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硕考研民法学: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A.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B.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如结婚、离婚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征

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否则为期限

(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民事行为中所附条件,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并以意思表示的形式表现出来。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须合法。条件不得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5)条件须是决定整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果条件不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只是决定其他内容的,则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题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父死亡之时,将房屋出租与乙。双方的约定是否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类型

(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A.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解除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条件所附的已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归于消灭。

(2)积极条件与消极条件:

A.积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积极条件,以设定事实的发生为条件成就。停止条件与解除条件,均可设定积极条件。

B.消极条件是以所设事实不发生为内容的条件。易言之,在消极条件,所设定事实是消极的。条件的积极与消极,其区别仅在设定的角度不同。前述“留学归国并需要住房,就终止合同”,属积极条件,而反过来约定“如留学后定居不归国,就续租合同”,则属消极条件。两者条件内容并无不同,但条件的性质,却有积极与消极之分。

(3)判断标准

A.判断肯定还是否定,看前半句有没有“不”

B.判断解除还是延缓,看后半句有没有“不”

如果……就……(肯定、停止)

如果不……就……(否定、停止)

如果……就不……(肯定、解除)

如果不……就不……(否定、解除)

4、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成就

(1)条件的成就指作为条件的事实出现,也就是当事人所附的条件,自然地而非当事人人为地出现或不出现。在积极条件,以事实的出现(发生)为成就,而在消极条件,则以事实的不出现(不发生)为成就。

(2)条件的不成就是作为条件的事实已经确定不能发生。在积极条件中,是指事实已经肯定不发生,在消极条件中,则指事实已经发生。

5、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1)附延缓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取得权利,而他方则负担义务在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条件成就时,就会使当事人一方丧失权利,他方则解除义务或者回复权利。

(2)条件拟制效力。当事人负有须顺应条件的自然发展而不是加以不正当地干预的义务,亦即不作为义务。即当事人恶意促成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不实现恶意阻止条件实现的,视为条件已经实现。

THE END
1.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解读:法律行为的效力与条件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这一条款明确了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基本原则和效力判断标准。二、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性质与分类 1. 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性质 附条件法律行为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050316551927042&wfr=spider&for=pc
2.附条件和不得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7)所谓的条件是指将来发生的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不确定的事实。附有条件的行为称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中,也可以看出区分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和生效的实益。条件是意思表示的一个部分,它有如下特征: 1. 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意思表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件存在于所附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之中,并且构https://www.360doc.cn/article/6926875_1121125784.html
3.什么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特点→MAIGOO民法通则第62条这一规定,是为方便人们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能够灵活地控制行为效力暂不发生,或使已经发生的效力及时终止的制度,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条件的特点 《民法通则》第六十二条规定: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约定的客观情况必https://www.maigoo.com/goomai/243644.html
4.什么是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有哪些规定当事人所作出的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是指:自条件成就时即生效的民事法律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87ZrkTfIdxdZ.html
5.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我国民事法律法规规定了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其中的条件包括延缓条件、解除条件、积极条件和消除条件。那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分类 http://www.cucue.cn/n1105060.htm
6.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律师普法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点: (1)条件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条件应是不确定的事实,也就是说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当事人不能肯定。 (3)条件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https://www.110ask.com/tuwen/2671509318817887284.html
7.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哪些意思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https://www.64365.com/zs/2330514.aspx
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 A.视为条件已成就 B.视为条件不成就 C.该民事行为无效 D.可视为部分条件不成就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国家所有的财产受到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884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