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使命担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让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是一部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史。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葆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有力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高效全面的监督制度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确保党在面临各种风险考验时始终从容成熟、坚强有力。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让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是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中国人民感受到了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迈进新征程,我们依然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人民的历史主动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规律得出的必然结论,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了坚定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是确定不移的、不可阻挡的、无往而不胜的。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潮流,其科学性和生命力就在于从人类发展实际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充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巨大飞跃。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持续闪烁耀眼的真理光芒。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既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板,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想蓝图的教条式复刻,更不是对西方现代化陈旧老路的套用,而是一条独具中国特色、充满中国灵魂、体现中国精神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吕建荣作者系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西北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