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沦丧的终点就是法律的严惩声音

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顾名思义,行善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作恶也会受到惩罚。但可能有人会质疑,有些人做了一辈子好事还是贫困潦倒,有的人坏事做尽却依然过得潇洒风光。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以世俗的得失利弊来看所谓的“报”。行善者获得的善报至少有内心的丰盈和受助者的感激,以及街坊邻里的一句“这人靠谱”;而作恶者的“报”,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因为一个人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时肯定会不同程度的触犯法律。法律源自道德,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它以强制力维护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所以,即使你身边某个大家公认的大恶人依然名利双收、平步青云时。请不要以为他会一辈子高枕无忧、稳如泰山,他很有可能过一段日子就会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因为即使道德谴责、千夫所指都不能把他怎么样,最后还有法律来治他。

中式快餐连锁“真功夫”前董事长蔡达标就是因道德沦丧到极点,最终被法律严惩的例子。

1991年,蔡达标和潘敏峰喜结良缘。结婚后,夫妻两开了一家五金店,不久后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此时潘敏峰的弟弟潘宇海在经营一家甜品店,生意非常红火。潘宇海见姐姐姐夫日子过得很拮据,又还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就让蔡达标两口子入股一同经营甜品店。从1994年到2003年,甜品店先后改名为“168蒸品餐厅”、“双种子”,连开了几十家分店,蔡达标也跟着小舅子走上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致富之路。

2004年,“双种子”改名“真功夫”。第一家改头换面的“真功夫”餐厅在广州开业,主打营养、健康的理念,和当时的洋快餐品牌贴身肉搏。“真功夫”还大胆启用形象酷似李小龙的“功夫龙”做自己的品牌形象。虽然没有给李小龙的后人一分钱,却在无形之中赚足了名人效应。仅仅第二年,真功夫的门店数量就超过了一百家,成了中式快餐连锁的第一品牌。

2003年,蔡达标和潘宇海口头约定,轮流做董事长,五年一换。从那以后,蔡达标作为“真功夫”的董事长,在各大媒体上抛头露面,成了公司的代言人。

事业风光的同时,蔡达标在情场上也甚是得意,从1996年第一次被发现出轨之后,接下来的几年里,蔡达标的婚外情频频曝光,什么小三小四小五小六,一个个地冒了出来。即使在妻子潘敏峰怀孕期间,蔡达标也没有停下他不断尝鲜不断猎艳的脚步。而潘敏峰为了给两个孩子一个看似完整的家庭一直在忍气吞声。

2006年,心灰意冷的潘敏峰最终还是忍无可忍决定离婚,但是她的底线是两个孩子得归她养。蔡达标趁机揪住潘敏峰的母爱心理,恬不知耻地提出要拿她手里的股权来换抚养权。就这样,蔡达标得逞了,他从潘敏峰手里拿到了25%的股权,加上自己的25%,一共拥有了“真功夫”一半的股权,终于能够和潘宇海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在从前妻手里拿到股份以后,蔡达标就对真功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入了风险投资机构,引进了职业经理人,在管理机制上“去家族化”,为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做准备。名义上他是“去家族化”,实际上他想去掉的只是潘家。至于他蔡家的兄弟姐妹,那是一个个地安插进公司委以重任。慢慢地,蔡达标把真功夫的经营大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而一样拥有50%股权的潘宇海却被架空,被排挤出了日常的管理工作,甚至连财务资料都无权查看。

潘宇海一直忍到了2008年。按照蔡达标和潘宇海当初的约定,到这一年,董事长该轮到潘宇海来当了。没成想,蔡达标非但没有遵守约定,还停掉了前妻潘敏峰还有潘宇海妻子在公司的工资和社保。

尤其让潘家感到气愤的是,当初潘敏峰甘愿放弃25%的股权,是为了拿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谁知道,蔡达标拿到了股权以后,对孩子也不放手。2009年,潘敏潘敏峰一纸诉状,把蔡达标告上法庭,要求索回当初让给蔡达标的那25%股份,而她弟弟潘宇海也开始谋求重新掌控公司。蔡达标则注销了潘宇海的门禁卡,让他进不了公司的大门,还以“妨碍公司经营”为由,起诉了潘宇海和潘敏峰。

就这样,围绕着真功夫的控制权,一场内斗大戏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曾经的丈夫和妻子,曾经的姐夫和小舅子,撕破脸皮、反目成仇。

最后,经过调查,法院认定蔡达标犯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4年。因为一系列的债权纠纷案,蔡达标所持有一部分股份也将被司法拍卖。

无路可走时小舅子伸出了援手,带他走上了致富路;妻子多年来对他都是无条件的支持和忍让,忍辱负重维护着家庭的完整。可这些换来的是什么?是蔡达标对潘敏峰的始乱终弃和对潘家人的赶尽杀绝。蔡达标的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让他尝到了不少甜头,毫不夸张的说,他在道德的沦丧中平步青云,甚至高枕无忧。但他不知道的是,道德沦丧的终点就的是法律的制裁。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更是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用强制手段给那些突破道德人伦底线的“恶人”以“恶报”,从而换得政通人和、民心所向。

THE END
1.儒家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爱民意蕴东汉以后,儒家学者转而直接以经立法,即制定反映儒家民本思想的法律,以经立法把儒家民本思想的要求直接规定到法律中,使之能够更好地借助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表达和实施,如北魏时期存留养亲制度的创立,将符合儒家民本要求的养亲孝道由道德准则升格为法律义务,体现出了以民本思想立法的特点。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1051331/index.html
2.得法2单选题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是( )。 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 )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单选题 青春是用来( )的。 单选题 没有崇高的( ),就会导致精神上的“软骨病”。 单选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句话是要强调( ) 单选题 法律和道德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https://www.kaoshibao.com/online/paper/detail/?paperid=18735337
3.从法“科”学到法“诗”学正如被马克思称赞的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维柯所说的:“古罗马法是一首庄严的长诗,而古代法学是严肃的诗歌,其中隐藏着法律的形而上学的最早的初具规模的萌芽……古代法学是极富于诗意的。”另外,我们也知道,最早的法律包容在习惯中,只是习惯的一种。如古希腊语的“nomos”(习惯)一词,既指法律,又指道德,还http://www.legaldaily.com.cn/fxjy/content/2024-12/11/content_9096664.html
4.“大德小刑”的核心要义人类将道德教化作为诠释法律适用的参照物,并以此配合律法的适用,二者在实践中常能融合。相应地,古代律法的适用必须贯彻“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基本精神,以“德”和“刑”作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二柄”,由此形成了以“大德小刑”为核心要义的慎刑思想。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2/id/8298594.shtml
5.法律是内心的道德,道德是成文的法律正确吗法律分析: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说它成文,因为它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了,如某某法等;道德是内心的法律:道德与法律都是一种社会规范,法律用文字记录下来,告诉人们怎么做,而道德来自于习惯,大家共同遵守,无需文字规定,告诉人们怎么做的方法在于内心的约定俗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614528271070220387.html
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A. 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一的双方 B. 道德以法律的存在为基本前提 C. 法律更多反映了矛盾的特殊性 D. 道德集中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A符合题意,“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表明法律与道德是对立统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9ca9a97c8947612549f27f0e7d22b98.html
7.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共同点在于( )。A.都发挥引领和教化作用B.都发挥规范和强制作用C.都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D.都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答案解析,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1a160dfaf44a23b4207208f77c125e.html
8.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A 对 B 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 A . 法律和道德都是上https://www.diandahome.com/83847.html
9.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否正确律师普法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https://www.110ask.com/tuwen/6641390689127463445.html
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注重加强道德建设?网友话全会?十八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习总书记的论述给我们指明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http://www.71.cn/2015/0130/800823.shtml
11.法律与道德的互补性(精选五篇)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社会成员内心的自律才能发挥最佳功能。任何一个社会要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高和改善人们的道德水准和社会风尚。他律的法律和自律的道德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行的两大法宝。法律只能是一种事后治标之策,道德自律则可起到预防作用。因而,要从根本上杜绝人们的越轨行为,还是取决于人们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yrkqz0.html
12.“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法律与道德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而这样的法律也才是真正的法律。”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27/04/65238170_942555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