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通俗来说就是自然人能不能独立从事某项民事行为,从事之后是否会产生民法上法律效力的能力。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年龄和精神状态为标准,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从精神状态角度区分:1.完全丧失控制和辨认能力的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2.尚未完全丧失控制和辨认能力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完全能够控制和辨认自己行为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注意,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中年龄和精神条件需要同时满足,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年龄和精神中只需要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区分这三类人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在考试中,不同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力不同,能够从事的民事行为也不同。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故其不能独立从事民事法律行为,在民法上,其所从事的民事行为均是无效的。这意味着该行为并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比如,六岁的小明卖掉自己的手表。该买卖行为无效,因此买受人应返还手表小明应返还钱款。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力受到限制,但是可以从事一定的民事行为,其中包括两类:一是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二是纯获利的行为。与年龄、智力相适应是指符合当事人的智力认知水平。例如十周岁的小明购买一只2元的铅笔。该买卖行为有效,因为购买2元铅笔符合一个十岁小孩的智力认知水平。纯获利的行为是指能纯粹获利,只有得没有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行为。例如小明花十元抽奖中了一部手机。中奖对小明来说是纯获利益的,因此该行为有效。而若从事的是超越其能力范围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民法上为效力待定,需要法定代理人进行追认。
试题练习(单选)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人员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10岁智商200的甲
B.16岁打暑假工的乙
C.17岁靠卖花为生的丙
D.20岁在精神病院治疗的丁
试题练习(多选)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下列行为有效的是:
A.智力障碍的甲将手表卖给他人
B.10岁的乙在游戏上充值1万
C.15岁的丙接受爷爷赠与的手机
D.20岁的丁购买一台电脑
【中公答案】CD。解析:A.甲智力障碍没有行为能力,行为无效。B.乙只有10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充值1万与智力不相适应,行为无效。C.15岁的丙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的行为有效。D.20岁的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有效。故答案为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