021年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4日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对《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发扬立法民主,现将条例草案及相关说明在解放日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www.eastday.com)、新民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437261
9.《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看校园欺凌事件》4500字.docx《从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看校园欺凌事件》4500字.docx 7页内容提供方:02127123006 大小:164.51 KB 字数:约4.79千字 发布时间:2022-09-16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107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12/6113034004004235.shtm
10.2023年校园霸凌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头条新闻法律资讯校园霸凌的立案标准因地区和法律体系而异,但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受害者:受害者需要是直接受到霸凌行为的人。 2、行为:霸凌行为必须是一种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言语侮辱、恐吓、威胁、欺凌、暴力行为等。 3、严重性:霸凌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实质性伤害。 https://www.maxlaw.cn/n/20231031/10901649875430.shtml
11.校园暴力十大案例分析说法:此案是一起在校中学生之间因琐事引发的持械故意伤害他人并致人死亡的暴力案件。近年来,在校中学生因琐事引发打架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意气用事、法律意识淡薄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呈多发趋势,希望广大中学生以此案为戒,切实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守法意识,杜绝校园暴力事件发生。 https://ab.hbzy.edu.cn/info/1149/5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