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新思/全面认识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杨晓楠陈雅雯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建立完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生动体现,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十八大以来,维护国家安全被视为头等大事。在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统筹应对国家发展进程中来自国内外的风险与挑战,肩负起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使命。2013年11月,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而我们的安全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需要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平台统筹国家安全工作。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已是当务之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维护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范畴包括维护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十一个方面的内容。其后,随之理论深入阐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范畴也由上述的十一个方面扩展到十六个方面的国家安全,将新型领域诸如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的内容均囊括其中,并以“网络安全”的表述替代“信息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体系形成,成为建立健全国家安全法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和国家安全战略的提出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指导下,中共中央持续推进针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战略部署,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审议通过我国在维护国家安全领域内的首份纲领性文件──《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纲要》强调,“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要加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要做好各领域国家安全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各种保障能力建设,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2017年10月,十九大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并写入党章。2021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上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2022年,二十大报告首次把国家安全作为独立部分在报告专节阐述。

国家安全立法的历史沿革和制定依据

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对维护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内容的原则性规定及公民义务作出了规定,作为国家安全立法的根本依据。现行宪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秩序,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制裁危害社会治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和其他犯罪的活动,惩办和改造犯罪分子。”宪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第五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在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方面,1979年刑法在分则第一章中设立“反革命罪”,1997年刑法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设置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等十一个危害国安安全的罪名。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中,进一步增加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帮助恐怖组织罪,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等五种恐怖活动罪名。此外,我国《刑事诉讼法》也为办理上述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提供了程序性的规范指引。

聚焦国家安全领域的专门立法

从2015年至今,已经进行过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的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近日,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香港出席特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23”开幕典礼。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扎实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应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安全立法的发展历程,我国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框架逐步建成,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向纵深推进。

《香港国安法》是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

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正式颁布施行,是继《香港基本法》《香港驻军法》后,我国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专门针对香港制定的又一部立法,对于确保香港的长治久安和“一国两制”事业的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香港国安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制定的,采取“决定+立法”两步走的形式,从国家层面构建起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防范、制止和惩治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为基本目标,属于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立法在特区制度框架下的创新。

THE END
1.总体国家安全观:法治科技与国际合作的基石新闻资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领域的核心理论,它以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出发点,以构建全面、均衡、可持续的国家安全体系为目标,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所依托的要素,以期深入理解其内涵。 http://ont.hnoreco.com/post/11730.html
2.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关系你我他(三)公民和组织对国家安全工作有向国家机关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 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基石 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了国家安全,既能保护国家利益,也能保护个体利益,维护国家安全。https://www.meipian.cn/2vkfuu6z
3.基础性法律为网络强国提供坚实保障《网络安全法》是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基石 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首部《网络安全法》是在国际网络安全严峻时期出台的,适逢其时,显得非常及时且极为重要。《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发展与网络安全并重的安全发展观,突出的亮点是:确立了网络空间主权原则、明确了重要数据的本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672035794180444705&item_id=4672035794180444705
4.这些日常行为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20之后,以《国家安全法》为引领,我国制定修改了一批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法律,比如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反间谍法》《国家情报法》《密码法》;维护经济安全的《出口管制法》;维护军事安全的《国防法》《人民武装警察法》《国防交通法》《海警法》等;维护国土安全的《陆地国界法》;维护社会安全的《反恐怖主义法》《境外https://www.tsr.he.cn/xwtj/2024-04/14/cms206649article.shtml
5.国防教育常识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本依据。(对) 7. 我国国防法规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意味着国防法规只管军队,不管地方。(错) 8.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对) 9 .中国解放军由陆军,海军和空军三个军种组成。(错) http://www.lpzhj.com/Article/1357b97f-3684-45ef-9d2c-20c97096b3db.shtml
6.守护国家安全:安邦定国的基石与民族复兴的保障国家安全,历来是国家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更谈不上人民的幸福安康。 https://www.jianshu.com/p/6dc3c8a74ba3
7.国家安全法丨国家安全知识百问合为学堂2、国家安全到底多重要?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3、如何理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维护国家安全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准则,这个道理https://www.jchwjt.com/read.asp?id=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