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必修课]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无效怎么分?

这两天,我们家出了点儿内部矛盾。怎么回事呢?前一阵子,我妈在家里收拾东西,翻出来她保存了多年的一幅字画,据她亲口说价值好几万呢!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妈第二天就送给了她的一位老姐妹,作为人家搬新家的礼物。可把我气坏了,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和我说一声啊!之前,我家8岁的大宝曾把家里的珍珠项链送给同学,被我给要回来了。这次这字画是不是也能要回来呢?为此,我专门请教了中国政法大学的赵旭东教授。

赵旭东说:“只要这个老人她对赠送的物品享有所有权,精神正常,具有正常行为能力,赠与行为完全出于自愿,赠与意思真实,没有任何被别人欺骗或者受胁迫的情况,她的赠与就是有效的,因为并不违反法律规定。”

原来这送字画就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啊!那民事法律行为在什么情况下是有效的呢?对此,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这么说来,我家的字画看来是要不回来了。作为一个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咱还真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做过的事儿还能反悔吗?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的同事小李就在张罗着买个二手车。看了几个月,终于在前几天把合同签了。结果开了两天,这车是小毛病不断,有一次还在路上抛锚了。到4S店一查,原来这车出过事故,曾经大修过一次。可当时买车时卖家信誓旦旦地保证从未发生过事故,没想到竟然欺骗了他。这可把小李气坏了,坚决要求把车退给卖家。但合同都签了,这白纸黑字的,车子说退就能退吗?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从这条规定看,原车主故意隐瞒车辆的真实情况,完全算得上欺诈,小李是可以主张撤销的。不仅如此,有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受人胁迫等情形的民事法律行为,利益受损害一方也都是有权主张撤销的。

如何给未来一个约定?

北京市岳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说:“这其实就是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一方的书确实出版的话,另外一方就需要按照他们的约定来购买这些书籍。”

岳律师说,除了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外,民法总则中还规定有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些对未来事项的约定,在现实生活中很有意义。“购买物品时我们会说,当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条件我来支付什么样的价款,或者到什么样的阶段、期限我来支付价款,这其实都是属于附条件或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它体现了在民法原则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只要你们约定的这些条件不违反法律规定,双方都可以自由设定各种条件。

THE END
1.民法专题03:民事法律行为(01)核心法律制度:民事法律事实 p58 根据事实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分为两类,行为与事件。 【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效果由谁决定。由当事人决定是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律直接规定是事实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意定”,事实行为“法定” 【民法典】七编:第一编总则,第二编物权,第三编合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1466712
2.法律行为目前我国现行法上的无因行为包括:债权移转、免责的债务承担、债务免除、票据行为、授权行为。 (六)按行为的效果分为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 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区别 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的区别是: 1、法律事件具有客观性,不以自然灾害、战争等意志为转移; https://baike.kuaiji.com/v31836257.html
3.法律行为分为几种三、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与相互关系进行的分类包括: 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积极行为是行为人以积极、主动作用于客体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消极行为指以消极的、抑制的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四、根据行为构成要件进行的分类有: (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这是以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意思表示为核心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7540eab5a4e345000716
4.民事法律行为是什么意思?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有哪些?(七)根据法律行为原因之间的关系可分为有因民事法律行为与无因民事法律行为。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成立,包括以下几个: 1、民事行为的一般有效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资格。法律不仅要求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必https://m.haolvshi.com.cn/ztw/0-42732.html
5.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视频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执行系统可分为哪几类? 帮考网校2020-06-22 11:57:49 | 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合同行为: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法律关系,例如买卖、租赁、借款等。 2. 法定行为:指法律规定的行为,例如公证、遗嘱、结婚等。 https://www.bkw.cn/v/Qnx3.html
6.公共基础知识之法理学知识:法律行为的分类一、以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区分:①单方行为,是指法律主体一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遗嘱、行政命令等;②多方行为,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方法律主体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等。 二、根据法律行为是否合法,其可分为两类:①合法行为。即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由此而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http://m.bj.huatu.com/2022/0401/1111849.html
7.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形式分为哪几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形式分为以下几类:1. 书面形式:指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包括合同、借据、收据等。2. 口头形式:指可以通过口头方式进行的法律行为,如口头承诺、口头约定等。3. 默示形式:指不需要明确表示意思的法律行为,但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https://www.chinaacc.com/zhucekuaijishi/jhwd/zy20231016122017.shtml
8.《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已经有部分片花出来了,从片花中可以看出本剧剧情还是有部分聚焦在了房子问题上,男女主演也均是房屋中介销售人员,基于现实生活中有关房屋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虽然不知道本剧可以有多深入的探讨,但想必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相关问题,所以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剧中的相关法律问题。如有错误,请第一时间指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9.法律事实分为三大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事实分为三大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事实行为评论 3 等3人点赞 (0/1000) 评论推荐帖子 筱筱?青儿 18分钟前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项目,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的合计金额 初级https://www.acc5.com/community/dynamic_1933347.html
10.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及民事行为的效力民法中有一个概念叫民事法律行为,它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的合法行为。概念其实言简意赅,其中明确指出,想要保证某个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首先要有意思表示,无意思表示则无法律行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意思表示呢?指向外部表明意欲发生一定私法上法律效果的意思的行为。 https://www.meipian.cn/18gdqt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