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00244经济法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经济法渊源的种类不包括

A.宪法B.部、委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C.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判例法

2.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法体系中,不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法律、法规是

A.计划法B.投资法

C.公司法D.价格法

3.只可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而不可能作为民法或行政法的主体的是

A.国家机关B.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C.企业的内部组织D.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公民

4.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它不应包括

A.经济立法B.经济执法

C.经济司法D.经济守法

5.对国有独资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事项有决定权的是

B.公司股东会

C.公司董事会

D.董事长

6.根据《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职工代表大会可以行使否决权的事项是

A.企业的经营方针B.重大技术改造方案

C.职工培训计划D.劳动保护措施

7.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

B.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C.合伙人退伙,必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D.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

8.甲、乙、丙在合伙企业的设立协议中约定如下事项,正确的是

A.甲任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其他人对执行合伙事务提出异议时,该项事务应暂停执行

B.甲任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承担全部企业亏损责任,其他合伙人不承担

C.甲任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有权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D.甲任合伙企业事务执行人,承担有限责任,其他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

9.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哪项顺序清偿

A.①所欠税款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③其他债务

B.①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②所欠税款③其他债务

C.①所欠银行贷款和税款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③其他债务

D.①所欠社会保险费用和其他债务②所欠职工工资③所欠税款

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权力机构是

A.董事长B.董事会

C.股东会D.总经理

11.我国负责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的政府部门是

A.物价局B.审计署

C.工商行政管理局D.技术监督部门

12.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生产者对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A.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

B.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C.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D.产品有缺陷而受害人也有过失造成损害的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证券法》调整的证券品种是

A.股票B.公司债券

C.政府债券D.投资基金券

14.股票质押贷款人在质押股票价格的波动达到警戒线后,应采取的措施是

A.及时出售质押股票,收回贷款

B.要求借款人及时补足因股票价格下跌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

C.解除股票质押贷款合同

D.追究合同借款人的违约责任

15.申请上市交易的公司债券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公司债券的最短期限为

A.1年以上B.2年以上

C.3年以上D.5年以上

16.票据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在票据上签章时,其票据责任的承担方式是

A.无论被代理人事后是否追认,代理人承担其超越权限部分的票据责任

B.无论被代理人事后是否追认,被代理人承担超越代理权限部分的票据责任

C.被代理人事后追认越权代理行为的,由被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

D.被代理人事后不追认越权代理行为时,才由代理人承担票据责任

17.汇票持票人张某在被拒绝付款后,未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其前手李某,因此给李某造成经济损失。依照法律规定,张某的追索权

A.丧失

B.仍可无条件行使

C.仍可行使,但须无条件赔偿李某的全部实际损失

D.仍可行使,但须在汇票金额限度内赔偿李某的损失

18.下列汇票中无需承兑的汇票是

A.定日付款汇票B.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

C.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D.见票即付的汇票

19.持票人对汇票出票人的权利行使期限为自票据到期日起

A.3个月B.6个月

C.1年D.2年

20.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进行房屋建设工程的,转让房地产的条件之一是至少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

A.15%以上B.25%以上

C.30%以上D.50%以上

21.下列关于财政法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财政法在宏观调控和保障社会公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B.国家始终是财政关系的一方主体

C.广义上财政法体系包括税法、国债法、预算法、财政转移支付法、政府采购法

D.狭义上的财政法体系包括税法、国债法、预算法、财政转移支付法,不包括政府采购法

22.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类型是

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相结合

C.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

D.全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

23.关税属于

A.流转税B.所得税

C.财产税D.特定行为税

24.下列银行中适用《商业银行法》的是

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银行D.中国人民银行

25.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对发生信用危机的商业银行实行接管,被接管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

A.转移到接管银行

B.不因接管而变化

C.涉及公众存款的转移到接管银行,其他的不转移

D.因接管而全部中止清偿

26.固定资产投资法的投资主体

A.包括事业单位和自然人

B.包括外国自然人,不包括本国自然人

C.包括本国自然人,不包括外国自然人

D.包括自然人,不包括事业单位

27.价格法规定的不适用价格听证制度的是

A.公用事业价格B.公益性服务价格

C.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D.竞争性产品的价格

28.按照《价格法》规定,下列关于经营者价格权利和义务内容不正确的是

A.自主制定属于市场调节的价格

B.在政府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制定价格

C.属于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产品范围内的所有新产品的试销价格都必须申请政府定价

D.不得采取抬高等级或压低等级等手段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

29.不属于审计机关审计职责范围的是

A.国有金融机构的财务收支B.外国援助、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C.非国有企业的财务收支D.乡级政府财政收支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所称的对外贸易

A.仅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B.仅指货物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

C.仅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

D.仅指货物进出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31.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承担的义务包括

A.贯彻国家的方针和政策,遵守法律、法规

B.履行经济管理的职责

C.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税金

D.依法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E.不得侵犯其他经济法主体的合法权益

32.在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A.通过业务洽谈套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B.允许他人使用以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C.将以非法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在互联网上披露

D.第三人在互联网上看到被披露的商业秘密后不知该信息为商业秘密加以使用

E.第三人将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被披露不知为商业秘密的信息提供给他人使用

33.房地产抵押的范围包括

A.抵押人所有的房屋

B.抵押人所有的其他地上定着物

C.抵押人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D.房屋抵押时其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

E.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

34.甲出资设立一冷饮批发部(简称批发部)2003年8月份获利2万元,未交税。当年10月税务机关要求其补交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批发部认为,应按个体工商户纳税。对此争议批发部

A.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B.必须先向税务机关提出复议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

C.若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未按期作答复,不影响批发部向法院起诉

D.在请求解决争议之前,必须补交税金及滞纳金

E.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缴款凭证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议或起诉

35.下列有关会计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某公司的税务登记日期为2002年4月,截止到2003年4月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

B.会计师事务所不适用《合伙企业法》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选定以瑞士法郎为记账本币,这违反我国会计法的规定

D.国有控股公司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E.个人独资企业必须设置内部会计机构,不能代理记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答我国政府不予批准设立外资企业的法定情况。

37.简答商业秘密概念与构成基本条件。

38.简述构成产品质量法律责任的要件。

39.简述我国银行监管机构及其监管目标。

40.简答《对外贸易法》中规定对外贸易中采取反倾销的条件及措施。

四、论述题(本大题11分)

41.试以经济法的特定调整对象来概括“经济法”的定义并说明该定义的基本涵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42.北京市某化工企业2003年度经营状况为:

(1)生产、经营扣除有关成本、费用后收入为1000万元;

(2)专利特许使用费用收入200万元;

(3)股息收入40万元;租赁收入20万元;

(4)因意外风灾造成仓库掀顶事故损失25万元,获保险公司赔偿20万元;

(5)支付银行借款利息20万元,支付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利息20万元(超过银行贷款年利率的数额为5万元);

(6)支付给职工计税工资100万元;

(7)给希望小学公益性捐赠20万元;

(8)受让专利及开发新技术费用支出共680万元;

(9)其他营业外支出55万元(其中用于赞助电视片制作40万元,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罚款10万元,欠税滞纳金5万元)。

请分析:

(1)纳税企业的收入总额是多少

(2)依法逐项说明应当扣除的费用是哪些,不得扣除的项目有哪些

(3)分别列式计算该企业本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额。

2004年5月9日,乙咨询公司,明知甲公司彩电商品谎称为进口商品而以咨询公司名义购10台彩电。第二天乙咨询公司以甲公司有欺诈行为为诉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判甲公司对其进行赔偿。

2004年5月9日下午,丙也到甲公司购置彩电,丙详细询问导购员彩电是否原装进口。导购员肯定回答:“绝对是从日本原机进口,所以不参与国产货的价格降价战,优质优价。”丙购买时,甲公司开具发票的货名上注明原装进口彩电,价款为每台人民币3000元。数日后丙偶尔发现电视一处标示为国内某地生产而产生疑惑,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依然坚持商品是原装机,只有外壳使用国内部件。丙诉诸法院要求甲公司赔偿。

(1)甲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的什么义务

(2)乙咨询公司的诉讼请求是否能得到法院支持,能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其进行赔偿为什么

(3)丙的诉讼请求是否能得到支持如法院判决甲公司赔偿,甲公司应向丙赔偿的数额是多少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以上“2004年10月00244经济法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由自考生网收集整理。

自考生题库

专业智能,巩固提分

真题全景再现

进入做题

模拟考场

海量题随机做

考前点题

部分科目押题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错题收纳

试题收藏复习

易错题

高频易错习题

网课试听

教材大全

做题闯关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参考,考试政策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THE END
1.经济法与行政法民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1.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交叉性。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条款等,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和联结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49652376029518044.html
2.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利益,经济关系,利益从根本上决定着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法律的本质是利益法,即安排各种利益的制度。因此,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https://wap.cnki.net/qikan-ZZDX903.023.html
3.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1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 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 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 https://www.mayiwenku.com/p-2404114.html
4.谈谈你对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看法10篇(全文)1、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经济法独立于民法,经济法为什么独立于民法,这就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所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两者的调整对象不一样,民法调整对象强调了平等性,强调了私人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强调的公共性。第二,两者的主体不一样,民法的主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自然人,一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sjfrvn2.html
5.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经济学分析(1)[1](P165)学科经济法论和综合经济法论都不承认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学科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只是一个教学学科,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各种部门法的总和,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经济行政法由前苏联的勃拉图西和阿列克谢耶夫提出。[2](P102)我国民法学者梁慧星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qitalw/2010091064468.html
6.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A.经济法包括民法,民法是经济法的一部分B.经济法与民法用不同方法调整同一种社会关系C.经济法调整纵向行政隶属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也即经济行政法D.民法采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0b8ba30ea94bfc9fecf2cc606f3257.html?fm=bdbdse3ab993ded235f923f2fe88b5538b63a
7::论经济法体系到底哪些法律法规属于经济法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缺乏科学的标准,构建经济法体系具有极大的任意性。有的不属于经济法体系的被纳入其中,如合同法等,有的属于经济法体系的却被拒之于外,如产业政策法等。这必然导致经济法体系与相邻法律部门如民法、行政法体系的瓜葛难解,引发法律部门之争,甚至扰乱现有的整个法律体系,http://iolaw.cssn.cn/zxzp/200412/t20041201_4594279.shtml
8.经济法律通论二、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1)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规范商品经济的普通法,共同调整着商品经济关系,共同适应和维护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经济法与民法相互吸收互相补充 。民法对商品经济关系的调整侧重于微观调整和平面调整,并且在调整中贯彻和实施平等与自愿原则。而http://media4.open.com.cn/l603/fushi/0809/jingjifltl/web/lesson/char3/j3.htm
9.经济法预习思考题(通用11篇)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1、经济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产生于什么样的背景?它与民商法的产生背景相同吗? 2、经济法的概念 3、你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吗?为什么? 4、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商法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与经济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cm2lnz6.html
10.[经济法]第三章经济法的地位及其实施从部门法维度看经济法地位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民法强调的是意思自治原则、协商一致原则。 经济法有一部分内容表象上属于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其实质内容却反映了国家调控社会即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 经济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秩序,而行政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具体的行政行为。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69435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明辨善恶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指南。 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