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社会阶层中民主党派成员发展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25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浙江省是一个民营经济的大省,民营经济发展特别快,民营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已占到全省经济的80%以上。2002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入库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为60.2%,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民营企业上缴的税收占县级财政的比重一般也在50%以上。

一、发展新社会阶层的优秀人士加入党派具有较广阔的空间。

据200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报告的数据显示,2002全社会就业总数为7.374亿人,其中民营经济吸纳的就业量为3.09亿,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2%。现在的民营企业,不仅规模在逐渐壮大,从业人员在日益增多,而且聚集了一大批有较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可谓是人才济济。温州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最早的一个市,从该市民营经济最活跃、群众生活最富庶的鹿城区的调查情况来看,该区现有民营科技企业11家,技术人员32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251人,参加民主党派仅12人;外资企业有7家,管理技术人员32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08人,民主党派成员7人;私营企业2514家,职工总数22万人,中专以上约800人,参加党派成员80余人;个体工商户33800人,大专以上文化有800人,没有民主党派成员;中介组织55家,从业人员243人,大专以上有122人,加入民主党派的有8人。总和一下,全区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加入民主党派的仅110人左右。因此,在民营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党派成员,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选择余地。

二、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应注意的问题

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参政党。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三个为主”,注重政治素质,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地稳步发展。因此在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中,既要严格按照发展的指导思想,正确把握发展的基本方针,又要依据他们的现实特点,正确分析,灵活运用。要注意发展对象以下的几个问题:

㈠、要注意对象的政治素质

在挑选发展对象时,首先是看他是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一条件非常重要,否则,即使其他条件再好,如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年纪轻等,也不能吸收他加入民主党派。其次,发展对象要为人正派、作风端正。新社会阶层人士有一个共同特点:从事经济活动、有钱,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有些人有了钱就包二奶、赌博成性,不能把这些人发展进党内,否则会损害党派的良好形象。还有一类人员虽没有以上问题,但有野心、脾气怪、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在任何单位都搞不好团结关系,也不能让其进入党内,否则党派将永无宁日。

㈡、要注意发展对象的文化素质

党派成员的发展有指标的限制,因此,每一个指标都相当宝贵。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党员,必须注意对象的文化素质,一般应在大专以上的人中选择。对事业有成、其他素质好、社会影响大的可以放宽到高中(含中专)毕业。文化素质太差会影响到党派的整体水平和形象,也不利于党派职能的履行,因此,在选择发展对象时要认真加以考虑。

㈢、要注意发展对象的议政能力和关心党派工作

有些党派成员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好,可就是议政能力差。开会时从不发言,或发言时切不入要点、重点,常闹笑话;要写调研报告、提案、议案,更无从入手。党派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丧失议政能力,党派的生命力也就不存在了。这类对象除个别社会影响大、反应良好的外,一般应慎重发展。另外,有些人员对党派工作初期热心,但当党派将其推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后,党派的会议就不来参加、党派的工作也不来关心了,在他的眼里,党派只不过是块跳板,是过河的桥,对这类人员,发展时也应慎重考察。

㈣、要注意发展对象的年龄结构

在发展新社会阶层人士时应和发展其他阶层对象一样,注意其年龄结构。一般应在30岁至50岁左右的人士中选择。年龄太轻,则履历浅,经验不足;五十岁以上,没几年就届退休年龄,容易造成老龄化的倾向。

㈤、要根据人员特点有所侧重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拥有一定的企业股权,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这部分人士是在市场经济潮中的弄潮儿,其中的优秀分子是党派发展的重点对象。

2、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外资企业的中方管理技术人员普遍年纪轻、学历高、能力强,部分人还有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了解国外的政治模式和社会制度。他们一般在外企中担任骨干,从事高强度、高效率和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这一类人员多属于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人才,吸收其中的优秀人员加入民主党派,对于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因此,他们也是应该优先和重点考虑的发展对象之一。

3、私营企业主

在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中,企业主不仅是所有者,也是经营者。他们所从事的劳动,主要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劳动。他们的年纪一般集中在30—60岁,其思想观念长期接受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是改革开放的最初实践者和直接受益者,对共产党和祖国有浓厚的感情,其中年轻的优秀分子也是党派发展的主要对象之一。

4、个体户

个体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出现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绝大多数文化层次低,主体部分来自原来的农民、下岗工人、退休职工、城市无业者。他们资本数量少,经营规模小,无暇参加政治活动,对不能挣钱的政治活动也不感兴趣,这类人员由工商联管理比较合适,党派不必作为发展的对象。

5、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在我国,中介组织大多属于民间机构,少量的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一般可分为自律性行业组织、法律财务服务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市场交易中介组织、市场监督鉴证机构等组织。这些组织的从业人员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水平要求比较高、一般素质也较好。他们在党派成员中的比例极少,因此,其中的优秀分子是发展的重要对象。

6、自由职业者

自由职业者是指出那些不与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又区别于个体、私营企业主,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或专业知识技能并为社会提供合法的服务性劳动,从而获取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他们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频繁流动。这类人员总体上是新社会阶层中最不成功的一类,数量也不多,可以不列入党派发展对象。

三、发展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㈠、新社会阶层人士自身存在的问题

1、“政治意识比较淡薄,要求政治进步的人数较少”问题

在新社会阶层人士中,绝大多数人关心现实经济收入,关心现实生存条件胜过关心政治民主和社会发展,同时他们自身具有的流动性、多变性和自由性决定了其难以接受组织的教育,因此,这一阶层向组织提出政治进步要求的人数较少。在调查的34693名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已申请加入中共的只有170名,约占0.49%,加入民主党派的人士约100多名,占其总数的0.34%左右。因此,当发现其中的优秀分子,就应主动、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宣传中共的统战政策和民主党派的特点、作用,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这些工作,不光党派机关的专职人员要做,党派的普通成员也要做。

2、“受功利思想的影响,要求政治进步的动机比较复杂”问题

新社会阶层人士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人员较多考虑自身利益,把个人的经济收入和名利地位看得很重,把个人收入的多少、社会地位的高低当作人生的坐标和尺度。他们中的少数人动机比较复杂,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寻找精神寄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希望加入一个组织“充实”自己。二是满足虚荣心理。认为现在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如果再入了党,别人会高看一眼。三是经济利益驱动。有的把加入组织仅仅作为取得更大经济利益的方法和手段。四是谋取政治资本。个别的认为加入组织后,有更多的参政议政机会,可以在政治上享有更多权利和更高地位。作为没有参加党派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有这些想法一点也不为怪。有这些想法,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依靠引导和教育,不要让它过于膨胀,在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要加以抑制。加入党派以后,根据他的工作成绩、贡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程序,在政治上给予相应安排。这是做党派发展工作的人员应该有的思想准备。

㈡、基层组织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不少基层干部对新阶层人士发展工作重视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模糊的、错误的认识。认为这主要是个人政治信仰问题,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关系不大,没有从战略高度和长远眼光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基层的党务工作者认为,由于新社会阶层人员处在市场经济一线,受其影响较深,讲实际、讲实惠、文化层次低、管理难度大,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也是徒劳的。少数基层组织的党务工作者在培养教育新社会阶层人士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上还不适应新时期党派组织工作的要求,有些人对组织发展工作采取“条件成熟、自然发展”工作方式。由此造成对新社会阶层人士政治上主动关心不够,培养教育工作抓得不紧,措施不得力,培养意识不强,主动出击少,“守株待兔”多,对已提出加入组织要求的或有这方面愿望的人员设置了较高的准入门槛等问题。

2、培养教育工作衔接不够

3、“职责不明确”问题

有的同志认为,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他们的培养、教育与考察,需要中共基层统战部门的推荐支持。而目前基层统战部门对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管理工作,还在进一步探索中,许多工作还须经过充分的酝酿协商,因此很少主动向民主党派推荐。少部分基层中共党组织害怕承担责任,不重视发展管理流动人员,甚至在一些新社会阶层人士积极要求加入组织时,也表现消极,出现互相推诿等现象。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管理工作是我们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各级基层组织还在摸索中前进。(2)新社会阶层人士从事行业多,人员流动大,人户分离情况严重。(3)由于该项工作职责的不明确导致了一些新社会阶层人员虽有加入组织的意愿,却找不到组织的门。此外党派组织生活的不规范,质量不高,基层组织覆盖面不广,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因素也制约了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管理工作的延伸。因此,新社会阶层优秀分子需要党派的工作人员去发现、去物色,不能等待中共统战部门给你推荐。其次,要规范基层的组织生活,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扩大基层组织的影响力,使愿意加入党派的优秀人士有一种党派就在身边的感受。

四、加强对加入党派新社会阶层成员的管理

㈠、举办新成员学习培训班

地方组织每年都要举办一次新成员学习班。学习的内容包括党派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党派章程、党派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等等,形式可以活泼多样,采取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宣讲政策、介绍经验、交流体会,把政治学习活动办得丰富生动。同时可以穿插文艺联欢会等活动,以此加强新老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增进相互的友谊和感情。老成员、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要及时了解新成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和帮助。

㈡、通过基层组织生活进行管理

基层组织生活很重要。要使新成员感到组织的温暖,基层组织负责人和老成员对新成员的尊重和关心很重要。基层组织负责人要善于发现新成员的特长,要创造机会让他们“露一手”,鼓励他们在组织内勇于发言,和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即使说得不对,也没有关系。如果新成员说得不对,负责人不要在会上立即否定,而是会后个别沟通,进行正面的引导。

㈢、通过使用的手段,达到管理、培养的目的

新成员中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基层组织的领导、机关工作人员要从平时的活动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归纳分类,因人而用,通过使用来管理,达到组织与成员双赢的效果。如对分析能力强,善于调查研究、写作能力强的成员,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课题调研工作,鼓励他们写出有质量的调研报告,通过一定的媒体给予报道以资鼓励,对其中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可以作为党派的提案加以采纳。对于有文艺、科技、医疗等方面专长的新成员,多组织他们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体会到在党派内也有用武之地的成功感。善于发现成员的才能,并通过适当的渠道使他们人尽其才,促进党派的工作,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

㈣、对犯有错误新成员的管理

人总是难免要犯错误的。民主党派手中虽无权、无财,成员腐败也没有这块土壤,因此腐败分子也较少,但犯错误总是难免的。对犯错误的新社会阶层人士,要分清性质,对症下药,严肃批评,热情帮助。如果是认识上的问题,要耐心帮助。新社会阶层在加入党派前一般很少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识水平十分有限,所以,要其一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是不现实的。只能是耐心地教育引导,帮助其分清是非对错,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对于个别因经济问题、生活作风有问题的成员,组织负责人或机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防微杜渐,严肃批评,加强教育,促其改过自新,努力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和管理工作,对于各民主党派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的新任务,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党派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THE END
1.探索正义的边界法律学术之旅七、伦理道德:律师职业守护者的心灵修炼 作为一名律师,我们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坚定的道德立场。在处理客户事宜时,要保持客观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此外,在面对困难选择时,也需考虑其伦理后果,不断自省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标准。这份责任感是我进入这条道路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也是我将持续努力维护的一项https://www.cjan6a6c.cn/ke-yan-cheng-guo/455247.html
2.《法律职业伦理》课程笔记1/2广义说:法律职业可以泛指一切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包括侦查员、检察员、审判员、执行员、仲裁员、公证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及司法辅助人员,等等,甚至可以包括立法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 狭义说:法律职业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律业行师和法学学者,这是因为“这四类人基本上主持着法律的运作和循环,并且是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462006528?utm_id=0
3.2050年这些职业将逐渐被AI(人工智能)取代kimsimple这些职业将逐渐被AI(人工智能)取代 机器人革命正在如火如荼。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 )的一份报告,到2020年,机器人将夺走15个发达国家中的500多万个就业岗位。 到2022年,智能机器和机器人可能会取代医学、法律和IT行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https://www.cnblogs.com/kimsimple/p/7818223.html
4.基金从业考试《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一)市场参与者: 政府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资金的供给者、需求者和中间人) 个人 企业居民 金融工具:即信用工具,作为法律契约,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 场内交易方式:有固定场所、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 国务院批准的证券及其他金融交易所有8家 https://www.jianshu.com/p/44b6900f7f30
5.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考试题 1. 正确的站姿是一种静态的造型,是优雅举止的基础. P109 2. 关于从业者对职业的要求,可概括为职业三要素:维持生活、完善自我和服务社会. P57 3. 印度医德最早表现在公园前5世纪名医、印度外科鼻祖妙闻的《秒闻集》. (填空https://yjbys.com/jiuyezhidao/zhiyedaode/418964.html
6.职业的经济性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就业者能获得经济收入,并且相对C. 法律 D. 制度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有人把躺平作为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的选择。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办事公道是对厂长,经理职业道德要求,与普通工人关系不大 B. 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具有的品质 C. 诚实守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D. https://www.shuashuati.com/ti/b6bf2389fc1a4a0085676cd2ff1da3c8a1.html?fm=bdf9f831e7130347ef061afd908be93b12
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解读吉林化工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否完整,能否说明学生毕业5年左右从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是否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对培养目标的内涵解释是否合理,能否说明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社会需求等内外部需求的关系。 http://yhy.jlict.edu.cn/info/1032/2208.htm
8.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心得体会10篇(全文)国家教育的主体是人民教师,教师是引领社会科技前沿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合格人才的主力军,更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坚持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和路线的具体体现者。高校教师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和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高校教师必须具有更加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意识[2]。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d4nts8j.html
9.应急宣传培训与媒体应对指南(8)对于媒体或记者个人因失实报道遭受处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向社会公布,尤其是要向其他媒体进行通报。 (三)开展从业人员职业教育 对于新闻从业人员,一是要开展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让编辑、记者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要求,从他人受到处理的案件中汲取教训。二是要开展专业知识和素养https://www.hunan.gov.cn/xxgk/yjgl/yjzs/201301/t20130108_4694692.html
10.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成(通用8篇)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法学研究水平突飞猛进,成就卓著,法律研究者、法学家、准法律职业者(相对尚未成熟的“三职业”而言)的法治意识正在觉醒。加入wTo,融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循环,势必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民主政治的建设并向法治化的方向前进。所有这些,都为我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al2lb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