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安全论文范例6篇

1文献计量分析在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

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论文现状分析

3.1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力量分布

3.2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

发文量仅仅反映研究产出量,为了从质量或影响力的角度来反映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影响力分布,我们综合了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论文被引百分比、高被引论文数量、h指数、引文影响力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NCI)为论文实际被引次数除以同年、同学科、同类型论文被引次数的平均值,通过标准化来减弱不同学科引文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学科间差异,CNCI在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可比性。筛选出排名靠前的20所学术机构详见图1。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伦敦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伯克利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系统、牛津大学等。这些学校在经济学与商学领域的学术和研究水平在世界上是先进的。综合各国研究产量、质量和影响力等多方面表现来讲,美国在世界经济学与商学研究中独占鳌头,英国位列第二,美国远超过其他国家。英国的伦敦大学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产量和影响力均位列前两位,是世界研究力量分布中实力最强的研究机构。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综合影响力前20名中是亚洲地区的领先研究机构。

3.3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重要作者

近五年国际经济学与商学论文约有10万名作者,产量最多的前50名作者发文量占了文献总量的13.76%。发文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ofPretoria)的RANGANGUPTA(143篇)、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的SHAWKATHAMMOUDEH(85篇)、诺森比亚大学的NICHOLASAPERGIS(70篇)、逢甲大学(FengChiaUniversity)的TSANGYAOCHANG(张仓耀54篇)、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的RUSSELLSMYTH(54篇),他们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

4国际经济学与商学研究热点及前沿

5结语

关键词信息政策;信息法规;定量分析

1文献计量分析

1.2论文期刊分布

排在前10位的期刊载文量都在10篇以上(含10篇),它们的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28.47%,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现代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探索》、《情报杂志》、《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处于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布拉德福核心区,是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重要情报源。

1.3论文作者分布

通过对几位核心作者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马海群教授研究范围广泛,从信息政策的体系建构、方案优选到信息政策的运行机制和评价过程,都有专门的研究。马海群教授和周丽霞共同研究了信息法学学科体系、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研究模式及其研究方法等。肖希明教授和张新鹤博士侧重于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研究。马费成教授对中、美及欧盟信息政策法规建设进行了比较研究,详细介绍了日本国家信息战略的发展经验,并在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李东业主要做比较研究,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信息政策进行对比。汪传雷主要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和企业信息政策模型。

1.4论文作者合著率分析

1982年美国学者提出了分析合著率方法,他认为:一个学科的合著率可以用公式:C=Nm/(Nm+Ns)表示,其中C为合著率,即一个学科的合作程度,Nm为一个学科在1年内发表的多著者论文书,Ns为一个学科在1年内发表的单著者论文书。

2十年来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主要内容

2.1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研究

2.2国外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

1)对国外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其发展道路、研究特点以及对我国的研究启示,还出现了综述类的研究。

2)对具体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的介绍,也出现了一些综述类研究,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家信息政策综述》,《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综述》等。

2.3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比较研究

2.4信息保护政策与法规

2.5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2.6网络信息政策

网络信息政策是针对互联网的特殊性而制定的有关规范、管理和发展网络信息活动的行为准则和指南。网络信息政策的研究热点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政策、电子政府政策等方面。内容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的调控、网络信息隐私权以及计算机犯

罪等。

参考文献

1文献统计数据及分析

1.2主题分布。上述78篇论文,其研究的主题可以分为理论研究(介绍云计算的概念、特点、优势,应用的可行性、问题及对策等)、具体应用(研究云计算在档案业务环节的具体运用,如备份、整合与共享、利用与服务、云档案馆等)、系统和平台构建(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和服务平台架构、服务模式等)和应用的安全性。78篇论文的主题分布如表2: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目前档案界对云计算的理论和应用设想方面的研究占主导,分别占全部论文的43.6%和44.9%。但是,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论文只有5篇,对于如何用技术手段来实现“云”并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1.3作者机构分布。各研究主题的作者机构分布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78篇研究论文作者中有22篇来自高等院校的档案院系,占全部论文的28.2%。26篇论文作者来自其他机构,约占33.3%,其他机构包括高校除档案院系和档案馆室的其他院系和部门、事业单位、军队档案馆等。从表中数据看,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倾向于研究云计算在档案业务环节的具体应用,而其他机构的研究者更注重理论研究和云计算在人力资源档案、会计档案、健康档案等领域的应用与实现。

2主题分析

2.1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田雷提出:“云计算是一种网络服务方式,提供了IT服务的一种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租用或免费获取所需服务。”他还提出目前云计算的三个服务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2]。黄正鸿认为,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互联网和内部网)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其特点可以归纳为:资源池;按需、自助;快速弹性;广泛的网络访问;可度量的服务[3]。陈康明认为,云计算是基于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已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络的服务信息共享模式。云计算的特点是:数据存储更加可靠、安全;资源的合理分配;先进技术理念带来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4]。

2.2云计算在档案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刘永提出,云存储在技术、管理和经济上已经具备了数字档案存储的基本条件。云存储技术是分布式文件系统技术、网格技术、集群应用等技术的集成,后三种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逐渐成熟。云存储将分散在各地的数字信息集中存储,各档案馆(室)可以根据需求来申请适当的存储空间,降低了资金投入[5]。朱悦华、何丽萍、丁建萍认为,云计算时代“云档案”的实现具有较为完备的云计算理论基础、较为成熟的云计算技术条件、较为低廉的云计算经济成本和较为完善的云计算实践环境[6]。

2.5云计算在档案领域的应用设想

2.5.1云计算在档案存储、共享与服务中的应用设想。田雷提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整合档案行业的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部署“云计算”环境,向各级档案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服务[13]。陶水龙提出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的云备份和多套多地的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数据存放策略,建立了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14]。吕元智提出了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将分散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云服务平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云”[15]。祝庆轩、桑毓域等提出档案馆馆际云服务,将档案馆电子文件信息置于云中心,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检索云档案馆“虚拟资源池”[16]。卞昭玲、李俐颍等提出通过云存储解决档案信息的存储、档案信息的收集问题,同时可以共享档案信息[17]。

2.5.2云计算在专门档案领域内的应用研究。廖玉玲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建设工程档案全过程监管模式的系统方案[18]。刘振鹏、卞昭玲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服务系统[19]。邓岚提出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国家综合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并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灾害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和障碍[20]。

2.6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平台构建。程春雨提出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应采用两级部署方式,分别部署在中央云中心和5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中央云中心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门户网站;省节点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包括省节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和基础工具包软件[21]。程结晶提出要构建统一的云存储平台,采用虚拟化技术,开发基于“元数据”访问的分布式数字档案数据访问接口,构建完整的云服务平台来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访问服务、请求认证服务、安全数据传输服务和快速资源搜索和资源发现服务[22]。郑光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档案利用系统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了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云平台管理系统及开放数字档案利用门户设计方案[23]。蔡学美提出云计算数字档案馆系统主要是由云计算数字档案管理应用程序、数字管理节点、计算机专用网络、安全防火墙、公用和私有的硬件设施等构成[24]。朱悦华、何丽萍等提出构建“云档案”资源共享系统,其系统理论模型由资源层、管理中间件层和服务层等三层构成[25]。

2.7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徐华、薛四新等提出云数字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应包括防御系统、监控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通过安全法规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人员培养和培训体系来保证[26]。崔海莉、张惠达提出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推入云的基础设施上,服务中断、数据失真、敏感信息泄露是可能遭遇的技术风险,组织策略、准入退出机制是可能遭遇的管理风险[27]。

3问题与展望

其次,研究缺乏实践基础。相对于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快速实现,传说中的云档案馆、档案云尚未付诸实施,对于云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没有实际调研,因此,大多数研究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

3.2展望

二、论坛地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报告厅

三、论坛主题:以人为本安全发展

四、主要议题:

(一)安全文化——提高政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软手段、软实力,兼谈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和方法创新。

选题思路:通过对比“执法监察”等硬实力、硬手段与“安全文化”等软实力、软手段,探讨全社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设,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创新、措施创新和方法创新奠定理论基础。

(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方法——行业文化与安全生产关系研究。

选题思路:通过发掘不同行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法律环境、人员构成、操作惯例、行为习惯,分析安全文化建设在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法等方面的作用。

(三)国际安全生产经验及其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借鉴。

选题思路:通过了解国际安全文化研究的现状,特别是通过对德国煤矿企业安全生的借鉴、日本全民安全教育体制的借鉴、英国石油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借鉴,总结国际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我市现阶段安全生产工作的参考意义。

(四)城市安全文化建设——国际视野下的首都如何构建“有序、安详、幸福”的安全环境。

选题思路:通过都市视角,分析安全文化对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大都市的影响,以及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当中的具体制度和办法。

(五)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从石油、石化行业实践看“健康、安全与环保”体系的建设经验和落实情况。

选题思路:通过石油、石化系统HSE建设的具体例子,分析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以及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企业责任。

(六)危机预警及动员——从汶川地震看危机预警、危机管理和动员能力

选题思路:从汶川地震看危机预警、危机管理和动员能力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

(七)根据论坛主题,专家自拟课题

五、论文征集

1、热忱欢迎国内外高校、企业及研究院所的安全生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它科技人员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有意者请填写并以电子邮件返回会议回执;

2、提交的会议论文将编入《第二届北京安全文化论坛论文集》。

3、论文语言:中文

关键词:成品油管道;技术发展;政策措施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呈现飞速增长状态,同时石油的消耗也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石油产业在我国的分布零散,无法集中生产导致我国在生产效率上偏低,与国外石油产业相比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我国在石油产业上落后与外国。这样就促使我国在石油管道技术上加大研发力度,创造出高安全、高质量的运输管道。同时在长输管道建设上促进投资多样化、加快管道数字化的研发,在我国现在国情上成品油的管道输送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快成品油管道的建设与规划是当今重要任务。

一、管道技术不断创新

石油管道建设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在长输管道建设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研发建设过程中已经建成的石油管道有长距离、高输送压力等特点。在新的石油管道管理系统上也采用了新工艺、新材料等新型创新技术成果。同时在我国油气管道建设发展中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最近几年,以西气东输管线为标志的众多管线网。而且在我国油气管道的设计、建设、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油气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输送压力和运营过程中对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在油气管道输送过程中必须保证管道运输安全可靠。尽最大的努力保证能源低消耗损耗少,减少管道输送过程中对管道的损坏,以及管道存在的缺陷。例如:管道几何形状异常(椭圆变形、凹陷、位移等);以及管道金属损失(疲劳、划伤等)等等。

二、加快规划及建设速度

加快规划和建设的速度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能力的增长和市场的需求,适应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的高速发展。合理定位“先重点后一般、先急后缓”的原则,规划建设主要市场成品油管道干线,同时加快其他区域支线的建设,形成覆盖成品油管网。这就要求在建设规划中要确保项目高质量的完成,按期投产发挥效益。同时另一方面要突出在管道建设过程中环境友好型,尽可能的减少对环境污染与破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三、推进管道运行体制改革

针对于我国现在成品油管线区域的管理较为分散,主要是跨区域、战场多、管理分散等特点,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必须集中所有的成品油管道资源,实行集中管理打破分散模式,统一进行管道维护及维修,保障维护基金统一性,人才统一等,提高管道运输效率。在进行体质改革的同时要确保体质改革适应本地区和现阶段的发展同时要与管理模式相融合。

四、信息化在管道中的运用

加快技术进步要突出技术的创新,要以建设现代数字化管道为目标,在建设中要存在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养护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和模拟仿真系统的一体化。为施工安全、生产运营数据采集分析评价以及生产调度管理提供统一平台。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引进外国先进的光线通信和卫星通信,建立稳定高效的数字信息保障系统能够全面的针对于地下管道实施全面的监控确保安全运行,通过现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对管道所在的环境气候和管道资源经济进行全面的信息采集应用。实现在可视化的条件下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

五、促进管道建设投资多元化

六、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油气本身的价值的确定,会跟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工业化的进程,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在管道建设与发展中,我国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在科技水平和创新水平上加快步伐,积极面对现在市场竞争力度,促进管道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快速发展长距离管道建设,提高我国管道建设在世界行业中的影响力,走中国特色油气管道建设发展之路。(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锦郑管道运行筹备组)

参考文献:

[1]李祥勇我国成品油管道建设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石油库与加油站2008,17(2)

[2]李旭东.杨晓峰.何东海.梁新军发展我国成品油管道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石油规划设计2007,18(2)

[3]梁永图.成品油管道线路数据筛选软件[期刊论文]-油气储运2007,26(6)

论文格式规范全攻略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THE END
1.中学生给境外间谍拉“下线”!国安部披露案情国家安全部最新披露——为“兼职”赚钱 高中生给间谍发展“下线”小吴是一名在校高中生。某天,短视频平台上有位自称为某公司代办员的网友主动添加小吴好友,并称到周边地区的告示牌拍几张照片就能赚取辛苦费,若介绍其他人“兼职”还能有介绍费。两个星期内,小吴先后发展了八名同学从事“兼职”活动,出现了“传销式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882321580020455&wfr=spider&for=pc
2.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共同守护——国家安全教育知识宣传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知识吧! 一、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需要了解的一些知识 1、国家安全是什么?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https://www.hfxkzx.cn/display/675405.html
3.国家安全教育,这些重要知识我们该知道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201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开启了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崭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制度,将国家安全的内涵扩展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和http://www.wuxue.gov.cn/zwgk/grassroots/6636577/1471701.html
4.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警惕危害国家安全行为,这10个案例令人警醒提到国家安全,很多人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实际上,国家安全拓展到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网络空间等各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危害国家安全案例,令人警醒。 来源|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中国反邪教网 “广州保密”微信公众号 编辑| 方欢欣 https://guangzhoubaiyun.gz-cmc.com/pages/2024/04/11/1a6fee571b46420e9ab733a6277c5ed3.html
5.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的事例(8页)需要金币:*** 金币(10金币=人民币1元) 国防是国家安全的保障的事例.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篇一:《国家安全的作文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家安全的作文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国防是一个国家生存的重要保障。 旧社会,中国人受尽了外国侵略者的欺凌,这都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825/5311312333002333.shtm
6.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卷②1.信息安全保障是网络时代各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首要任务,以下哪个国家最早 将网络安全上长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并制定相关战略计划。 A. 中国 B.俄罗斯C. 美国 D.英国答案:C 解析: 2.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是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保护国家利益,促进产业发展https://blog.csdn.net/qq_50377269/article/details/136688806
7.国新办就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的立法和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工作,请介绍一下这部法律的立法程序,立法过程中是否听取和征求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方面的意见? 2020-07-01 10:35:30 沈春耀: 这次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作出《决定》出台法律,确实很有特点,正如提问所说前后一个多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6224124.htm
8.国家安全,你我共护——茂名市第一中学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教育山河无恙,你我相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于4月10日开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中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良好氛围。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3/c7562106.html
9.国家安全教育课学习心得通用34篇国家安全关系着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安全和幸福。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更是要积极主动地接受国家安全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辨别能力,主动做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的生力军,带动周围的群众正确维护国家安全。 作为大学生,应该切实深入了解国家安全、国家需要,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严格贯彻遵守《国家安全法》,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和利益;http://m.yueduku.com/fanwen/xuexixindetihui/676/676060.html
10.国家安全主题教案设计七篇1、在这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http://www.jiaoyubaba.com/jiaoan/32242.html
11.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3个例子,教你如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3个例子,教你如何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发布时间:2021-10-13 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 楚雄州再部署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楚雄州部署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返回栏目>>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8 云南楚雄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 by chuxiong.cnhttps://www.chuxiong.cn/wap/content/2021-10/13/content_740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