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强调“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7月9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暨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大力弘扬崇法尚德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提出明确要求,强调“崇法尚德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做到坚守法治精神、维护法治权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新征程上,各级法院要大力弘扬崇法尚德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坚持用崇法尚德的文化滋养司法、浸润人心,把法治和德治统一于司法理念、司法制度、司法实践、司法文化之中,更好推进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在公正司法层面,做到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既要义正辞严讲清“法理”,又要循循善诱讲明“事理”,感同身受讲透“情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正司法,为全社会立“明规则”、破“潜规则”,让遵法守纪者扬眉吐气,让违法失德者寸步难行,努力创造更多符合时代精神、满足人民企盼、彰显法治原则、引领价值导向的伟大判决。在自身建设层面,做到把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道德理念贯穿法院改革发展工作之中,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水平,更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神滋养作用。在职业素养层面,做到德法兼修,恪守司法良知,恪守职业道德,带头尊崇法治、信仰法治、捍卫法治,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做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示范者,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尊法守法、崇德向善。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人民法院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充分发挥德治作用,通过崇法尚德的司法实践更好引领和规范社会生活,让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引领社会风尚,为推动法治中国迈向良法善治的更高境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