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24年财经法规真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24年财经法规真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为主办方提供考生某方面的知识或技能状况的信息。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2024年财经法规真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含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含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具有梯度发展级次的会计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题目出处】:题目出自【全国2015~2016考试题库】

【参考答案】:错误

【试题解析】: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以及会计行业领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等。

第2题、会计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各种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试题解析】: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第3题、会计工作交接后,原移交人员因会计资料已办理移交,因而不再对这些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负责。

【试题解析】: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交接会计资料存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接替人员不对移交过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法律上的责任。

第4题、记账人员与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参考答案】:正确

【试题解析】: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题、税法是指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征纳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题解析】:税法是指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征纳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题、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票据无效,银行不予受理。

【试题解析】:票据上有伪造、变造的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当事人真实签章的效力。

第2题、存款人发生被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终止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

【试题解析】:存款人发生被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等主体资格终止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

第3题、特设专户是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第4题、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发卡行对贷记卡透支按月记收单利。

【试题解析】:贷记卡透支按月计收复利,准贷记卡按月计收单利。透支利率为日利率0.05%。

第5题、基本当事人是指在票据作成并交付后,通过一定的票据行为加入票据关系而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

【试题解析】:基本当事人是指在票据作成和交付时就业已存在的当事人,是构成票据法律关系的必要主体,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三种。

第1题、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试题解析】: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标准是:(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全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3)对提供应税服务的,年应税服务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4)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5)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第2题、商业性企业及主营商业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试题解析】:商业性企业及主营商业的企业,年应税销售额不低于8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第3题、代收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扣代缴的一种方式。

【试题解析】:代收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收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一种方式。即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法收取税款。题中所述是代扣代缴的含义。

第4题、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仅在于:会计职业道德是不成文的,会计法律制度是成文的。

【试题解析】: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1、两者的性质不同;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款。会计职业道德源自会计人员的职业实践,日积月累、约定俗成,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只存在于会计人员内心的意识和信念。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5、两者的评价标准不同。

第5题、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试题解析】:伪造会计凭证,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变造会计凭证,是指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第1题、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第2题、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

【试题解析】: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道德观念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

第3题、预算调整是正常的活动,政府或者部门可以随意变动预算。

【试题解析】:预算调整固然是正常的活动,但它又是对已经产生法律效力的预算的变动,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来进行,任何政府或者部门都不得擅自变动预算。

第4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

【试题解析】: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并不是题中所述“降级、撤职、开除行政处分”。

第5题、提高技能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试题解析】:客观公正是会计职业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一、单选

1、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向纳税人出具。(D)

A、收据

B、发票

C、扣款凭证

D、完税凭证

解析: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故选D。

2、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C)

A、5

B、14

C、30

D、90

解析:本题考查变更税务登记的期限。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3、不属于税收特征的有(D)

A、无偿性

B、固定性

C、强制性

D、可比性

解析:税收的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银行签发的,支付实际结算金额给收款人的票据是(A)

A、银行汇票

B、银行承兑汇票

C、银行本票

D、支票

解析:银行汇票是由出票银行签发的,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人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5、下列各项中属于银行汇票的记载事项有(B)

A、汇款人的开户银行

B、出票日期

C、摘要

D、收款人税务登记证号

解析:属于银行汇票的记载事项有表明“银行汇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承诺;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

二、多选

1、可以办理现金收付的账户有。(AC)

A、基本存款账户

B、一般存款账户

C、临时存款账户

D、专用存款账户

解析:基本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均可办理现金的收付。

2、下列各项关于¥8090.70的中文大写的写法中,正确的有(BD)

A、人民币捌仟零玖拾元零柒角

B、人民币捌仟零玖拾元柒角整

C、人民币捌仟零玖拾元零柒角整

D、人民币捌仟零玖拾元柒角

解析:只写一个零所以AC不对,角之后可写整可不写整所以BD正确。

3、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ABCD)

A、会计法律

B、会计行政法规

C、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D、地方性会计法规

解析: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ABCD)

A、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B、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

C、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D、预算外资金专户和特设专户

解析: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5、下列不属于税收违法行政处罚方式的有(ABC)

A、拘役

B、判处徒刑

C、罚金

D、罚款

解析:税收违法行政处罚方式的有责令限期改正、罚款、没收财产、收缴未用发票和暂停供应.发票、停止出口退税权。

6、税法三个最基本要素的有(ACD)

A、纳税义务人

B、征税人

C、征税对象

D、税率

解析:税法三个最基本要素的有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

7、国内信用证的处理流程(ABCD)

A、开证

B、通知

C、议付

D、付款

解析:国内信用证的处理流程包括:开证、通知、议付、付款。

8、对财政支付说法正确的有(ABD)

A、由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

B、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进行支付

C、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只能将资金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

D、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可以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

解析:由财政部门向中国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签发支付指令,代理银行根据支付指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

9、属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的有(AC)

A、接受教育

B、岗位轮换

C、自我修养

D、单位培训

解析:属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形式的有接受教育和自我修养。

10、坚持准则的要求是(ABD)

A、熟悉准则

B、遵循准则

C、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D、坚持准则

解析:坚持准则的要求是熟悉准则、遵循准则、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11、政府采购的当事人(ABC)

A、采购人

B、供应商

C、采购代理机构

D、律师事务所

解析:政府采购的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

三、判断

1、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本票的出票人就是付款人(正确)

正确错误

解析:本题考核票据的付款人。汇票的承兑人、支票的付款人、本票的出票人是票据的付款人。

2、申请停业的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后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复业登记(错误)

解析:纳税人应当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复业登记申请,如实填写《停、复业报告书》,经确认后办理复业登记,领回并启用税务登记证件和发票领购簿及其领购的发票,纳入正常管理

3、单位负责人发生变更应当于变更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收到通知之日起3日内报送给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告。(错误)

解析:单位负责人发生变更应当于变更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开户银行收到通知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报送给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告。

THE END
1.从法“科”学到法“诗”学如古希腊语的“nomos”(习惯)一词,既指法律,又指道德,还指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正因如此,在古希腊初期,法律与习惯是不分的。也正因如此,最早产生的是习惯法。只是到了后来,有了人定法之后,特别是有了成文制定法之后,法律才从其中分化出来,也才有专门的用语和其他表现形式。但在成文法中仍然不缺少“诗”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6664.html
2.儒家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爱民意蕴东汉以后,儒家学者转而直接以经立法,即制定反映儒家民本思想的法律,以经立法把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求直接规定到法律中,使之能够更好地借助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表达和实施,如北魏时期存留养亲制度的创立,将符合儒家民本要求的养亲孝道由道德准则升格为法律义务,体现出了以民本思想立法的特点。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1051331/index.html
3.古代两河流域文献蕴含正义思想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法治,用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法律、经济、文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法律文献的数量最多,占90%左右。这些法律文献主要包括《法典》以及各种类型的契约文书,它们较充分地体现了两河流域国家的社会正义思想。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12/t20241213_5822220.shtml
4.“大德小刑”的核心要义人类将道德教化作为诠释法律适用的参照物,并以此配合律法的适用,二者在实践中常能融合。相应地,古代律法的适用必须贯彻“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基本精神,以“德”和“刑”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二柄”,由此形成了以“大德小刑”为核心要义的慎刑思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98594.shtml
5.先例是什么意思先例是指在法律、道德、社会习惯等方面,对某一问题或行为所作出的先前的、具有约束力的处理方式,它通常被用来指导后来者在类似情况下的行为,先例可以分为法律先例和道德先例两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法律先例 1、定义:法律先例是指在法律实践中,对某一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约束力的先前判决或裁定,它为后来的类似https://www.kdun.com/ask/467411.html
6.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依靠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性,自愿地执行,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来实现,基本上是非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有: 1、两者的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反映统治者的意志和https://www.gaodun.com/wenda/chuji/116290.html
7.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8.法律的“内在道德”的两个维度[10]富勒与哈特论战数回合,持续十年之久,但基本上是围绕法律和道德关系而展开的攻防换守,正是在此过程中,富勒逐渐澄清了法律内在道德的含义。以上是内在道德最直接的文献出处,但是放宽理论视野来看,内在道德的提出固然与哈特的直接学术批评刺激有关,更为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自然法的复兴。 自然法思想涉及西方伦理学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401204&libid=040101
9.法律和道德的关系.ppt3、如果有一件别人丢失的物品放在你的面前,而且也没有别人看见,你会怎么办? 4、从上述分析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知识小竞赛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文档信息 页数:8 收藏数:0 顶次数:0 上传人:wz_198613 文件大小:221 KB 时间:2018-05-05https://www.taodocs.com/p-124832377.html
10.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律是成文的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 )的法律。A.内心B.外在C.非强制性D.软性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aee1267833d14f6c928f4a22d18b4e17a1.html
11.法理学: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法律与政策的联系.法律:法律伴随着私有 制、阶级、国 家的产生而产生。 道德:没有 私有 制、阶级、国家 时就已 经产 生。 (2)形成方 式不 同 法律:法律由国 家制定或认可。 道德:存在于人 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 舆论中。 (3)表 现形式不 同 法律:一 般是 成文 的,外在表现形式为法律条文的规范性文件。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0644176
12.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多维审视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内容提要: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作为单独一部分提出,体现了网络空间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新场域的重要性。新时代网络空间道德建设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凝聚社会共识、坚持运用法律法规、坚持道德教化引导,培育正向的网络空间道德意识,建构他律的网络空间http://cgrs.szlib.com/qw/Paper/765411
13.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许多人也信以为许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许多人也信以为真,朗朗上口,还经常喜欢搬出来引用一下。其实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法律与道德,他们的弧线或许有交叉,但绝对不是一个包含另一个的关系。举个例子就能证伪这个说法,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可能构成包庇罪,但一点都不违反道德与公序良俗。 https://xueqiu.com/9598793634/3159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