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学习单元学习单元2民法基础知识(下)民法基础知识(下)学习内容3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四、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四、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一)(一)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以以参与人数为标准)参与人数为标准)1、单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订立遗嘱、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免除债务等。订立遗嘱、法定代理人的追认、免除债务等。2、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合同行为为其典

2、型双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合同行为为其典型3、多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多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合伙合同行为为其典多方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合伙合同行为为其典型型区分意义:成立要求不同。区分意义:成立要求不同。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二、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二)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以有对价为标准)(二)有偿法律行为和无偿法律行为(以有对价为标准)1.1.有偿法律行为是交易的常态。有偿法律行为是交易的常态。2.2.无偿法律行为。如赠与合同等。无偿法律行为。如赠与合同等。区分意义:对行为人责任的认定不同区分意义:对行为人责任的认定不同(三)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以成立

3、要件为准)(三)诺成法律行为和实践法律行为(以成立要件为准)1.1.诺成法律行为:又称不要物行为,仅以意思表诺成法律行为:又称不要物行为,仅以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如:买卖合同。示一致即可成立。如:买卖合同。2.2.实践法律行为:又称要物行为。除意思表示一实践法律行为:又称要物行为。除意思表示一致外,还须有一方当事人交付标的物的行为致外,还须有一方当事人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可成立。才可成立。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借用合同、保管合同。借用合同、保管合同。区分意义:成立要件不同区分意义:成立要件不同(四)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以是否应当具备特(

4、四)要式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法律行为(以是否应当具备特定定的形式)的形式)1.要式法律行为。要式法律行为。如:约定采用书面合同、抵押合同。如:约定采用书面合同、抵押合同。2.不要式法律行为。多数法律行为是不要式行为。不要式法律行为。多数法律行为是不要式行为。基于私法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以不要式法律行为为基于私法自治和合同自由原则,以不要式法律行为为原则。原则。(法无明文不要式)(法无明文不要式)区分意义:要式法律行为中,若不具备法定或定的形式要区分意义:要式法律行为中,若不具备法定或定的形式要件,则民事行为不成立或不生效。件,则民事行为不成立或不生效。(五)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以行为之间的相互依从关(五)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以行为之间的相互依从关系为准)系为准)1.主法律行为主法律行为2.从法律行为从法律

THE END
1.法律行为基础知识及分类解析51CTO学堂财务管理系统金融/财会会计财务会计财会金融考试直播财会法律行为基础知识民事法律后果意思表示法律事实分类单方法律行为多方法律行为有偿与无偿法律行为要式与非要式法律行为主从法律行为 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法律行为的基础知识,包括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分类等。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终止民法关系的行https://edu.51cto.com/video/69649.html
2.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是怎样的法律知识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是怎样的 -法律知识 2023-02-20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1968741324428830980.html
3.《04司考名师教程民法》:民事法律行为新浪教育,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类型和效力,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概念、类型和效力。本讲的重点较多,主要有,意思表示的类型及意思表示的瑕疵,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要件,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https://edu.sina.com.cn/exam/2004-07-19/76193.html
4.梁慧星《民法总论》笔记(民法总论)书评民法的法源:作为私法的普通法的实质意义民法的存在形式二、中国民法的法源(一)法律:《民法通则》、 民事单行法、 行政法律中的民事规范(二)行政法规(三)有权解释(四)习惯法1.习惯,是指多数人对同一事项,经过长时间,反复而为同一行为2.习惯法要件:须有习惯存在,须为人人确认有法之效力,属于法规未规定之事项,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953/
5.2024考研大纲: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考研自命题科目813法学综合七、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一)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物 3 (三)行为 (四)其他 八、 法律行为 (一) 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 意思表示及意思表示的瑕疵 (三) 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四) 法律行为的分类 (五) 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56804.html
6.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研究9篇(全文)近些年来,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需求, 推进我国司法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立法机关根据我国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关理论知识, 将我国司法实践中比较成熟、可行的做法转化为正式的制度, 有利于弥补我国有关民事法律制度的立法空白, 并对完善民事法律行为的理论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构建与设想, 这有利于引导司法机关工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jw2mxbg.html
7.2023中央民族大学考研813法学综合考试大纲已公布!七、民事法律关系客体 (一)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二)物 (三)行为 (四)其他 八、法律行为 (一)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意思表示及意思表示的瑕疵 (三)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四)法律行为的分类 (五)附条件、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六)无效、可撤销、效力未定法律行为 https://www.kyzs.com/article/11248.html
8.法律行为的6种分类这一分类的标准是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意思表示构成。 (一)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二)双方民事法律行为 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是基于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除了法律另有规定以外,单方民事法律行为自行为人独立表达其意思时即可成立,而http://www.mfgclaw.com/chanye/xinnengyuan/29741.html
9.法国物权法中动产与不动产的法律地位除物理的分类导致动产与不动产法律地位的区别外,二者在法律地位上的区别还产生于两种财产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而正是在这里,这种分类的意义有所减弱。 1.意义的消失:无行为能力与共有 长期以来,无行为能力制度及夫妻财产制度建立于不动产与动产在价值上的区别,但这种意义已经消失。 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ccf/13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