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

????2019年12月6日下午,德国维尔兹堡大学法学院教授埃里克·希尔根多夫(Prof.Dr.Dr.EricHilgendorf)受邀莅临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在明德法学楼917会议室作了题为“不法与罪责之区分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的精彩演讲。

?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刘明祥教授主持,维尔兹堡大学法学博士刘畅担任翻译。出席此次讲座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冯军教授、付立庆教授、王莹副教授、陈璇副教授。本院学子亦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

正式开讲前,刘明祥教授代表人大法学院以及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对希尔根多夫教授造访人大法学院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刘明祥教授盛赞希尔根多夫教授的研究广博而专精,在计算机犯罪、人工智能等领域颇有建树。希尔根多夫教授作为中德刑法学研究交流的开拓者、领头人,身体力行地促进中德学术研讨,为中国刑法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

讲座正式开始,希尔根多夫教授首先对德国刑法学体系之影响做了简要阐述。德国刑法学的体系自其产生以来影响广泛而深远,包括西班牙、日本、韩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刑法体系的构建都从中借鉴颇多。希尔根多夫教授强调,不存在完美的刑法体系,重点在于何种体系最为合适。因此,今日重在简要介绍为何德国刑法体系能够满足德国的需求。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中,多位教授和学子同希尔根多夫教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冯军教授提出区分不法与罪责对于决定受到刑罚抑或保安处分具有重要意义。具备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行为需被处刑罚,而欠缺有责性时则处以保安处分。但欧洲似乎有观点认为保安处分亦须以责任为前提,是否有此类观点?对之又应如何看待?希尔根多夫教授回应道,对于是否维持二元论确实存在争议,但需注意,欧盟的法律体系受盎格鲁-撒克逊体系影响,不一定符合德国刑法体系构建的需要。就个人观点而言,教授认为国家有义务管控具有社会危险性的行为人,以切实地保护人民,因此不宜以责任作为保安处分的前提。冯军教授补充道,将责任作为保安处分的前提并不意味着放任行为人,因为还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教育、医疗等手段。希尔根多夫教授认为,在目的论角度上保安处分和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但在过分强调刑法的预防性的情形下,保安处分和刑罚的区别将缩小,因此承认保安处分和刑罚的界限确有模糊之处,但即便如此,仍旧不应放弃对不法和罪责的区分。

????冯军教授进一步提出三个问题,一是希尔根多夫教授举例中正当防卫情况下无需损害赔偿,而精神病实施故意伤害则面临损害赔偿,这可能并不符合中国的法律体系。中国民法中正当防卫不得超过必要限度,而刑法中即便超过必要限度也可能成立正当防卫。在民法上,行为人完全可能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二是对于警察介入的问题,对其讨论不符合生活经验,因为日常生活中警察不可能对伤害行为视而不见。三是对于犯罪参与的问题,第二种情形下C应当为正犯,而不应作狭义共犯理解。希尔根多夫教授对三个问题依次做出了回应。对于问题一,德国的民法和刑法对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也存在细微差别,但由此也可见不论是在德国还是中国,民法或是刑法,都要求区分不法和有责。其根本逻辑相同,仅认定标准存在差异,这也赋予了此问题更多的探讨价值。对于问题二,重点在于警察是否能判断当时的情形,分歧的焦点源于将之放在实践中分析还是放在理论上解释。对于问题三,在此情形下确实可能成立间接正犯,但是否存在一方的控制力极其之弱而成立教唆犯的可能?前述举例旨在强调对此类无责任的行为而言至少可能构成犯罪参与,对于不具违法性的行为则绝不可能。

????付立庆教授提问道:在传统德国刑法学上不法是客观的,是否仍需坚持此观点?若在特例中需结合主观因素判定不法,对主观因素的考虑又应到何种程度?希尔根多夫教授承认有时确实难以区分判定不法的主客观因素,比如威尔泽尔即认为行为必须同主观要素相结合,亦有部分学者认为行为基于意志支配。以盗窃罪为例,我们无法完全脱离主观要素理解“取走”这一行为。因此,“不法完全是客观、责任完全是主观”是无法实现的,况且就个人观点而言,教授认为不法的评判要素在于是否违反法律规定,而在责任层面仅仅探讨是否因个人特殊因素使得行为人没有非但可能性,比如行为人年仅三岁或为精神病患者时则不具有非但可能性,而其中“年龄为三岁”“患有精神病”都是完全客观的要素。可见,某要素是否客观并不重要,重点在于是特殊的个体要素还是非一般性要素。如前所述,不法即用以判断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的要素的总和,而在罪责层面探讨个人性问题。李斯特、贝林曾主张以主客观标准区分不法和罪责,但这种观点如今鲜有支持者了。

????讲座临近尾声时,刘明祥教授代表全体与会人员,对希尔根多夫的精彩演讲致以了诚挚的谢意。不法与罪责的区分是一个宏大的基础性理论问题,诸多学者对此有自己的思考,希尔根多夫教授今天的讲授兼具条理性和启发性,令人受益匪浅。第一百五十二期名家刑法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THE END
1.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我想学法律,这个决定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知识的海洋与未来的无限可能。法律,不仅是规则和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平正义的手段。我希望通过学习法律,能够深入理解这个世界如何运作,以及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解锁法律之门 要想学好法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础知识。这包括宪法、民法典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2.民法典背景下民商法发展空间与路径研究民法典设定了大量的立法授权规定,为民商事特别法补充和细化民法典预留了接口,方便在不频繁修改法典的情况下,制定更具体的单行法律,为民法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形塑可能性。民法典立法授权条款多集中于法人规定、土地物权、新型权益保护、数据和个人信息保护、交易创新、新型侵权责任等重要基础制度、资源保障和新发展改革领域。http://legalinfo.moj.gov.cn/sfbzfpffzll/202412/t20241211_510991.html
3.法律基本知识法则与智慧的起点在探讨法律基本知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社会为了维护秩序,调节人们之间关系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命令。它是国家权力对外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国家意志对内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法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个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素养。 https://www.6vjxuc8a1.cn/gong-qiu-shi-chang/435177.html
4.法律智囊团解析纷争之谜十、小结: 总结来说,“法律智囊团”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律师,更应该涵盖所有从业者,他们都应不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大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司法人才队伍,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农业科普活动https://www.1lhyh3ij.cn/ke-pu-huo-dong/459907.html
5.法则解析揭秘法律知识的精髓在实际操作中,了解法院执行程序以及各种司法救济途径对保障被告方及时获得判决结果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此外,对于如何有效地申请复审或者上诉,以及相关时间限制也是必备知识点之一。 六、预防之盾:教育意识提升 通过不断加强公众对法律知識的大量传播,可以增强人们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违反法律行为发生。在学校教育中纳入适https://www.ontdhjbdb.com/xue-shu-jiao-liu/401732.html
6.《法学方法论》概要与思考法学对于法律实践的意义不仅止于为司法裁判提供帮助。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现一些现行法迄今尚未解决的法律问题,借此促成司法裁判或者立法的改变。 在立法中,法学将的问题作为法律问题清楚地呈现出来,并且指出由此而产生的关联事项;其二,它必须与其他学科,特别是经验性的法社会学合作,研拟出一些与现行法相适应的解决https://m.douban.com/note/819863335/
7.民法学笔记汇总整理(重点版)民法学知识点总结(2)单一物、结合物与集合物区分的法律意义:对于单一物或结合物,原则上物权应存在于物之全部,其一部不得成为物权客体。而对于集合物,原则上物权应存在于物之各部,不得将其作为一个物权的客体,应分别作为各别物权的客体。 财团抵押将集合物财团财产作为一个抵押权客体是例外。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0914650
8.2019年北京工商大学法学综合(二)考研考试大纲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说,也就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性质有两层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5909064488910&source=natural
9.民法必考知识点之民事法律行为之三:效力体系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尽管在多数情形下适用成立即生效原则,但在民法理论和民事立法上,已经将二者区分开来,并且在一些场合下,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确实不是同时完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除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已经完成外,还以意思表示的内容及形式的合法为要件。也即,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是以https://www.yoojia.com/ask/17-12178079976305454741.html
10.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律师的区别有什么?第一、司法局的律师属于公务员身份,只能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不能收取律师代理费,否则属于违法; 第二、一般的律师事务所属于通常意义上的律师,可以在代理当事人时收取律师代理费用。 值班律师也属于法律援助律师,只是不同于通过申请或依法指派的法律援助律师,后者是狭义的法律援助律师,前者是广义的法律援助律师。实际上,值https://mip.64365.com/zs/1473337.aspx
11.法理学授课讲义:守法与违法〔现实主义法学派〕(五)守法的意义 1.只有普遍的守法,反映在法当中的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2.只有普遍的守法,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在中国变为现实。 二、违法 (一)违法的含义和种类 违法是指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没有做法律要求做的事。 (1)广义的违法 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 https://m.51test.net/show/293444.html
12.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中的先后顺序另一方面,文义可能包含的范围实际上是狭义的法律解释的最大范围。确定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也是区分狭义的法律解释和漏洞填补的依据,区分狭义的法律解释与漏洞填补的标准就在于,是否超出了可能的文义范围。所以,确定了文义可能包括的范围,就可以确定究竟是应继续进行狭义的法律解释,还是应进行漏洞填补。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4
13.如何区分行政法,民法,刑法?而在我国《宪法》以及其他部门法或者法规中,凡是涉及民事问题的法律规定,都是民法的组成部分;其次,民法可分为狭义的民法与广义的民法。狭义的民法指部门意义上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典及商事特别法;广义的民法的范围相当于传统的私法的范围,即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别法(如公司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破产法等)均是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1kmSD14IVFea.html
14.律师论文范文10篇(全文)社会律师是指取得了律师资格证或者司法考试资格证,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后取得律师执业证, 并在律师事务执业的法律执业人员。公职律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公职律师是指国家机关设立的, 主要办理国家机关的法律事务, 由取得公职律师执业证的国家公务员担任, 包括立法机关的公职律师、司法机关的公职律师、军队的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avu25l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