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体系地位与其他部门法关系及基本原则法律规制行政法民商法

当前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构成是两类经济法规范,对应于经济法调整的两类社会关系。经济法体系分为: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和市场规制法(包括三个部门法)两大部分,从而形成一个基本的“二元结构”。

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在法域归属上,宏观调控法属于公法,具体为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计划调控法。

市场规制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

二、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经济法作为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简称”调制关系")的法律关系规范的总称,是一种市场经济之法,国家干预之法,社会本位之法。经济法的这些属性决定了经济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和主要优势在于市场竞争;

2.市场经济的重大缺陷和主要劣势是自发性和盲目性;

3.经济法的地位是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地位。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在于经济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

4.市场规制法比宏观调控法产生更早;

5.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经济法就没有民(商)法的意思自治。

三、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

经济法的功能是在民商法的基础上对权利和利益的一种再分配,民商法是关于市场和人的法律,经济法则是关于市场与国家结合的法律,民商法注重形式平等,而经济法注重实质平等。2.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经济法是管理者管理经济的法,以调控经济为己任;行政法是管理管理者的法,以约束行政机关为己任,本质是控权法。经济法以经济效益为其价值追求,行政法以提高行政效率为其价值取向;经济法调整经济行政关系;行政法调整组织行政关系。

四、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集中体现经济法的特性,由经济法宗旨和根本价值所指引,对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和普遍使用价值的基本准则。

1.特征

法律强制性、普遍适用性、全面指导性、部门特殊性

2.功能

“有规则适用规则,无规则适用基本原则”的基本规范。

3.内容

(1)有效调控原则

包括市场决策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即是经济法能够发挥作用的现实基础,以及调制三原则(中层性原则),即构成了实现经济法运行的工具依赖。

其中,调制三原则包括:a.调制法定原则。是调制适度和调制绩效的基础,能否适度,以及能否实现绩效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定”的状态,取决于法治的程度。b.调制适度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调制法定”的展开,它在执法层面更有意义,是调制绩效得以实现的手段。c.调制绩效原则。

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呈现为一种组合结构:市场决定性原则是有效调控原则得以落实的前提

;而调制法定、调制适度与调制绩效三原则则是有效调控原则的具体内容。

(2)社会利益本位原则(终极性原则)

对综合效益与实质公正以及有效调制所要实现的经济安全的追求,则构成了经济法的最终利益定位。

THE END
1.经济法与行政法民法的联系和区别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1.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上的交叉性。民法和经济法在经济关系调整中相辅相成,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条款等,是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界和联结点:一边是经济法以维护宏观平衡和自由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己任,另一边是民法对在此良好环境下自由从事活动的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49652376029518044.html
2.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论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的关系,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利益,经济关系,利益从根本上决定着法律的产生和发展。法律的本质是利益法,即安排各种利益的制度。因此,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https://wap.cnki.net/qikan-ZZDX903.023.html
3.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与联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既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1 )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 在调整对象方面,两者都调整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这是因为作为民法重要调 整对象的财产关系,实质上就是经济关系;在法律作用方面,经济法和民法都 https://www.mayiwenku.com/p-2404114.html
4.谈谈你对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看法10篇(全文)1、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基本法,经济法独立于民法,经济法为什么独立于民法,这就是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所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两者的调整对象不一样,民法调整对象强调了平等性,强调了私人性,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强调的公共性。第二,两者的主体不一样,民法的主体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自然人,一个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sjfrvn2.html
5.经济法与民法关系的经济学分析(1)[1](P165)学科经济法论和综合经济法论都不承认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学科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只是一个教学学科,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综合经济法论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各种部门法的总和,因而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经济行政法由前苏联的勃拉图西和阿列克谢耶夫提出。[2](P102)我国民法学者梁慧星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qitalw/2010091064468.html
6.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A.经济法包括民法,民法是经济法的一部分B.经济法与民法用不同方法调整同一种社会关系C.经济法调整纵向行政隶属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也即经济行政法D.民法采https://www.shuashuati.com/ti/440b8ba30ea94bfc9fecf2cc606f3257.html?fm=bdbdse3ab993ded235f923f2fe88b5538b63a
7::论经济法体系到底哪些法律法规属于经济法体系的内在构成要素,缺乏科学的标准,构建经济法体系具有极大的任意性。有的不属于经济法体系的被纳入其中,如合同法等,有的属于经济法体系的却被拒之于外,如产业政策法等。这必然导致经济法体系与相邻法律部门如民法、行政法体系的瓜葛难解,引发法律部门之争,甚至扰乱现有的整个法律体系,http://iolaw.cssn.cn/zxzp/200412/t20041201_4594279.shtml
8.经济法律通论二、经济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 (一)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1.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 (1)经济法与民法都是规范商品经济的普通法,共同调整着商品经济关系,共同适应和维护商品经济的发展。 (2)经济法与民法相互吸收互相补充 。民法对商品经济关系的调整侧重于微观调整和平面调整,并且在调整中贯彻和实施平等与自愿原则。而http://media4.open.com.cn/l603/fushi/0809/jingjifltl/web/lesson/char3/j3.htm
9.经济法预习思考题(通用11篇)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1、经济法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产生于什么样的背景?它与民商法的产生背景相同吗? 2、经济法的概念 3、你认为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吗?为什么? 4、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商法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其与经济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cm2lnz6.html
10.[经济法]第三章经济法的地位及其实施从部门法维度看经济法地位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民法强调的是意思自治原则、协商一致原则。 经济法有一部分内容表象上属于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其实质内容却反映了国家调控社会即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经济法与行政法 经济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秩序,而行政法的目的在于规范具体的行政行为。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69435
11.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明辨善恶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指南。 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