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史故事中国古代法律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女性在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地位,用礼教的语言概括是“男尊女卑”。渗透了礼教精神的历代法律,不断实践着“男尊女卑”的准则。自从人类社会的阶级形成以后,女性由于经济上的劣势,逐渐走下母系社会的圣坛,成了男性的依附者。日益增长的人口,不断加剧物质财富的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致使女性成了男性压制的对象之一,其标志便是公共生活领域中女性的绝然被排除。但古代妇女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各朝各代统治者的重视,并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认同。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男女职业模式的不断被突破、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等均逐步影响着女性的文化素质,另外随着社会综合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女性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刑事司法等领域的法律地位也逐步提高。在刑事诉讼领域,矜老恤幼是传统诉讼中的一项指导原则,即主张对老幼疾残在刑事诉讼中得到某些宽宥,甚至减免刑罚。女性作为幼弱之一,得到了特殊的保护。

第一刑事审讯中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唐律疏议和宋刑统中均规定,对享有议、请、减特权的女性犯人,在审讯过程中,禁止拷讯,其定罪的依据是“众证”,即三人以上的证言。明清时期的审讯条例进一步规定,对犯有奸盗、人命等重罪的女性犯人,由本人亲自应诉,其他小事及牵连受刑的,可由子侄兄弟等男性代替,以保护其名声。

第二囚禁制度中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汉朝有讼系制度,对孕妇经审讯后应关押入狱的,在监狱中可免戴刑具。汉景帝后元三年下诏:“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株儒当鞠系者,讼系之。”宋朝沿用了汉朝孕妇免戴刑具的制度,并对狱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定。上狱具前,囚犯需要经监狱医生检查,以查明女性犯人是否孕妇。若是孕妇则可免戴刑具。对一般女犯,狱具的使用上也有区别,减少女性犯人所戴刑具。“禁囚,死罪枷、扭,妇人及流以下去扭,其杖罪散禁。”对囚犯的关押制度,宋朝沿袭唐朝的规定,对女性犯人单独关押,实行“囚徒贵贱,男女异狱。”改变了早期监狱混乱杂居的状态。明朝继续改革监狱管理,对女性犯人的关押措施成为世界狱政史上的创举。规定女性犯人关押不带狱具。除了严重的犯罪收监外,其他轻微犯罪的女犯,交付丈夫等有服亲属和邻里保管。《大明律》“妇人犯罪条”规定:“凡妇人犯罪,除犯奸及死罪收禁外,其余杂犯,责付本夫收管。如无夫者,责付有服亲属、邻里保管,随衙听候,不许一概监察。”减少国家监狱中犯人的数量,以加强对要犯的管理,同时也体现了对女性犯人的特殊照顾。

第三行刑制度中对女性的特殊保护

宋刑统继承了唐律关于谋逆大罪妻子连坐处死的法律规定,对谋反者的妻子的刑罚律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运用中较少使用。宋仁宗天圣七年春正月诏:“罪人配隶他州,而妻子不愿从者听之”。次年八月,对流配广南、福建、荆湖携带妻子的罪犯,如若半途死亡,妻子无所寄托,“愿还乡里者,逐处递送还乡,仍给口券”。宋哲宗时期,为了重典治盗贼,在重法地方,复立《妻孥编管法》,但是旋即废除。宋朝在其它刑事重大犯罪中也废除委属缘坐制度的规定。

在我国古代刑事诉讼过程中,从案件的审理、囚禁到行刑的整个运转程序中,女性由于自身的特殊条件,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法律的特殊优恤,客观上获得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保障,这也是其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提高在法律上的表现。由于这些对女性特殊保护的规定,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刑事诉讼制度,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作用。

THE END
1.十大古代经典法治故事中国古代法治典故古代关于法治的小故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经典法治故事。如约法三章、奉公守法、徙木立信、秉公执法、克己奉公、公私分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法律经典故事。这些法制小故事通常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出了不少大道理,可以说是对法治精神的最好昭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法治典故?下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十大https://www.maigoo.com/top/423713.html
2.古代法制小故事(通用8篇)篇3:古代法制小故事 关键词:理性,礼法,制度 《中华帝国的法律》一书由美国著名汉学家德克·布迪与法律学者莫里斯所著,根据其1960年代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材料的加工整理而成。布迪并非专事研究中国法律史,其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的中国法律史课程是研究古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系列和门类,也因此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psha84e.html
3.中国古代法律小故事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用户协议 侵权处理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95941976.html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为维护获奖成果的公正性,根据《关于开展上海市第九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精神,并根据《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条例》,有关单位和个人如对获奖成果有异议,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0天内,可以书面形式向市评奖办公室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5.第二人生考试答案中考高考满分攻略12、以下哪个朝代法律错误 (共四条,需要分析) 答案:秦-高个子保护法 13、太仆寺职责 答案:养马 14、光禄寺职责 答案:宫廷膳食 15、以下哪个正确 答案:蛇被砍头可以再咬人 16、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原因 答案:环境 17、USB设计灵感 答案:海神三叉戟 https://news.4399.com/ders/xinde/m/880171.html
6.《[帝梦之后宫天下]关于派系演变而想到的小故事》湖魄^第1章^最新《[帝梦之后宫天下]关于派系演变而想到的小故事》,湖魄,《[帝梦之后宫天下]关于派系演变而想到的小故事》之第一章,古代幻想 轻松,主角:黄思玉,陆远昭 ┃ 配角: ┃ 其它:|最新更新:2022-05-26 07:07:55|作品积分:30579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914921
7.有意义的100个小故事有意义的100个小故事 1. 黄金台招贤 如何将企业治理好,一直是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的研究有素,也就治理有方;有的研究无得,也就治理失败。要治理好企业,必须网罗人才,古代燕昭王黄金台招贤,便是最著名的例子。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https://blog.csdn.net/yrryyff/article/details/87364987
8.《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精装图文版)[精品]》最新章节本书是一本法律文化类读物,通俗说法,通俗说史。本书针对当下热点法律问题,回溯考究古代法律如何处理此类问题,从生动有趣的法律故事中,解读中国古人的法律智慧,以资当下借鉴。本书涉及的主题有官司、上访、巡视、举报、公款消费、律师职业、考场舞弊、扫黄禁娼、性骚扰https://m.zhangyue.com/detail/11543575/
9.犀利生动笔触讲述古代法律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智慧。)》(刘峰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法律的故事:中国人的法律智慧(涉及扫黄禁娼、官司、上访、举报、律师、拆迁、房产税、货币战争、等多个主题。明朝那些事儿般的写作风格,犀利、生动笔触讲述古代法律中的故事,故事中的智慧。)》,作者:刘峰,出版社:中国法治出版社。最新http://product.dangdang.com/23504773.html
10.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小故事十则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2.共和国三位总理的廉洁小故事 据《光明日报》2005年1月29日报道文章介绍,1958年7月,周恩来总理到广东省新会县视察,风尘仆仆,日夜操劳,确实辛苦。时任该县的县委书记党向民同志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感到实在过意不去,就在周总理离开新会的前夕,悄悄地安排为总理设宴送行。宴会地点,就安排在县委院内的一间小屋里;https://www.gxtznn.com/tyjjglx/info/1009/2567.htm
11.2005年度科研成果目录——安徽社科院6、汉书故事精讲 安徽文艺出版社,2005年 20万 汪谦干 副研究员 1、皖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 3万 2、安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贡献 党史纵览2005年第7期 0.7万 3、对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的再思考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0.7万(合作) https://www.aass.ac.cn/html/2006-04-25/170_1732.html
12.兴山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 A、李贺 B、李商隐 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 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715efa91e5ef41e19f7ea8e6416770ee&id=161481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