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中国国防的认识

谈对中国国防的认识谈对“中国国防”的认识自古以来,有国必有防,国无防不立,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经验教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兴起,了解我国国防历史,正确认识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与发展,了解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以便更好地为国防建设做贡献。

一、国防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也是国家固有的职能。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国防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将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二、中国的国防历史我国的国防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就过渡到奴隶社会,建立了国家。

从此,国防雏形便产生了。

中华民族沧桑五千年的辉煌和屈辱、昌盛和衰败,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国防遗产,积累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感慨、深思与启迪。

1、中国古代的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兵制,就是军事制度,现在一般称为军制。

它包括武装力量、军事领导体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

兵制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的一个重要方面。

(2)、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边防、海防建设是我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古代边防建设,主要是修筑防御工程和实行边固边政策。

著名的万里长城,是城池筑城体系的发展和运用。

它拒险筑墙,关堡相连;烽堠相望,放台林立,层层布防,在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秦统一之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战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防御作用。

(3)、古代富国强兵的国防思想富国强兵是我国古代各朝代都十分重视的国防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统治者和军事家就已经认识到国防与经济的关系,提出“国不富”则无称雄之本,“兵不强”则无争霸之力。

2、中国近代的国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由于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衰落,国力日趋空虚,国防每况愈下,列强的军事侵略,使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蒙受了巨大损失。

谈谈对中国国防的看法——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可靠的国防,就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就会在政治上、经济上受制于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国防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20世纪,我国古代社会就过渡到奴隶制社会,建立了国家。

从此,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中国国防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为提高国防能力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民强”“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

遵循这些思想,我国取得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曾出现过“中国既按,四夷自服”的鼎盛时期。

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清王朝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虚弱,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我国近代的国防是孱弱、衰败和屈辱的。

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没有改变中国人任人宰割的历史。

帝国主义扶植各派军阀为自己的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中国依然是有边不固,有海无防,人民有家难安。

历史告诫我们,兵者,国之大事,政治修明,国富兵强,好战必亡,忘战必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从而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有国无防的历史。

建国60多年来,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换代,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促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现代国防是对传统国防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国防观念和国防实践活动。

我国国防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和发展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识。

1.当前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土面积第四的国家,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责任重大。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和威胁,加强国防建设势在必行。

2.国防建设的成就和进步回顾我国国防建设的历史,可以看到取得的显著成就和进步。

不仅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取得了长足发展,还在信息化战争、网络空间安全、海上维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这些都为保卫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国防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然而,国防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军事人才培养、国防科技创新、基层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安全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对国防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我的个人观点和思考在我看来,当前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需要加强国防科技创新,提高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水平。

注重军事人才培养和基层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加强国际安全合作,积极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方向。

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国防建设,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国防建设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作出积极贡献。

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防建设的意义更加突出。

国防建设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地区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各种安全挑战和威胁不断增加,国防建设势在必行。

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进步。

在常规军事力量发展方面,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武装力量,拥有强大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

我国在信息化战争、网络空间安全、海上维权等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对中国国防的认识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是处在由二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时期。

世界形势变化多端,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严峻,中国国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中华民族要从容应对,居安思危。

本文由以下各方面阐述我对中国国防的具体认识: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二、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圈。

三、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四、面对当今国际大环境,我们大学生应如何做。

关键词:周边安全美国包围圈台湾问题贡献力量世界多极化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地区力量的急剧变化,中国国际形势将继续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虽然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

我国既要加速发展,也要确保安全。

“国富”“兵强”是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两大支柱。

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以《联合国宪章》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主张各国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而不应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试图走向政治大国,印度军事力量悄然崛起,克什米尔屡衅争端,南中国海波起云涌,美国又加紧了对中国的军事与经济的封锁,台独势力在美国的支持下,一直阻碍两岸的和平统一,境内的疆独藏独势力活动猖獗,破坏国内的和平安定。

中国国防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仍面对着巨大压力!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我国北方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人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改善。

在政治领域,两国高层领导人频频互访,积极对话;在经济领域,两国经贸关系虽然经历一个从剧增、锐减到逐步回升的过程;在军事领域,两国军事互访不断增多,军事技术合作不断加强;在国际事务中,两国的合作也在加强。

国防方面的感想国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它涉及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

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国防方面有以下几点感想。

首先,国防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就无法实现稳定和繁荣。

因此,国家必须重视国防建设,提升自身的国防主权,以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

其次,现代国防不仅仅是军队的力量,还包括了技术、情报、外交等多个维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争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传统的战争已经不再是唯一的威胁。

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也日益严重,国家必须在多个领域全面加强自己的防御和应对能力。

再次,国防建设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

国防不是单一部门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

国民必须有一个安全意识,积极支持国家的国防工作,为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最后,国防建设也需要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

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立面对所有的安全挑战。

国际军事合作和外交交流对于增强国家的安全能力和应对力量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国防是一个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领域,它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国家需要全面加强自己的国防能力,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此外,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国防是指中国政府和军队为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重要。

首先,中国国防的基本原则是国防自卫。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主张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是国土安全和人民安全。

其次,中国国防的目标是维护和平稳定。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中国军队还参与了灾害救援、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任务,展示了中国国防的和平形象。

第三,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合理的和必要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因此,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障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透明的。

中国定期发布国防白皮书,向国际社会公开中国的国防政策、军事战略和军队建设情况。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军事对话,增进互信。

最后,中国国防的发展是和平的。

中国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

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和有效的国际安全机制,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

总体而言,对于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应该客观、全面和准确。

中国国防力量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可以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国防的理解,推动构建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世界。

因此,我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有自己的国防观念。

一、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首先,我认为国家安全是第一位的。

这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等各个方面。

只有保持了国家的整体安全和稳定,才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与人民幸福。

二、国防建设要坚持自主创新其次,我认为国防建设要坚持自主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军事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和更新。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并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军队要紧密联系人民再次,我认为军队要紧密联系人民。

军队是人民子弟兵,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军队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深入了解人民需求和期望,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四、国防教育要普及最后,我认为国防教育要普及。

国防教育是培养公民国家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抵御外部威胁的有效手段。

因此,国防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体系中,并向全社会普及。

结语总之,我的国防观是以国家安全为第一位的,坚持自主创新,紧密联系人民,普及国防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并为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对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国防是指中国政府和军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人民利益的行动。

中国国防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国家在面对内外威胁时能够有效应对。

中国国防的基本原则是积极防御,即以防御为主,主动防御为辅的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了中国军队的防御性质,坚持不首先使用武力,但同时也准备应对任何形式的军事挑衅和威胁。

中国国防政策注重维护和平与稳定,坚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不结盟的原则,致力于与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国防的基础是强大的国防力量。

中国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

这些军种拥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包括先进的战斗机、舰船、导弹和卫星等。

中国还注重发展信息化战争能力,加强网络和太空安全,提高信息战能力,以应对现代战争的挑战。

中国国防的发展和现代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国从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国防向现代化、科技化和自主创新的国防转变。

中国国防投入的增加和军事技术的进步,旨在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和战略威慑力,以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

中国国防的发展和现代化也要求与其他国家的军事交流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军事演习、国际维和行动和军事人员培训等国际军事合作活动,以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总而言之,对中国国防的认识和理解应该从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积极防御原则和强大的国防力量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中国国防的目标是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提供保障。

同时,中国也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国防是一个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它涉及到保卫国家的领土、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对国防的认识和感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安全意识: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

国防意识要贯穿于全社会,每个公民都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国家安全的一份子,发挥自己的作用。

2.和平与稳定:国防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与稳定。

通过建立强大的国防力量和防御体系,能够有效威慑外部侵略和挑衅,维护国内安宁和社会稳定。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而国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才能够支撑起强大的国防力量。

4.和平与合作:国防并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平与合作来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际社会的合作与沟通,多边机制的建设,能够有效化解冲突和争端,实现共同安全。

5.感激与尊重:国防事业需要有无数的军人和公民为之付出,为国家的安全默默奉献。

我们应该感激和尊重那些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宁而奋斗的人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综上所述,国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涉及国家的安全、和平与发展。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对国防的认识和警惕,积极参与国防建设,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国防后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谈到中国的国防,我深有体会和感受。

中国的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保卫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任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中国国防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国防建设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国家安全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必须保护好自己的国土,维护好自己的边疆安全。

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国民才能享受到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因此,中国国防工作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需要,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中国国防建设是和平发展的需要。

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发展的战略思想,主张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

中国不搞扩张主义,也不会以武力威胁和恐吓别国。

中国国防力量的建设是为了自卫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不断加强国防力量,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和平环境和外部安全,而不是为了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然后,中国国防建设是自力更生的需要。

中国坚持走自己的军事发展道路,不依赖他国,坚决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中国不追求军备竞赛,也不会为了赶超他国而牺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中国军队的装备和建设主要依靠本国的科技实力,凭借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军事装备的水平和质量。

这样不仅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提升了我国的自主权和影响力。

此外,中国国防建设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的需要。

中国的国防工作始终紧密围绕人民,服务于人民。

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国防工作的巩固壮大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中国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国防教育和普及活动,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人民的国防素质。

同时,军民融合发展也是中国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军民互动和交流,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

最后,中国国防建设是与时俱进的需要。

面对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中国必须不断适应和应对。

国防建设的目标是要紧跟国际先进水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国防建设,加强军队改革和军事革命,提升军队的组织结构和作战能力。

浅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摘要: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据此,针对我国从古至今的国防政策进行阐述,浅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以及当代大学生关于我国国防的义务与责任。

关键词:国防政策国防军事理论大学生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问题便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而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无可辩驳的证明,国防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

纵观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国防史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现代国防。

古代国防,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前后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其中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盛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国防最为强盛的一个时期,而从中唐开始到两宋、晚清时期国防便日趋衰败。

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国防事业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说明,国防不是孤立的防务,它与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联系密切。

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国防工事,而万里长城便是中华民族内部纷争的各国在漫长岁月中修建起来的巨大国防工程,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防御外侵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从明朝开始,为防止倭寇的袭扰,各种海防工程体系开始在沿海重要地段修建。

近代国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国防史上最为屈辱的一个历史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中国有海无防,有边不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列强将中国瓜分殆尽。

辛亥革命虽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

军阀混战,生灵涂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8月建立人民军队,共产党开始独立的领导武装斗争。

对国防的感悟国防,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国防建设,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首先,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的安全不仅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还取决于其国防建设的水平。

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有效地抵御外部威胁,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加强国防建设是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

其次,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

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外部势力的干涉和侵犯。

因此,加强国防建设是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最后,国防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安全环境。

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加强国防建设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总之,国防建设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国防建设,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的国防建设事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争取和平、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另一方面,国际上还存在着许多复杂和动荡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气焰嚣张,武装冲突此起彼伏,某些国家正在发展有可能打破国际战略平衡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发达国家向世界一些重要地区正在倾销大批先进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仍有可能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造成威胁。

我们的未来到底是怎样的呢作为小学生,面对着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也不禁忧心忡忡起来,要怎样才能避免甚至消除这些潜在的威胁因素呢我认为,这都需要依靠于一个国家的整体国防力量。

所谓国防,就是一个国家防御外来武装侵略的实力,是国家军事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等力量的总和。

而知识作为—种主要的军事要素,在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未来的信息战争,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知识的较量,国防高科技,其实质就是军事高技术。

国家花大量心血培养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年轻有为的知识分子,就是希望有待一天我们这批未来的国家栋梁能够撑起一片天,在经济和科技中能够有所发展,用自己的知识力量来扞卫祖国的强大。

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的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和意义深远。

回顾往昔,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为了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扞卫人民政权,保卫和平,国防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战争——是人类相互厮杀的怪物,是人类的炼炉,是血与火的战场。

我们痛恶战争的同时,国防观念也日渐根深蒂固。

记得当年科索沃战争期间,特别是在我国大使馆被炸事件之后,人们义愤填膺,纷纷上街游行示威,有人还捐钱捐物,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所以我认为国防意识是一种素养,是一种责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

而我们小学生又能为国防做些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应该增强国防观念,把国家的安危当成自己的事情,时刻心系国防。

对国防的认识2000字对我国国防的认识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所需要的产物,是关系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任何一个国家,从它诞生之日起,首要的任务,就是守护边疆。

抵御外来侵略、巩固新生的政权。

保证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21实际,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更大的威力。

因此,我们要树立国防观念,把国防建设纳入整个国家大系统中进行思考、规划。

篇二:军事理论论文2000字军事理论课的心得感受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使我们这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对于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武器装备等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门课程也提高了我们的对于军事的认知,增强了我们国防概念。

通过军事理论课的学习,我明白了“民无兵不安,国无防不立”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件是生存与安全问题,一件是发展与富强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和兴衰荣辱。

中国是一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纵观中国国防史,秦、汉、唐及清前、中期的国防建设表现得较为兴盛,国家发展昌盛,堪称世界强国;而中国近代史,其表现得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揪其本质就是一部国防的衰败史,在面对外国的侵略,清王朝采取对外不抵抗对内残酷镇压的方针,且清王朝国防力量与侵略者军力比较确实存在差距,军队无战斗力,武器装备落后,战术技术落后,且军队内部矛盾突出,这必然导致:中国领土被占领,人民被屠杀,财产被掠夺,民族尊严被践踏,中国人民在经历无数次的探索,挫折与失败后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它洗清了中国所受的屈辱,也证明了中国国防的崛起,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防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对中国国防的认识上了大学以来,学校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防知识教育,包括军训、军事理论课、军事技能训练等等。

这一系列的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不仅能够强化我们的国防知识学习,还能提高我们的爱国素养和民族心。

而作为受教育的我们,对于中国国防知识的认知也在不断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都得益于对我们的国防知识教育.在我们短暂而漫长的人生之路中,我们也第一次系统的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和祖国母亲贴的那么近,深刻感受她的脉动。

国防,就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

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就必须要重视国防。

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事,时时刻刻都由国防来保卫。

而且国防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我们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为我们国家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

我国的国防属于自卫性,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同时广泛争取国际同胞的支持,达到防止外敌入侵,维护本国安全的目的。

此外我国坚持着和平自主的防卫原则,永不向外侵略扩张,更绝不允许他国侵犯我国的一寸领土.一寸山河一寸土,十万青年十万兵.国家的一尺一寸,都是先辈们用生命和青春换来的,容不得我们拱手让人,这同样也需要发展国防力量,保卫我国领土完整。

虽然目前国际形势日渐缓和,但是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横行,国际和平局势依然需要长期发展。

中国更要居安思危,在保持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保证祖国的安全得到保障。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柱。

谈作为大学生对国防的认识国防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单单是指防御,而是一个综合概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是国防的范畴。

国防是一切政治经济活动的前提,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的国防建设以“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保卫国家安全与发展;坚持自卫立场,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宗旨;以“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为根本目的和任务;以“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和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发展国防科技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动员体制,实现国防现代化”为国防建设的基本内容;以“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全民自卫,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家统一领导,军民团结,维护世界和平,奖优罚劣等”为国防活动的原则。

我国正从基本的国情出发,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而我国国防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前仆后继、卫国御敌的尚武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疆域国家。

近代的国防是孱弱、衰败和屈辱的。

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封建国门,对中华民族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却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的国防指导思想;执行“以军压民”,“贫国臃兵”的国防建设思想;倡导“愚兵牧民”,“莫谈国事”的国防教育思想;制定“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防斗争策略。

其结果是有国无防,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面貌是建立起军、警、民密切联防的强大巩固的边海防体系;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加强了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团结;在经济上大力支援边疆建设,奠定了雄厚的边海防物质基础;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粉碎了敌人的蚕食和侵袭,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论中国国防有国就有防,国无防而不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强大的国防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是维护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了解和认识现代国防,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的含义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二国防类型国家建立的国防系统,是与本国的利益和战略需要相适应的。

按照不同的国防概念和标准,当今世界各国的国防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和中立型。

我国属于自卫型的国防系统。

三现代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表现为自主权、平等权和自保权。

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如果一个国家丧失主权,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捍卫主权始终是国防中第一位的、根本的目的和任务。

2.保卫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一切居民和事务行使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从国际的角度来说,保卫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历来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绝不允许外国干涉,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不能有丝毫含糊。

因此,保卫国家的统一历来是国防的重要任务。

当外国敌对势力插手我国的民族事务,破坏我国的民族团结,危及国家的统一和完整时,国防力量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发挥其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的职能作用。

谈谈对中国国防的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国防的认识?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这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宪法赋予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职责。

中国努力避免和制止战争,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具有用军事手段捍卫...、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能力。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自卫,是保障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安全的需要。

中国武装力量的规模是与保卫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相适应的。

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

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这是中国国防建设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

国防现代化需要国家的经济力量和技术力量的支持,国防现代化水平只能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提高。

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军队积极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国家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中国在战略上实行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中国拥有少量核武器完全是出于自卫的需要。

中国坚持全民自卫原则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立足现有武器装备,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适应世界军事领域的深刻变革,做好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准备。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中国军队努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目标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

中国军队依靠科技强军,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按照现代战争的特点,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水平,改革和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改进部队的训练和院校教育的内容与...。

谈对“中国国防”的认识自古以来,有国必有防,国无防不立,这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的经验教训。

到了现代,日本帝国主义又发动了残酷的侵华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有压迫,就有反抗,有侵略,就有斗争。

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和浴血奋战,才使得列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附属国的阴谋未能得逞,才使得中国的近代国防史,并不是国防每况愈下,有国无防的失败记录,而是中华民族从漫漫长夜里迎接曙光、不断觉醒、不断斗争的历史。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发展阶段1、建设了一支具有现代化正规化的诸军兵种合成的革命军队我国在陆军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空军、海军和战略导弹部队。

陆军在步兵的基础上相继建立了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全军形成了多军种、兵种统一的合成体系。

2、形成了综合的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国防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建立起了包括电子、船舶、兵器、航空、航天和核能等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科研实验生产体系,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和切实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3、进一步完善了国防动员体制(1)建立了国防动员机构(2)建立了雄厚的国防后备力量(3)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优秀人才四、国防的历史启示1、经济的强盛,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强大依赖经济发展。

2、政治的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科技的进步,是国防强大的重要保证。

要建立强大的国防,就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

4、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只有坚持人民战争的方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筑成统一的国防长城,才能打败未来侵略者,使中国永远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我国的周边环境由周边边情的特殊、复杂、差异性所决定,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着多元性、综合性新挑战,周边不确定因素增多。

对此,我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针对性地提前或加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掌握主动权,使之在未来的各种形势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THE END
1.中国国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展望5g摘要:我国国防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古代的长城防线到现代的国防科技,我国国防事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当前,我国国防实力不断增强,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将继续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实力和战略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https://www.tjqlled.com/post/1416.html
2.中国火器发展探究:从进步到落后,我们的祖先走过了怎样的历程?火药我们都知道,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的祖先也很早就将火药用于战争。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热兵器技术的发展滞后呢?中国的热兵器究竟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 火药 中国火器简史 火药在中国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最早记录火药配方的书大约成书于公元八到九世纪。这一由古代炼丹术士偶然创制的新奇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23AITC055642NB.html
3.我国的国防历史.ppt第二课:我国国防历史 一、我国古代国防的简况 我国的国防是从夏朝开始的,有着4千多年的历史。要说国防必然要说到战争,战争史要比国防史长的多。下面,我就先说一下我国历史上文字记载最早的一场战争---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 距今4600余年前,黄帝与蚩尤在今河北省涿县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903/8075115017002046.shtm
4.中国古代国防经历多少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国防经历多少年的历史?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小额打赏 169人已赞赏https://www.examk.com/p/3641787315.html
5.浅谈中国国防史篇2:浅谈中国国防史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201班 学号:120420122 姓名:米园 指导老师:朱瑞波 浅谈中国广告史 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广告在古代就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国广告的发展也展现出它独特的风格,但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困扰着人们,到底该如何认识我国的广告发展呢?在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b84j7ly.html
6.中国国防历史中国国防历史思维导图,展示了中国国防历史的时间线,时间跨度从古至今,主要划分为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新中国国防三个时期。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511103
7.中国国防的历史有那些?一、古代国防历史我国古代国防自夏朝开始至1840鸦片战争止.包括:1,古代兵制建设,如出现步兵,骑兵,水师等独立兵种,打破世袭兵制,采用募兵制与郡县征兵制,剥夺私属武装,集中军权统一军队,文武分职,凭兵符任将发兵.按军功进爵升赏.将帅专职化等等.2,古代海防建设与边防建设,如见长城,关堡相连,军事屯田,沿海修2卫城所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c0435c565d8d45d26d1fccb75ec7d60.html
8.简述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2022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债务重组,重组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4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470万元,乙公司以持有A公司20%股权抵偿上述账款,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甲公司为取得该项股权投资支付直接相关费用3万元,取得该项股权投资后,甲公司对A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https://www.shuashuati.com/ti/bf3164564933401c95459be62b18a087.html
9.《大学生军事课程教育》第一章第一节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类型 三、中国国防的历史与启示 (一)中国古代国防的历史 中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历经约4000多年、20多个朝代的兴衰更迭,呈现出兴衰交替和https://www.jianshu.com/p/d72d22e0ac5a
10.军事理论作业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土壤,有其鲜明的特征:1、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早、发展快,内容博大精深。西周时期的《尚书》、《军志》、《军政》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它们虽然早已亡佚,或仅存只言片语,但已高度概括和抽象出一些有关战争指导的理性原则。春秋末期出现的《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9pxqxnb.html
11.军队文职国防和军队常识——中国古代国防和近代国防一、中国古代国防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形成较为完整的古代国防理论体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①初步形成时期(夏、商、西周时期),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中国为奴隶社会时期。 https://cq.jinbiaochi.com/jz/news_102195.html
12.国防教育常识9.我国历史上第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颁布于(A) A.1955年5月 B.1933年6月 C.1933年7月 D.1934年6月 10.中国的国防类型属于(C) A、扩张型B、联盟型C、自卫型D、中立型 11.我国古代边防建设的代表——长城始建于(B) A、春秋战国B、秦汉C、唐D、明 http://www.lpzhj.com/Article/1357b97f-3684-45ef-9d2c-20c97096b3d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