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社会历史期中试卷初中二年级历史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一个原始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较浅的灰烬层里,其中有烧过的兽骨,由此可以推断

(A)这里发生过森林大火(B)这些原始人在努力保持天然火种

(C)这些原始人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D)这些原始人用陶器烧煮食物

2、考古发掘同一历史时期的两座墓葬,一座有玉器100多件,一座有黑陶、白陶各3件,这两座古墓发掘的地点应是

(A)西安半坡(B)北京周口店

(C)山东泰安大汶口(D)浙江余姚

3、古巴比伦王国中的一个理发师不小心剃去了一个奴隶的发式,凶残的奴隶主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竟截断了理发师的手指,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竭力维护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统治

(B)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私有制财产不受侵犯

(C)保护奴隶对农民的剥削

(D)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4、下列成语中,最能反映出远古祖先与险恶环境作斗争的是

(A)夸父追日(B)后弈射日(C)嫦娥奔月(D)大禹治水

5、世界上的古老文明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由于尼罗河是由南向北流,因此埃及南部和北部分别称为

(A)上埃及、下埃及(B)南埃及、北埃及

(C)下埃及、上埃及(D)北埃及、南埃及

6、有两个城市遗址,经考证是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前后,城市布局整齐,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既有泥砖彻成的精致楼房,又有简陋的小屋,它们是位于流域的文化的代表。

(A)印度河、摩亨佐·达罗(B)恒河、哈拉帕

(C)恒河、达罗毗荼(D)印度河、哈拉帕

7、能同时使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的人们是

(A)古代埃及人(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两河流域居民(D)古代印度人

8、最早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A)古代中国(B)古代埃及(C)古代巴比伦(D)古代印度

(A)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B)公元6世纪耶稣

(C)公元前1世纪释迦牟尼(D)公元1世纪耶稣

10、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禹晚年时,奴隶主和奴隶两大对立阶级已经形成

(B)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C)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D)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奴隶社会

11、西周初期,诸侯国君对周王的义务,不包括

(A)贡献财物(B)交纳租税

(C)定期朝见(D)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12、武王伐纣与国人暴动都是

(A)由国君的暴政引起(B)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结果

(C)是平民对奴隶主的反抗(D)都直接推翻了当时的王朝

13、下列因素中对齐桓公称霸诸侯最重要的是

(A)实行管仲改革(B)优越的地理环境

(C)“尊王攘夷”谋略(D)召集葵丘会盟

14、下列事实按因果关系的顺序排列

①奴隶主贵族将土地交给奴隶和平民耕种,向他们收取一定数量的地租,其余归他们支配②开始使用铁器和牛耕

③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④大批荒地被开垦出来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④①③(D)③②④①

15、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改革的目的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B)为缓和阶级矛盾

(C)把雅典公民分为四等(D)扩大雅典奴隶制统治的基础

16、古代希腊文明渊源于

(A)印度文明(B)巴比伦文明(C)爱琴文明(D)地中海文明

(A)公元前6世纪中期(B)公元前5世纪初

(C)公元前6世纪初(D)公元前5世纪中期

18、下列关于斯巴达克起义的经过,其正确顺序应是

①维苏威火山起义②挥师南下直逼罗马③布林底西港附近决战

④直抵波河流域⑤进军南部⑥突破封锁线进军东海岸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②⑤⑥③

(C)⑤③①④②⑥(D)②④⑤①⑥③

19、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基本结束的事件是

(A)西罗马帝国的灭亡(B)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C)东罗马帝国的灭亡(D)斯巴达克起义

20、最早记述日耳曼诸部社会状况的文献是

(A)《历史》(B)《罗马史》

(C)《日耳曼尼亚志》(D)《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下列各组国家中,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齐、楚、秦(B)燕、晋、韩

(C)鲁、赵、魏(D)楚、越、吴

2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治时,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B)公元前206年,秦朝被推翻

(C)项羽、刘邦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楚汉战争”

(D)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23、西晋统一全国是在

(A)263年(B)265年(C)280年(D)285年

24、下列谁在位时,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密切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联系

(A)三国孙权(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

25、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都长安,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

(B)颁布均田令

(C)实行汉化政策

(D)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26、隋朝时推行的均田制,来自于

(A)西汉(B)东汉(C)西晋(D)北魏

27、今天的一些少数民族祖先,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回鹘是回族祖先(B)吐蕃是藏族祖先

(C)回纥是维吾尔族祖先(D)六诏是彝族、白族祖先

28、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的南诏首领是

(A)骨力裴罗(B)松赞干布(C)皮罗阁(D)大祚荣

29、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是为了管辖

(A)回纥(B)突厥(C)吐蕃(D)靺鞨

30、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的转折点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我国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遗址有

(A)山顶洞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

32、下列属于古代埃及建筑成就的是

(A)金字塔(B)卡尔纳克神庙(C)法洛斯灯塔

(D)狮身人面像(E)空中花园

33、以下是古希腊科学家的是

(A)欧几里得(B)阿基米德(C)希波克拉底(D)普林尼

34、公元前594年,梭伦改革的内容有

(A)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规定按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分为四等,不同等级享有不同政治权利

(D)扩大了雅典奴隶制统治的基础

35、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有

(A)让士兵复员回乡参加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

(B)让战时外逃的人回到原籍,恢复原有的田宅

(C)把因饥饿卖身为奴的人释放为平民

(D)减轻田租,规定三十税一

36、汉武帝的主要功绩有

(A)最终解决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B)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D)设置了西域都护,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37、从东汉到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

(A)昆阳之战(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38、下列几个政权中,被大臣篡权的是

(A)吴(B)魏(C)西晋(D)东晋

39、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有

(A)人民渴望统一(B)北方民族大融合

(C)江南经济发展(D)大运河的开凿

40、下列朝代中,曾建都于今洛阳的有

(A)东周(B)东汉(C)曹魏(D)北魏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空格1分,共10分)

41、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市国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和▲。

42、西周是强盛的奴隶制国家,它在政治上实行▲,经济上实行▲。

43、秦孝公任用▲进行变法,增强了国力;公元8年,外戚▲夺取了东汉政权,改国号为“新”。

44、汉武帝采纳儒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长安设立▲,用儒家经典教育青年子弟。

45、唐朝时曾经出现的两次“太平盛世”是“▲”和“▲”。

四、识图填表题(本题包括3小题,第46题4分,第47题3分,第48题8分,共15分)

47、填图:(3分)

填出下列各字母代表的运河各段名称

和起讫地名。

A:▲B:▲

C:▲D:▲

E:▲F:▲

48、读图说明题:读下列各图,填入相应内容。(8分)

(1)(2)

名称:▲名称:▲

国家:▲地区:▲

国家:▲国家:▲五、问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第49题13分,第50题12分,共25分)

49、试评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3分)

50、史称“得人者昌”、“失贤者亡”,说明用人的得失对封建统治的盛衰起到重要作用,请结合唐代三位皇帝用人方面得失的史实加以说明。(12分)

THE END
1.中国古代法律故事《獬豸的故事》 为你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第二期 《召公听讼》 为你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第三期 《铸刑鼎》 为你揭开隐藏其中的奥秘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第四期 《奉法者强则国强》 为你揭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jY5OTI2MQ==&mid=2247694014&idx=2&sn=1f305c29397b4b7b017821b2c2a12492&chksm=963456939f6b7288587553ae5fbfbb4d585b9e7f5e49de031e3efe0d88673e921102d9793fa6&scene=27
2.《古代法》摘录总结(古代法)书评《古代法》摘录总结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全文总计7807字。(写完把自己吓到了:)以及欢迎有兴趣的法学生一起来看专业书。断断续续看了两个月,差不多看了两遍。对于古代法(主要是罗马法和日耳曼法)我知道得实在是太少了,也没有特别多的兴趣一一考证,加之对英国的法律也并不太熟悉,读起来非常费力。更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596623/
3.人大法学考研知行法学丨法律史入门笔记(四):《唐律疏议》的指导思想温馨提示 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立法指导思想主要经历过几个重要关键节点:第三个关键节点在于《唐律疏议》作为中华法系巅峰的集大成者并体现了“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指导思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https://zhuanlan.zhihu.com/p/135431265
4.发现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光芒——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有感读瞿同祖先生所著的《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几千年来,“法”与“礼”始终相伴而行,并成为忠诚维护“礼”的卫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儒家思想语境里,人天生有智愚贤不肖之分,整个社会也有贵贱上下的分工,尊重并承认这样的差异,“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才是儒家所说的公平秩http://www.sdcourt.gov.cn/jningjiaxfy/384939/384941/5976302/index.html
5.《TheCodeofHammurabi(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500字《The Code of Hammurabi(汉谟拉比法典)》读后感第1篇: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时期颁布的一部法律典籍,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之一。这部法典涵盖了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包括家庭、财产、商业等,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对于研究古代社会和法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https://www.dushuqun.cn/article/q_15469.html
6.法律知识读后感10篇(全文)法律知识读后感 第1篇 在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叫《小学生法律知识》的书,阅读后才知道不仅大人要懂法律,而且我们儿童也要了解法律知识,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切身的利益,。比如说人人都要遵守的《通路交通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想不到有这么多的法律跟我们儿童是息息相关的。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9orrq8f.html
7.古代法(全二册)2024pdfepubmobi电子书喜欢 古代法(全二册) 电子书 的读者还喜欢 古代法(全二册) 电子书 读后感 评分☆☆☆ 梅因爵士的古代法,可以说是法律史、法理学和民法学的大成之作。梅因爵士长期生活在印度等亚洲地区,对于希腊、印度 和中东地区的古代法律相当的了解。《古代法》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字字珠玑,虽然部头不大,但是每一句都是结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1962510
8.天方夜谭问答题20题(含答案)5.《天方夜谭》是古代哪里的民间故事? 答:《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地区的民间故事。 6.《天方夜谭》是由多少个小故事组成的? 答:《天方夜谭》是由243个小故事组成的。 7.机智勇敢的阿里巴巴是我们明白了什么? 答:机智勇敢的阿里巴巴让我们明白了,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害怕。 8.在《天https://www.ruyile.com/daan/r124055/
9.法说西游记/法说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简介读后感,经典语录书评内容简介: 《西游记》是浪漫主义涉法文学名著,也是四大名著中最有趣味性的作品,这就决定了它与现实主义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在法律解读上的一系列特殊之处。 作者简介: 余宗其,196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业,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研究学会会员、https://www.jd.com/productjs/d857afaff12bb519.html
10.《中国法制史》读后感(精选8篇)篇4:《中国法制史》读后感 关键词 中国法制史 司法考试 本科教学改革 一、历年司法考试《中国法制史》真题的特点 中国法制史自2003年首次列入司法考试大纲以来,大概占卷一总分值的8%左右(卷一总分值150分),即10分左右,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部分。其中,中法史试题的分值主要介于6~8分之间,当然也有例外,2003年和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bdj3s.html
11.蔡元培四字诀读书法·阅读是有红利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96):哲学的风格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古代文体 ·一些选书和管理书籍的技巧 ·《如何阅读一本书》(95):哲学的方法 ·为什么读后会忘记?呼吸式阅读法教你留住阅读体验 ·养成这些阅读习惯,让你每月轻松读20本书 ·阅读速度慢的人,要改变阅读观念 http://www.jint.cn/d434-3859.html/d474-6057.html
12.唐皮日休读《司马法》解读这是作者读古代兵书《司马法》后的一篇读后感。文章写得语精意明,论证严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强烈的针砭意义。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讲战略战术的军事著作。《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云:“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后世简称为《司马法》)。”司马穰苴是春秋时齐国https://www.jianshu.com/p/8da0a35aad5a