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基本原则之四:一个从道德中吸收进法律的原则,公平原则(民法典学习(六))

何谓公平?如何实现公平?这是无数哲人深思探索、芸芸众生苦苦求解的问题。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民法的价值取向,亦是民法精神的体现,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终极追求。

公平原则,是指民法要求民事主体以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合理设定民事法律关系,均衡实现各方的民事利益。

公平原则本质上属于道德规范,被民法吸收为法律原则,是用道德上的利益均衡的价值标准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并作为确定其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根据。

公平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立法者和司法者在民事立法和司法的过程中应维持民事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这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及公共道德的要求。

民法之所以把这一道德规范确立为自己的基本原则,是由于民法与社会公共道德的一致性和民法与道德规范的密切关联性所决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虽然是民事主体平等、自愿进行的,但是必须符合公平的社会道德准则,以社会一般公认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尺度。(当然,公平原则是否可以成为一项民法基本原则是存在争议的,学者有不同看法,在此不讨论。)

《民法总则》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区别《民法通则》第四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一、公平原则的具体表现

(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行使和实现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

(2)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具有对应性,不得显失公平。

(3)民事主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在通常情况下适用过错原则,责任与过错的程度应相适应。双方都无过错的,应由双方对损失合理分担。

(4)当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已导致维持原法律关系效力显失公平时,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应得到相应的变更。

二、公平原则的功能

(1)公平原则是适用法律的原则,它可以弥补民法规范规定的不足。

由于民事活动本身十分复杂,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作出规定,在法律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公平原则。

(2)在合同领域,公平原则表现为合同公正原则,以发挥矫正合同自由原则的作用,使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符合公平原则。

(3)公平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民事司法原则。

民法体现公平正义的要求是民法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所以裁判者应当奉行公平的理念。任何一个判决如果在结果上是不公平的,一般来说就是有缺陷的。

公平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因为社会一般人对公平仍然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所以法官应当依据社会的一般公平正义观念进行司法行动。不过,正是因为公平原则过于抽象,所以它只能作为一种理念,而不能替代具体的民法规则。

三、公平原则的特点

公平正义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平衡时的价值准则和价值理念,形式上具主观性、内容上具有客观性。

(1)公平与正义一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准则和价值观念,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价值取向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公平判断也不同。

(2)公平是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价值判断,可以分为利益获得方式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分配结果的价值判断。前者为形式公平,后者为实质公平。由于不同的人利益不同、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公平判断也不相同。同时,由于人们在不同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利益,会形成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相应地,公平也可分为个人公平观、群体公平观和社会整体公平观。

(3)公平具有主观性。公平是主体对客体的主观评价,属于意识的范畴,自然具有主观性,受认知能力、信息获得能力、知识结构、思维定势、个人好恶等主观因素不同而不同。

(4)公平具有客观性。公平作为一种意识,最终受制于客观条件。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社会环境中,社会公平的内涵相对固定并约束和调节着人们的行为。

四、民法对不同种类公平保护的职责

(1)在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中,民法首先保护形式公平,并兼顾实质公平。

(2)在个人公平、群体公平和社会公平中,民法优先保护社会公平,兼顾群体公平和个人公平。

(3)在法律公平与群众朴素的公平观中,民法优先保护法律公平,兼顾群众朴素的公平观。

五、公平原则在民法典上的意义

(1)公平原则对民法的各个领域均具有指导意义。

(2)公平原则是民法中最具弹性的原则。

(3)公平原则具有补充性。

即在有明确法律规则的情况下,应优先适用法律规则,适用具体条文规定。只有在缺乏明确规则的情况下,才适用基本原则。公平原则应作为最后的依据,在其他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均不适用,而不对当事人的利益加以平衡将明显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情况下才宜适用。

(4)公平原则即是立法原则也是解释原则和适用原则。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民法总则》第六条所确定的公平原则中的“公平”,此处是指实质平等、结果平等,而非形式平等、机会平等。正是在这一点上,公平原则与平等原则有了明确区分,否则,公平原则就没有独立存在的余地。(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是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故公平原则是在平等原则发挥基本体制作用的基础上,在特定情况下用以纠偏的一个原则。

(2)公平原则应当具体化和法定化。

民法以追求形式公平为原则,以实现实质公平为例外,然而例外必须要法定才成为例外。如果例外并非法定,而是由法官在个案中任凭已意决定,则例外就会无限多且不可控制,例外就不再是例外,原则也就无法再成为原则。所以,有学者认为,应当将案件类型具体化并法定化,没有法律的具体规定,就不能适用公平责任。(郭明瑞《关于公平责任的性质及适用》,《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这一结论适用于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民法中何处需要衡平规定,就应当在何处通过立法手段解决,民法不需要一个无所不在的衡平规定。

(3)公平原则并非裁判规范。

一方面,没有法律具体规定之时,不能直接适用公平原则裁判;另一方面,有法律具体规定之时,也不需要适用公平原则。如果发现民法中有其他需要衡平规定之处,则以立法形式补充之。在立法之前,可以用法学方法论上的适宜方法来补充漏洞。无论何时,法官的裁决依据不能是公平原则本身。

(4)“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中的“合理”是经济上的合理、道德上的合理及法律上的合理等各领域判断结果综合权衡的结果。这个规范也是民法倡导性的规范,一个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不合理程度只要没有达到明显失公平的程度,并不能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

七、公平原则是对民事主体的要求还是对法官的要求?

这是这一原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即这是一项当事人的行为准则,还是一项法官的司法准则,或者兼而有之,或者既是一项当事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一项法官的司法准则。

(1)从本条的文义来看,“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显然是对民事主体的要求。立法者显然是希望民事主体在恪守诚信原则的基础上,表现得更道德一些,通过私法上更为合理的交易安排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普遍和谐。从这一点来看,公平原则是诚信原则的析出或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友善”在民法基本原则的体现。

但是,在合同订立时,强调的应当是意思自治,并不要求结果公平,当事人没有顾及结果公平的法律上的义务,这种义务只存在于道德领域,而不属于法律范畴。因此,《民法总则》确立的公平原则在功能上更多地是一个倡导性规范。可见,公平原则首先是对民事主体的要求,是一项当事人的行为准则。

(2)但是,公平原则的真正功能,并不仅限于此。公平原则也是在民法中建立一些衡平规定,这是为法官而定的裁判规范。如《侵权责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公平分担损失规则,该规则就是在损害发生后则法官去适用,当事人无法用它事先合理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可见,公平原则也是对法官的要求,也是一项法官的司法准则。

(3)与将公平原则作为对民事主体的要求和当事人的行为准则相比,对法官运用或执行公平原则实际上要求更为审慎的态度和更为严格的限制。对法官而言,在运用公平原则分析案情、论证判决理由、选择适用法律时一定要持有审慎的态度,应当综合考虑案件所涉因素的主客观状况,确定在具体案件中运用公平原则的节点、强度和方向。

参考资料:

①《民法本论》(王利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版)

②《民法总论研究》(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适用》(主编沈德咏,2017年4月,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

④《〈民法总则〉条文理解与司法适用》(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民商事专业委员会编著,2017年4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⑤《民法总则评注》(主编陈甦,2017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

THE END
1.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基石首先,公正性原则是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法律对所有人的权利与义务都应平等地适用,不容许任何形式的歧视或偏袒。这一原则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护弱势群体不受侵害,使得每个人都能在法律面前享有同等的权利。 其次,效率性原则强调法律应当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这意味着民法典要尽可能https://www.qtleqzhor.cn/xue-shu-bao-gao/20704.html
2.民法典五大基本原则引领新时代法律实践的深度融合民法典作为国家最为核心的法律之一,其五大基本原则是依据宪法规定,并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首先,依法治国是民法典所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这意味着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都不得不接受法律的约束。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任意行为破坏社会稳定。 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ong-he/211850.html
3.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有哪些?民法基本原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立法准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的立法准则功能,是指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中的指导作用和约束力。民事立法必须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进行,没有一定的原则指导,民事立法就难以准确体现立法的宗旨,也难以达到立法的目的。民法基本原则在民事立法的过程中,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平等原则https://law.iask.sina.com.cn/jx/sh/2JEy1PJdBK2.html
4.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A、指导功能B、约束功能C、解释功能D、惩罚功能https://www.netkao.com/shiti/19907/48812927756.html
5.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答: 1、指导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司法机关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正确理解、解释和适用民法规范,正确处理民事案件。在民法规范存在漏洞的情况下,需要法院造法,法院造法必须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http://dqdebt.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17370
6.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A.指导功能 B.补充功能 C.惩罚功能 D.约束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另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4893770.html
7.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功能有()【题目】 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功能有( ) 【题目】民法的基本原则的功能有( ) A、立法准则 B、行为准则 C、审判准则 D、惩罚准则 纠错 查看答案 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https://www.zikaosw.cn/daan/33201107.html
8.简述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简述我国民法适用的基本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A.指导功能B.约束功能C.补充功能D.惩罚功能 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A.指导功能 B.约束功能 C.补充功能 D.惩罚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A.指导功能 B.约束功能https://www.shangxueba.cn/QNZNFHGR.html
9.论民法的基本原则二、 功能 1. 指导功能: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突出表现在它的指导性。立法者立法的指导思想,民法所放映的社会经济本质落实在条款上就是基本原则。民事基本原则也是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指导准则。 2. 约束功能:民事基本原则对民事立法、民事行为、民事司法都有约束力。民事法律规范不能违反基本原则。违反基本原则的行为不受https://www.360wenmi.com/f/cd5f3flu9i7s.html
10.民法的基本原则问法百科二、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 (一)立法准则的功能 1、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事法律的立法准则和依据 具体的民事法律规范不能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相冲突,因为后者体现了整个民事基本法的理念、价值趋向,它是各项具体的民法制度的基础和来源。 2、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制定民事单行法和特别法的立法准则。 https://www.51wf.cn/view-term-changelist/6698
11.民法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有:(1)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绿色原则原则[2][3]。 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1、指导功能。民法基本原则是各项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的基础和来源。司法机关以民法基本原则为指导,才能正确理解、解释和适用民法规范,正确处理民事案件。在民法规范存https://baike.sogou.com/v318660.htm
12.基本原则与概括条款的区分:我国诚实信用与公序良俗的解释论构造/观念上可以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从相关概括条款之中整体类推产生的,而我国民法将这些基本原则制定法化了。概括条款是一种特殊的规则,是裁判依据;基本原则不是规则,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充当司法三段论大前提,法官基于基本原则裁判时有提出规则的义务。基本原则虽非裁判依据,但在司法裁判中具有解释功能、https://cpcivillaw.dlmu.edu.cn/info/1018/1862.htm
13.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近代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是: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B.意思自治原则C.过错责任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4ac526d6381247c19ec67e861c356ccf.html?fm=bda256666f11669663a5b52abb97decb89
14.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2019年入学考试专升本民法学模拟题及答案2019年民法学入学考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下列不属于民法所说的财产的是( ) A、土地 B、房屋 C、商标 D、空气 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的是( ) https://yc.eol.cn/a/12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